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會計監督的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監督是會計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伴隨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為我國企業會計工作帶來了諸多考驗,所以加大會計監督力度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闡述會計監督的內涵及其構成要素,分析現階段企業會計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完善企業會計監督的對策展開探討,以期為促進企業會計監督的順利開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企業;會計監督;問題;對策
一、企業會計監督概述
1.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是指對應的社會單位或企業會計部門及會計人員,在一系列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對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特別是財務行為開展監督管理,防范引發各種違規行為的一個工作過程。要想保證企業財務管理的有序進行,就需要有效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憑借監督來執行,如此一來,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方可發揮其有效作用,企業方可依托有力的財務管理以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當前,我國很大一部分企業均缺乏對會計監督的有效重視,在實際工作中未能很好地保障會計監督的有序進行。
2.會計監督構成要素
對于會計監督構成要素而言,主要可劃分成會計監督主體和會計監督客體兩大方面。其中,在會計監督主體方面,眾多企業及機構普遍認為會計監督僅屬于是企業內部人員的分內工作,是會計人員對企業行為的監督,在此情形下,將不利于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由于企業會計人員是聽命于企業管理的,為了自身的職業發展,他們通常會對企業的違規操作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然而依據我國最新規定,會計監督不再只是企業會計人員的權利,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社會監督結構及其他外部力量等,均可對企業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助力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在會計監督客體方面,會計監督對象主要包括有企業財務行為、企業會計工作內容和程序以及企業會計人員等。通過對這些對象開展會計監督,可有效防范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出現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與此同時,在新制度下,企業會計監督表現出層次感的特征,即為由企業會計人員對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行為的監督,發展至社會第三方監督機構對企業會計人員及其行為的監督,進一步再發展至相關政府部門對社會第三方監督機構的監督。
二、現階段企業會計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對企業會計監督的有效認識
對于企業會計監督,社會上存在兩方面較為片面的認識。一方面是認為企業會計監督只是服務于企業管理層,即為所披露的信息是由企業管理層所決定的,因而會計監督不具備實質意義。另一方面是認為企業會計監督即為嚴格落實企業會計監督管理制度,會計監督職能以“壓、查、管”等為主,對會計工作報以懷疑的態度。一定程度上而言,企業會計監督人員的監督行為通常會偏向于擁有一定管理權且對自身發展有利的一方,由此勢必會不利于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企業缺乏接受會計監督的主觀能動性,對會計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2.企業會計監督體系不完善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企業會計監督的具體規定上并不十分明確,企業會計監督體系不夠完善,且主要表現為:其一,在同一違規行為操作上,對應法律法規規定與企業實際處理方式存在相應的偏差。例如,在對違規行為操作的處罰方面,會計負責人等所面臨的處罰缺乏統一的規定,使得具體執行相對混亂。其二,針對出現有違規操作行為的企業要承擔民事責任與否,或是要具體承擔哪一項責任,相關法律法規做出了原則性的規定,然而未有深入、可操作的明確規定。其三,一些法律法規與企業發展相脫節,不具備實際可行性,特別對于一些新型的、較為隱蔽的會計違規行為操作沒有做明確規定,出現企業會計監督的灰色地帶。
3.會計監督外部監督不足
企業會計監督會受到諸多外部因素影響,諸如新聞媒體、社會輿論、會計事務所審計等。其中,即便新聞媒體一定程度上可對企業財務狀況轉變予以監督、報道,然而該種監督會受到各式各樣因素的影響及束縛,言論自由程度有限。而社會輿論的監督力度更為有限,其不具備實質性的企業會計監督權力。除此之外,會計事務所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在企業會計監督中較為客觀,然而同樣存在相應不足。例如,當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較為健全的法規以對注冊會計師的監督行為予以約束,由此使得部分審計人員會被私利所誘惑而弄虛作假,制定并不真實準確的審計報告。
三、完善企業會計監督的對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企業會計監督相關人員應當緊緊跟隨時代前進步伐,不斷開展改革創新,加強對國內外成功發展經驗的學習借鑒,不斷推進企業會計監督的有效完善。如何進一步促進企業會計監督的順利開展可以將下述對策作為著手點:
1.提高企業會計人員會計監督意識
完善企業會計監督,必須要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會計監督意識,首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決策者,作為企業會計監督的領導者,企業管理人員在新時期務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會計監督意識,明確會計監督對于企業發展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增強法制觀念,切實依據相關會計法律法規等完善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其次,提高企業會計人員工作職能的明確性,對其各項行為予以有效規范。會計人員應當增強自身開展會計監督工作的積極性,依據會計監督工作要求完善自身工作,確保企業會計信息可滿足會計監督工作要求。最后,企業應當營造良好的會計監督環境以調動起會計人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會計監督重要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企業應當營造濃厚的會計監督氛圍,形成良好的會計工作環境。
2.不斷改進與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在企業會計工作實踐中,應當緊緊跟隨時展腳步,不斷改進與完善企業會計監督的各項法律法規,進一步構建健全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體系,以確保會計人員可在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指導及約束下,為企業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保證企業會計行為、信息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鑒于此,我國相關部門應當充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有效采集相關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對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分析,進一步逐步改進與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與此同時,除了要制定完善法律法規外,相關部門還應當加大執法力度,進而保障法律法規效益得到有效發揮。除此之外,針對近年來不斷趨向于信息化的會計監督工作同樣要推進相關立法工作,切實做到會計監督處處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3.營造良好的企業會計監督外部環境
在企業會計監督過程中,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應當進一步彰顯自身在市場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同時考慮到我國相關部門人數有限,對各個企事業單位會計開展較為全面的監督不易實現,相關部門應當將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到企業會計內部監督上,適時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工作開展抽查,不斷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與此同時,在新聞媒體輿論監督上,應當提高新聞媒體的獨立性,抓緊頒布相關法律法規以保障新聞媒體進行企業會計監督的權利,并且要加強對新聞媒體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有效培養,確保其報道的客觀真實。除此之外,我國會計行業也應當加大對企業的會計監督力度,如此方可提高會計事務所、專業會計師團隊的風險防控意識,構建健全行業內部管理機制與外監管控制體系,使企業會計監督職能得以充分發揮。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健全重要影響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企業跨級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重要影響著我國市場經濟秩序的有效維護。因此,我國企業會計監督相關人員必須要革新思想觀念,不斷開展改革創新,提高對會計監督內涵及其構成要素的有效認識,加強對現階段企業會計監督中存在主要問題的全面分析,提高企業會計人員會計監督意識,不斷改進與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企業會計監督外部環境,等等,積極促進企業會計監督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卿.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7,13(17):53-53.
[2]王麗娜.當前我國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21(14):39-39.
[3]隋欣.中小民營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7,09(02):122-124.
[4]王文建.中小型民營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納稅,2018,12(22):68-71.
作者:楊曉晶 單位: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四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