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審計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無論是國家的支持力度還是市場的需求熱度,都對建筑行業如火如荼的發展勢頭形成積極助力。與此同時,隨著需求上升,市場競爭加劇,對于建筑企業來講,在企業管理中應具有居安思危、科學規劃的意識。特別是建筑行業具有工程規模大、投資數額大、回款周期長等特點。因此,完善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升企業會計風險管理有效性,強化內部審計跟進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筆者以簡析建筑企業存在的會計風險及什么是內部審計為切入,分析內部審計在建筑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建筑企業;會計風險管理;內部審計
一、現階段建筑企業運營管理中所存在的會計風險
在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中,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使經營管理中的風險也隨之增多。并且,建筑施工原本就是一項資金需求大、施工周期長的復雜且系統的工作。在此其中,其中較為突出的便是會計風險,其主要體現在如下四方面:
1.盲目簽約問題
因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意識,一部分建筑企業存在盲目簽約的問題,且建筑企業內部的項目風險評估與管理工作水平不高,致使建筑企業陷入到惡性競爭當中[1]。在此其中,有些企業為了補償虧損,會去繼續擴大市場份額,使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愈發增大,造成建筑企業經濟糾紛多,雖發展規模大但綜合實力差、企業經濟收益低、整體運營情況欠佳。
2.工程款拖欠問題
建筑工程具有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投入資金高、參與方眾多等特點,在項目結算中也會牽涉到各方利益[2]。在某些因素影響下,因無法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職責,在結算階段甲方不能及時提供相關資料、數據、報告等驗收材料,使整體項目的驗收延后、結算滯后。因施工單位在此情形下無法確定欠款具體數額,亦無法行使其權利,最終便會出現延長付款問題,導致建筑企業的會計風險加大。
3.融資風險大問題
因建筑項目投入資金額度大,一般企業都會采用融資的方式。其在融資的過程中:建筑企業對內進行借款,對外向銀行借貸。融資相應的便會增加企業的資金周轉風險。一旦發生資金周轉不靈,則會引發需要新舊債共同償還的問題,對內便會引發會計風險問題。
4.成本風險高問題
為了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有些建筑企業項目中投標價比成本要低,當其中標涉及到實際施工時,便會引發一定的成本風險。這時候,一般的建筑企業便會采取降低項目管理成本、減少人力、物理開支等相應措施,在合同允許的范疇內降低工程造價,如適當的降低所用成本的單價。隨著資金壓力加大,當降低實際投入也無法減輕成本時,一些企業的會計人員為了自身績效和企業項目推進而制造虛假會計信息,使會計工作有失客觀與公正,為會計風險管理埋下隱患。
二、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內部審計
1.內部審計
為了切實降低建筑企業會計風險,應有效推進內部審計制度。只有將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有機融合,相關內審人員通過對會計風險的綜合評估,并制定出合理的審計計劃,才能降低企業的會計風險。作為一項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的會計風險管理活動[3],內部審計既是建筑企業有效提升經濟效率和運營效率的重要保證,也是會計審計組織架構的二級審計部門。其需要依照國家的相關法律規范、流程標準來開展工作,并需對建筑企業的會計信息真實性、規范性、合法性給予全面的監督、檢查和評價,依據內審特有的工作方式、方法來對企業自身及建筑生產管理的安全性進行督查,對企業經營業績的高低、運營活動的合理性、經營流程的合法性進行審計[4]。
2.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
作為建筑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的一環,會計風險管理是核心,內部審計是企業實現自我調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與風險管理具有密切關系。開展內審有助于客觀評價企業的會計工作,依照評價結果可使其進行有效調整和整改。與此同時,推進內審工作,有助于完善和優化財務工作的內容、流程和開展方式,以降低建筑企業的投融資風險,使各部門工作協調、有序推進。在會計風險管理中積極引入內審機制,能夠對企業各環節、階段的生產運營情況進行綜合、系統性分析,推進崗位職責落實,保證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總之,推進內審工作的有序建設,對于降低企業會計管理風險的作用不容小覷。
三、內部審計在建筑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1.內部審計在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識別和檢查者
會計風險管理中,重要的一步便是及時準確的識別風險,而內部審計人員可通過將企業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交叉對比,以減產資產的配置和資源的運用是否妥當合理。同時,其還將分析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和風險值,推進內部風控系統建設,依據后續跟進情況洞察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方案,使其能夠進行整改。
(2)顧問與咨詢者
由于內部審計部門在企業中具有特殊的管理和協調作用,使其在企業長期風險策略中擔負重要角色[5]。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內審是立足于企業全局發展的角度客觀分析和管理會計風險,并能夠提出相應的防范方案和建議;另一方面,內審人員可依據其對于企業財務工作及運營工作的深入了解,不斷完善內審工作,促進財務審計部門與企業其他兄弟部門之間的相關協調,避免交叉工作中部門各自為政的決策風險。
(3)管理與協調者
內審部門不參與企業的直接經營,其主要工作便是對企業風險管理及綜合情況深入了解。因視角的客觀性,使內審人員能夠為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提供咨詢服務,降低企業的管理風險。當發現近期企業有意跟進的某一項目財務風險較大,不適宜展開,但因管理層個人因素已將項目基本促成并逐漸推進落實。內審部門可通過綜合風險評估報告,將情況如實反饋給董事會,加強高層管理對內審意見的采納和重視。
2.提高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為了保證建筑企業會計風險管理工作的高效推進,應提升對內部審計的關注,強化認識:首先,應建立一套適合企業應用的內審機制,確保內審落實和工作開展更加順暢;其次,為了提升內審工作的有效性,應建立獨立的內審部門,使其工作開展不受制約,并建立企業獨立的審計資源,為其營造公開、公正、嚴謹、高效的工作氛圍,減少其他部門工作對內審的影響;第三,提升內審部門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審計漏洞或錯誤,并有助于對財務部門的工作進行動態監管,以降低內部徇私舞弊、腐敗貪污事件的發生概率;最后,應注重提升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個人修養,以提升內審工作的整體效率和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市場需求向好,推動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且相關管理部門對于建筑行業的規范管理不斷推進,其對于促進建筑企業做大做強、深化建筑業改革、鼓勵企業創新創優均具有正向作用。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在企業管理內部,也應不斷強化、推進內審意識和工作的有效開展,以規范管理、不斷完善企業的內審流程,進而促進會計風險管理工作向規范化、科學化、高效化邁進,使企業在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外界的諸多影響因素下,因具有完善的會計風險管理體系而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從而促進建筑企業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梅,蔡偉.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5(5):7.
[2]張曉菲.試論內部審計在建筑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作用[J].進出口經理人,2016(1):9.
[3]丁潔云.內部審計在建筑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7(6):3.
[4]陶震.內部審計在建筑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6):14.
作者:馬濤濤 單位:中建三局西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