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教學改革學生技能大賽運用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技能大賽的舉辦,積極促進了學前教育專業(yè)建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但是技能大賽存在時間較短、社會關注度不高、與學前教育教學教改并沒有真正聯系起來等問題。本文以我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改革為抓手,首先調查我校學生技能大賽在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開展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圍繞“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教改目標,提出將學生技能大賽融入專業(yè)教學教改中的有效策略,激發(fā)學生專業(yè)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促進我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建設和教學改革。
關鍵詞:技能大賽;學前教育;教學改革;策略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畢業(yè)生是目前幼兒園的主要師資來源。學前教育一線崗位的特殊性,決定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必須掌握多項專業(yè)教學技能。技能大賽全面考查選手的專業(yè)理論基礎知識、教育活動設計、保教活動分析、教師基本功和創(chuàng)新、應變能力等幼兒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由此可見,學前教育教學技能大賽十分注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1我校學生技能大賽在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1.1學校和教師忽視教學技能大賽在學前教育教學教改中的作用
我校成立于2016年,對于高職類學前教育專業(yè)技能大賽的探索才剛剛起步,對技能大賽認識片面,導致高職學前教育技能大賽脫離了絕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課堂上教師所教、學生所學聯系不緊密,出現教學是教學、競賽是競賽的局面。主要表現在:(1)學校認為參加省級或全國技能大賽獲獎是衡量學校工作水平的一個隱性指標,也是學校的榮譽與招生的籌碼。從組織形式與管理來說,無論是本校組織的技能大賽還是參加省級以上的技能大賽,我校都缺乏相應引導與建設,既無明確的管理部門主導技能競賽,也缺乏常規(guī)化的制度建設,更缺乏運用競賽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技術技能的培訓體系。(2)從教師的角度來講,一部分教師認為技能大賽是“為賽而賽”,只注重技能競賽的選拔性,忽視了競賽的普及性,將大多數教育資源投入在少數幾個參賽選手上,而其他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教學卻被忽視,導致技能大賽成為極少數學生的競賽。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參與技能大賽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忽略了技能競賽的教學價值,參賽積極性差。
1.2學生對技能大賽缺乏科學的認識
我校高職類學前教育專業(yè)生源包括通過高考入學的學生和參加對口升學考試入學的中職生。
1.2.1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輕理論學習、重藝術技能通過對學生的訪談了解到:通過高考入學的學生,因入校前對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課程的學習接觸甚少,入校后學習壓力很大,導致90%以上的課余時間都用在了藝術技能的練習上。而通過中職生面試推薦入學的學生,對學前教育的課程內容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具有一定的藝術課程基礎,其中92%的學生表示喜歡藝術技能訓練多于對理論課程、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學習,75%以上的學生認為幼兒教師具備的最主要的教學技能是彈琴、唱歌、跳舞和繪畫。學生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教學活動設計方面投入的時間太少,僅限于每周完成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
1.2.2學生參與技能大賽的動機不強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78%的學生認為技能大賽的要求和標準太高,是優(yōu)秀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臺;56%的學生就業(yè)心理壓力大,認為參加技能大賽只是浪費日常學習時間,獲獎與否對于以后的就業(yè)沒有任何幫助;31%的學生想參與技能大賽,但對自身的專業(yè)能力缺乏自信;只有43%的學生認為雖然參加技能大賽會讓自己有壓力,但卻是一次提升專業(yè)水平的好機會,在激烈的比賽競爭中,能更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后的學習目標和方向。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有:(1)學生認為理論課、教學活動設計相關課程與藝術技能課相比較,內容枯燥、難懂,教學形式死板單一,主要以教師理論講授為主,學生學習得很被動;(2)學生與幼兒園教學一線的接觸較少,導致理論課和教學法課程的學習不能與幼兒園教學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加劇了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的偏科現象;(3)學生的文化基礎較為薄弱,自我效能感較低,學習動機較弱,其他非智力因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導致學生對技能大賽抱有畏難情緒。
1.3各課程實踐教學與技能大賽相脫離
1.3.1各課程的實踐教學設置不平衡我校學前教育學生的實踐教學內容包括鋼琴、舞蹈、繪畫、聲樂、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口語、多媒體應用等。但查閱學生實訓周課時安排發(fā)現,每周實訓的主要內容為音樂、舞蹈等藝術課程,校外見習每學期只有一次,且沒有安排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口語和多媒體應用等課程的實訓。活動設計與指導等課程,教師只能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操作訓練,導致學生的教學技能發(fā)展不平衡,這與技能大賽注重學生專業(yè)教學技能的全面發(fā)展背道而馳。
1.3.2實踐課程教學方法單一乏味,學習內容沒有和技能大賽有效結合問卷調查發(fā)現:92%以上的學生更喜歡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教學。而我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實踐課程教學方法多以“教師教授-學生練習-教師評價小結”的模式為主,教師在教學中占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學習,學習積極性弱,參與度不高。另外,專業(yè)實踐課程的學習內容專業(yè)性太強,脫離了學前教育的專業(yè)需要,耗費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如“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是幼兒園教師必備的崗位技能課,重在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邊彈邊唱、彈唱結合的教學技能。彈唱以唱為主、以彈為輔,是熟練的伴奏技能與幼兒演唱聲樂技巧的有機結合。但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教師大多把這門課程當作鋼琴課來上,教授鋼琴專業(yè)的教學內容,如各類鋼琴練習曲和專業(yè)鋼琴教學曲目,這對于音樂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耗時費力,同時降低了專業(yè)學習的實用性。學前教育技能大賽通過富有挑戰(zhàn)的競賽內容和形式,不斷激發(fā)學生探究思考、大膽嘗試、展現自我。但我校日常的實踐教學沒有真正領會“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改革思想,沒有做到教學教改與技能大賽相融合。
2學生技能大賽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改革中的運用策略
2.1繼續(xù)探索學前教育技能大賽對學前教育專業(yè)教研教改的重要價值,改變學校和教師對職業(yè)技能大賽的認識
學校和教師應轉變觀念,正視省市技能大賽在教學改革中的價值。技能大賽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同時,學前教育技能大賽打破了以往單一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應將教學技能大賽貫穿于學前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理論的學習過程。
2.2以賽促學,提升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
“職業(yè)教育學生不是被遺棄者與失敗者,而是因為不適應應試教育制度。這就要求教育模式與制度為他們改革和創(chuàng)新,設計適合每一種類型孩子成長的育人模式,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有用之才[1]?!边@不僅要求全體高職學生積極參與技能競賽活動,還要糾正高職師生對于技能競賽的片面認識,讓高職技能競賽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預選性質的競賽活動,而變成讓學生“人人出彩”的新平臺,使學生更好地把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學前教育技能大賽中,檢驗專業(yè)學習成效,認識自身在專業(yè)學習上的不足,切實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為今后順利走向學前教育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3以賽促教,優(yōu)化課程實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在學前教育人才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勤思考、勤探究,加強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師在技能大賽中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開闊視野,不斷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如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中嘗試增加學生實踐內容,以“設計幼兒園教育活動-學生模擬教學(試講)-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的教學模式為主,通過師生交流和探討,從傳統(tǒng)的灌輸式學習轉變?yōu)樘骄啃詫W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的過程中反思、調整、提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真正做到以賽促教。培養(yǎng)合格的學前教育教學工作者是我校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辦學宗旨。結合我校高職學前教育“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教學改革,打破了以往以單一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將教學技能大賽融合貫穿到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教改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技能大賽實踐中有計劃地嘗試、反思、調整、提高,提升學生自身的專業(yè)教學實操能力,真正踐行“教學做一體化”。
參考文獻
[1]李劍平.技能大賽選手越來越有文化和氣質[N].中國青年報,2013-06-28(T3).
作者:呂艷 單位:平涼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