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畜牧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分析了靖遠縣畜牧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科學轉變經營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基礎養殖條件等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畜牧業;現狀;問題;靖遠縣
靖遠縣位于黃河上游,甘肅省中東部,全縣總面積5809.4km2,黃河流經縣境10個鄉(鎮)154km,流域面積100km2,分別占甘肅省、白銀市黃河過境段的40%和72%,有效灌溉面積3.933萬hm2。屬黃土高原溝壑區,是甘肅省的19個半農半牧縣之一。靖遠設施農業發達,農作物秸稈等資源豐富,發展畜牧產業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畜牧產業發展一直走在甘肅省前列。
1畜禽產業發展現狀
在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靖遠縣的養殖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全縣各類畜禽飼養量達614.53萬頭(只),其中羊122.41萬只、生豬79.34萬頭、雞389萬只、特種經濟動物18.89萬只、大家畜4.89萬頭(牛0.67萬頭,其中肉牛0.39萬頭、奶牛0.28萬頭)。各類畜禽出欄量達281.41萬頭(只),其中羊64.81萬只(羔羊51.85萬只)、生豬44.13萬頭、雞161萬只。肉類總產量43339.95t,其中大家畜肉583t、豬肉31112.65t、羊肉8425.3t(羔羊肉3887.6t)、雞肉3220t。禽蛋產量7412t,羊毛產量778t,奶產量15456t,水產品產量890.2t。畜牧業產值達11.83億元。新改擴建養殖場11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0萬元。全縣投入生產的水產養殖池塘面積126.066hm2、投入生產的藕田養魚面積18.667hm2,全縣年出產水產品890.2t,其中出產小龍蝦9.15t,南美白對蝦3.55t,中華絨螯蟹2.51t。
1.1做強品牌優勢,推進肉羊產業
靖遠縣逐步提高了全縣肉羊產業生產水平,基本實現了“六化”的產業經營格局,肉羊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逐步成為農牧民收入的優勢產業,隴上佳肴“靖遠羊羔肉”是我國首例以哺乳類動物為地理標志保護注冊的商標。初步建立了干旱半干旱山區灘羊純種繁育基地、沿河灌區商品羔羊生產基地、高揚程灌區飼草料基地與羔羊育肥基地,發展養羊場(小區)40個,養羊專業戶達11200戶。建成羊只交易市場2家。
1.2發展特種養殖,增添新產業
初步探索發展肉驢養殖業。組織全縣黑毛驢養殖戶到白銀市平川區甘肅紅星偉業農業科技發展公司黑毛驢養殖基地參觀學習。目前,肉驢飼養主要分布在東灣、劉川、雙龍、北灘、高灣等鄉(鎮),有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8家,5頭以上規模場25家,總飼養量達到4380頭。其他特色養殖有甘肅海旺鹿業有限責任公司、云峰兔業養殖專業合作社等一批龍頭企業。
2畜禽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存在大市場和小生產的矛盾,擴大再生產受資金和土地的制約,農牧戶擴大生產規模的要求難以滿足,農民迫切需要有足夠的場地和資金來擴大養殖規模、增加養殖量,從而提高農戶的養殖收入。二是飼料價格持續攀升,影響農牧民增收。近年來飼料價格逐月攀升,加重了農牧民的投入負擔。三是養殖場規模化、標準化水平較低,難以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目前,靖遠縣畜禽產業處于由傳統型向現代畜牧業加速發展轉型的特殊時期,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突出,整體技術水平落后。四是龍頭企業、加工企業少,養殖鏈條短、效益低。畜產品加工業一直是制約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最大障礙,靖遠縣缺乏一大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大型龍頭企業和知名產品品牌。現有的金字招牌“靖遠羊羔肉”還沒有充分發揮最大作用,產品研發、科技創新、產業開發能力與產業的發展需求還不相適應。畜產品的生產和加工能力不強,產品品質需要進一步提高,畜牧產業缺少深加工產品。區域市場流通體系不發達,缺乏專業化物流體系。
3對策及建議
3.1科學轉變經營方式
目前靖遠縣的畜牧業發展還沒有擺脫傳統的養殖模式,要在生產方式上進行改革,逐步減少散養戶,向集約化、工廠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要緊緊與環保、鄉村振興結合起來,著力發展標準化、園林式的養殖小區,促使散養農戶向養殖小區集中,這樣不僅能夠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還能提升畜產品質量。
3.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基礎養殖條件
一是增加財政畜牧業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草食畜牧業項目,加大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二是積極整合各類專項支農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盡其力、各記其功的原則加強整合,集中財力推動畜牧業發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激活民間資本投入。在堅持市場準入條件下按照全面、長期和開放的原則,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民間資本、民營企業投資畜禽開發建設。各類資金的有效投入,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養殖條件明顯好轉,促使傳統養殖方式向現代畜牧業方向轉變。
作者:王宏文 單位:甘肅省靖遠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