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樣化作業設計下信息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差異化作業設計
高中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領域存在著巨大的學情差異,他們在小學初中基本都接觸過信息技術課程,對微機的基本操作都多少有了解,但因為每個人以前所在學校的環境與條件不同,課程設置與軟硬件,包括師資力量都有所差異,這就造成了現在他們信息技術掌握程度的差異化。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在授課與作業設計過程當中顧及到這種差異,并進行作業分層、因材施教,讓作業設計更加靈動,更加服務于全體學生,并讓全體學生容易接受。教師應精心備課,并人性化的將作業設計成三個層次,一切依據以人為本的原則,第一層應是基礎知識延伸的基礎操作和基本理論,這需要人人參與;第二層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性操作,以鞏固所學;第三層就是難度較高的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題目了,是專門為有余力的、興趣高的學生準備的。每個層次的作業設計要依學生意愿施行,不可強加,同時教師也要嚴格把關,避免偷懶現象的發生。這樣針對性的訓練,可高度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2實踐化作業設計
理論若離開實踐的驗證,那就只能是一堆文字,因此,教師要努力去深入探究教材,設計一些實踐性強的作業讓學生去嘗試,高中學生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會在實踐探究過程中獲取不一樣的信息技術體驗,繼而自我突破,鞏固新知,并在親自動手操作中積極發現問題,這時教師應鼓勵他們自己去分析,去解決,久而久之,實踐意識會在自我動手操作中逐步增強,最終提升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單靠教師講與操作演示是不足以讓學生理解到本節內容的真正奧妙所在的,只有學生親自動手計算,運用自己的思維進行實踐性操作,才會呈現高效的學習成果。例如“if選擇分支結構”的作業設計中,避免學生僵化記憶,可以給出一個商場促銷的場景設定,給出各種打折標準,讓其為收銀員設計出一個合理的程序。這樣的生活化題目,讓學生在積極踴躍的心態中激發編寫欲望,并滿足其心理需求,最終在成就感的促使下愛上編程,學會編程。
3開放化作業設計
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已經了然于胸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放逐思維,布置一些讓學生自我創編性的作業,當然這種作業一般是為有余力,且對信息技術有一定興趣的學生群體準備的,也是對課本知識進行的必要性拓展延伸,為長足考慮打算的一種作業設計,讓學生獲取更深刻的個性體驗,培養更自主的開放性思考能力。比如在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問題上,教師就可以這樣為學生布置展望性作業:幾十年之后的信息網絡化生活是什么樣子的,你可以想象出來嗎?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發散思維。還可以讓作業在開放中個性化,比如在學習多媒體信息加工的環節時,可以讓學生創編制作自己個性化的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在特色展出中揮灑自己的個性。在課上沒有完成的操作環節,就可以讓學生拿回家自己自由發揮去盡情探究,不論結果如何,都是對新知的鞏固,對思維的鍛煉,對技能的提升,最終讓他們對信息技術樂不思蜀。
4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按部就班的傳授,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同樣重要,它是教師在課上授予情況的有效性反饋,教師可以根據作業設計來完善課堂、激發興趣、因材施教、個性點化等,完成課上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知識的海洋中各展所能,進行遨游,最終達到能力提升、思維發展的目的。
作者:程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