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舒適護理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擇于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治療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研究組50例患者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對照組50例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兩組的住院、水腫消退、氣喘緩解和心率恢復時間以及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水腫消退、氣喘緩解和心率恢復時間以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別為92.00%、72.00%,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行舒適護理能夠有效的改善混著的臨床癥狀,最大限度的減輕患者的不適感以及滿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使其能順利接受治療。
【關鍵詞】舒適護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效果;住院時間;心率;應用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又被叫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多是長時間的心室壓力或過重的容量負荷以及原發性心肌病變,導致心肌細胞的收縮力量下降,無法維持心排出量,然后產生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轉歸[1]。然而患者長期的臥床使血流的速度減慢,增加血液的黏滯性,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不適感增加[2]。因此,為了使患者的身心處于最佳,降低并發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本文主要分析舒適護理對于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于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治療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研究組50例患者給予舒適護理干預,16例女性,34例男性,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5.01±4.65)歲;對照組50例患者給予常規護理,19例女性,31例男性,年齡60~80歲之間,平均年齡(65.42±4.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慢性心力衰竭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根據其醫囑給與常規心力衰竭護理措施。研究組則實施舒適護理:1)心理護理,因為患者的患病時間比較長,多次進入醫院,所以會產生負面情緒,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因此,應及時和患者溝通,了解其疾病的情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3];2)體位護理,采取半坐臥的體位可緩解患者出現的水腫及氣喘等情況。因此護士可依據患者實際的疾病發作情況,調整其床頭的高度,然后指導家屬如何給患肢的肌肉進行按摩和被動運動;3)環境,維持病房溫度在22~24°的范圍,確保病房內安靜,可采用床幔等讓患者獲得獨立空間,注重患者的隱私保護[4];4)按照醫囑合理使用藥物,以及患者用藥時間,觀察患者使用藥物后是否有不良反應,輸液過程中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和輸液量,叮囑患者及家屬,不可自行調節滴速,以免造成不良后果;5)吸氧護理,按照規定對患者進行吸氧,并每天更換濕化瓶和吸氧管,以免感染;6)健康宣傳,對患者和家屬講解疾病知識和用藥方法,注意事項等,來提高自我保護能力;7)建立電話回訪制度,定期對出院患者進行回訪,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以及提醒患者的按時用藥和復診[5]。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水腫消退、住院、心率恢復以及氣喘緩解時間,并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等相關情況進行評估。臨床療效評估:醫院自行設計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滿分100分,心功能糾正為1級,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各項檢查基本恢復正常為痊愈;治療后,心功能糾正達到2級,臨床癥狀和各項檢查結果顯示有明顯改善為顯效;治療后,心功能進步1級,但未達到1級,臨床癥狀和各項檢查結果顯示有所改善為顯效;治療后,心功能和各項檢查無變化或者加重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癥狀恢復時間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水腫消退、住院、心率恢復以及氣喘緩解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見(表1)。
2.2臨床療效對比
兩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分別為92.00%、72.00%,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進程加速,隨之而來的就是老年疾病增多,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心血管病。目前,臨床中最常見的就是高血壓,屬于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可能會成為誘因致使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6]。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十分常見,表現為各種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綜合征,指的是正常情況下靜脈血液回流因心肌收縮力下降或者舒張功能的障礙,相對低于全身組織代謝的需要或心排血量減少導致血流動力學和神經、體液活動失常,在臨床中可能出現動脈系統罐注不夠、肺和體循環靜脈淤血的各種癥狀與體征從血流動力而言,心臟舒功能障礙,使心腔壓力高于正常值。主要癥狀有:1)左心衰竭,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咯血、供血不足;2)右心衰竭,消化道癥狀、勞動性呼吸困難、腎臟受損;3)全心衰竭[7]。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大多因老年人的重要臟器出現了退行性改變,且其心力衰竭病程常,恢復時間久。而臨床上的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很難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因此,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以患者自身的舒適感為基礎,從心理上、生理上讓其達到比較舒適的狀態,通過心理護理、體位護理、環境護理、用藥護理等方面滿足其預期,從而加速其病情的早期康復,減少相關并發癥出現概率,防止病情反復[8]。從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服務后患者的水腫消退、住院、心率恢復以及氣喘緩解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表明舒適護理可增進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推動治療的效果。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舒適護理,能夠加快患者早期康復速度,提高臨床療效,減輕患者自身的不舒適感。
參考文獻
[1]楊海娜.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8,4(3):188-190.
[2]段淑英,蔡霞,黃志英.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5):120-121.
[3]何秋敏,陳玉娟.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人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旬刊,2017,27(12):16-17.
[4]李繼穎,等.分析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0):262-263.
[5]趙佩.Roy適應模式多元化護理在老年慢性心衰睡眠障礙病人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15):2388-2392.
[6]馬晶晶,宗麗春,李萍.運動康復護理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5):130-133.
[7]夏燕玲,徐煥好,江東燕.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22):3391-3394.
[8]楊曉文,王莉莉.舒適護理在日間病房化療病人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7(14):1917-1920.
作者:張娟 單位:天津市紅橋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