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寫作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相較于傳統語文寫作教學,微寫作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既能夠增加學生的寫作練習機會,又不至于讓學生產生較大的寫作壓力。本文從微寫作的概念及應用價值入手,介紹了具體的應用策略,以期發揮微寫作的教學意義,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微寫作
寫作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意在培養學生文字運用能力、情感表達能力,但是以往傳統寫作課,由于時間緊、字數多等原因,總是給學生帶來不小的心理壓力,且每周只有一次的寫作課,也無法給予學生充足的進行寫作訓練的機會,為此如今我們開始在語文教學中展開微寫作。微寫作字數少、篇幅短以及及時性等特點,讓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這對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一.微寫作概念及應用價值
(一)微寫作的概念
微寫作的靈感來源于微博,微博可以說是如今我們智能手機上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軟件,人們習慣從微博上了解當下發生的事件,分享當下的故事與心情。通常發布在微博上的文章,字數都比較少,篇幅比較短,但是文章的內容都比較豐富,蘊含的情感與態度也比較豐富和鮮明。相較于傳統語文寫作,微寫作有三大特點,一是短小簡潔,即和微博上的文章一樣,篇幅短、字數少,可以是對某個事件的看法,可以是瞬間的靈感,也可以是一個短小的故事,不必像傳統語文寫作那樣要求有頭有尾、結構完整。比如在傳統寫作中,我們對一個事件的描寫,要有起因、經過、結果,那么在微寫作中,我們可以只對事件的高潮部分進行集中的描述,或者只對事件的結果進行自己的評述。二是即時性,即我們可以在任何可以進行寫作的時刻展開微寫作,不用像傳統語文作文教學那樣,需要單獨拿出兩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寫作文。比如教師在正常上閱讀課時,覺得課文中的某個描寫自然環境的段落,語言優美,修辭得當,那么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即時即興的微寫作,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優美段落進行仿寫。再比如教師在講古詩詞時,覺得詩人筆下的詩詞意味雋永,引人聯想,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微寫作,將詩詞所描繪的景象、場景還原成現代文。三是微寫作的寫作形式多樣,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生活中隨時隨地的進行微寫作。比如在課堂上,教師會結合課文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微寫作,在課下,學生自己發微博、寫博客、或者在其他平臺上發帖子,這些形式的寫作,都可以稱之為微寫作,甚至很多微寫作都是在學生沒意識的情況下完成的,比如初中生年級比較小,比較關注娛樂新聞,他們經常在微博上針對娛樂新聞發表自己的見解。就好像前段時間娛樂圈比較熱議的吳亦凡事件,有的學生就在微博上發文章,表述了自己對畸形的飯圈文化的一些見解,有理有據,寫得非常精彩,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微寫作。
(二)微寫作的應用價值
微寫作是近幾年才逐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開來的新型的寫作教學形式,它的應用價值自然是比照傳統寫作教學而言的。傳統語文寫作教學,通常需要教師單獨拿出兩節課的時間,教授學生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都比較死板,因此一些學生對寫作課表示不感興趣。同時在寫作課上,教師還會嚴格規定寫作時間和作文字數,這也會給一些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導致學生不愿意上寫作課,害怕上寫作課。而微寫作弱化了傳統寫作的硬性要求,不做必須長篇大論的字數限制,也沒有刻板的形式限制,甚至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在更廣闊的環境下完成,實現語文寫作的開放和自由,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文字表達的機會,因而學生不會像傳統語文寫作那樣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同時,微寫作的應用,可以讓語文寫作教學分散在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增加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機會。另外,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微寫作教學,也是為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如今人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心浮躁是這個時代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人們很難靜下心來閱讀篇幅較長的文章,回想一下我們的日常生活,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玩手機刷帖子時,如果遇到這個帖子字數很多,需要往下翻好幾頁時,除非文章內容非常吸引人,否則很難堅持看完。因而在這樣的時代大環境下,很多以“微”字為特點的軟件,如微信、微博、微視頻等等開始興起。而我們開展微寫作正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要求,貼合了當代社會的大環境特征。學生在微寫作練習中,會逐漸鍛煉自己用最簡潔的語言、最精準的文字描述事件、抒發情感的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思維的優化和提升。
二.微寫作的應用策略
(一)挖掘課文素材
微寫作可以應用在日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可以在課程導入環節進行微寫作,也可以在整個課程結束之后進行微寫作。同樣,微寫作可以應用在不同體裁的文章教學之中,可以在古詩詞教學中進行微寫作,也可以在散文、議論文甚至文言文教學中進行微寫作。而實現這些微寫作練習的關鍵在于,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文素材,精準把握適合進行微寫作的時機。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詠雪》時,這是一篇較短的文言文,文章中兩個人物分別用鹽和柳絮來比喻雪,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看過的雪景,進行以詠雪為主題的微寫作練習,這就是抓住了合適的寫作時機。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春》、《濟南的冬天》、《散步》等多篇描寫自然環境的課文,對如何進行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已經有了豐富的認知,在進行詠雪的微寫作練習時,他們可以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這也是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體現。再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課文《消息二則》時,當學生了解了新聞這種特殊文體,所應具備要素、結構要求之后,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報道新聞的微寫作練習。讓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就最近發生的事件寫一篇新聞稿。在這個微寫作練習中,學生會嘗試用最簡潔的語言描述新聞事件的六要素,會注意標題、導語、主體、背景以及結語等各個行文結構缺一不可,通過微寫作練習,學生對新聞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寫作能力也會得到鍛煉。
(二)創設微寫作情境
為了激發學生進行練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寫作情境。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課文《回憶我的母親》時,課文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母親的深深懷念和敬愛之情,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和媽媽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進行微寫作練習。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寫作氛圍中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親情、母愛有關的背景音樂,比如《時間都去哪了》、《燭光里的媽媽》,音樂的渲染能夠帶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用更加真切的語言完成微寫作練習。再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紀念白求恩》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體會文中毛主席所表達的對白求恩先生的敬重與感激之情,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觀看與白求恩有關的影視資料,讓學生真實看到、真實了解發生在白求恩大夫身上的故事,多媒體情境的創設,能夠給學生更強烈的情感沖擊,讓課文上冰冷的文字變得鮮活有溫度。當學生看完影視資料、學完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微寫作練習,有了之前多媒體所播放的視頻資料做情感烘托,學生對文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就會有更直觀真切的認識,在進行讀后感寫作時,也更能夠調動起情感共鳴,寫出一篇感情真摯的文章。
(三)增加命題的趣味性
為了激發學生參與微寫作練習的興趣,教師除了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情境之外,還可以通過增加命題趣味性來吸引學生。比如可以利用最近學生比較關注的話題進行命題,像針對吳亦凡事件,可以以《吳亦凡最近有點煩》為題,或者像針對近兩年頻發的新冠疫情,可以以《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為題,用跟學生生活比較貼近的話題,來吸引學生進行表達。再比如可以使用一些運用了修辭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微寫作的練習,像是《如果我是媽媽》、《小動物們有話說》、《貪心不足蛇吞象》等等,這些題目容易讓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可以吸引學生開展想象和聯想,調動起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寫作練習。而且增加命題的趣味性,也能夠讓學生樹立起標題意識,增強文章的吸引力。
(四)搭建微寫作平臺
微寫作的開展,不必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隨時隨地進行微寫作的習慣,就要打破課堂、教室的限制。比如教師可以開設班級論壇,或者班級博客,開辟出一個版塊,讓學生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微寫作文章,為了督促學生認真對待課下的微寫作學習任務,教師可以規定學生必須每周在班級論壇或者博客上發表一篇微寫作文章,并每周對學生的文章進行投票選舉,選出最優秀的文章,將其作為封面展示。教師也可以在班級里放置一個作文本,每隔一段時間就在作文本上布置一個作文題目,可以是當下熱議的話題,也可以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按照座位順序依次在作文本上進行微寫作。這個作文本就好像是微博一樣,老師提供的題目就像是微博上的熱搜話題,而一個個學生寫下的文章就好像是網上網友的評論,傳看作文本的過程,就好像在刷微博。這樣的微寫作形式比較新穎,而且“刷微博”的過程,也是同學間思想相互碰撞的過程,有助于活躍學生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積極利用起黑板報、墻報,使其成為學生進行微寫作的平臺,這樣更能打消語文寫作給學生帶來的壓力,讓學生更樂于進行微寫作。
(五)聯系學生生活
很多學生覺得寫作文很困難的一個原因是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東西可寫,每次在看到老師的作文命題之后,就陷入了不知道該怎么寫、不知道寫什么的困境中,這是因為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沒有養成勤觀察、勤思考、勤總結的習慣。就好像教師讓學生以春景為題寫作文,但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沒有對春天的景象上心留意過,不知道路邊的松柏在初春的時候會長出一點嫩綠色,又有點發黃色的新芽,和之前深綠色的針葉長在一起,形成層次鮮明的顏色,也不知道河水融化了以后,河里除了會有小魚,還會有小蝌蚪在游啊游,同樣也不會知道花園里哪個果樹會先開花、開什么顏色的花,以至于鋪開作文紙,始終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即便寫出了作文,也難免會有內容空洞、沒有真情實感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注意積累寫作素材。在平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看新聞,了解最近發生的新鮮事,多參與實踐活動,增加實踐經驗,多讀書,豐富自己的閱讀見聞,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記錄下來,養成寫微日記的習慣。就好像我們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照文章中動作描寫的手法,也寫一篇描寫小動物的微作文。現在很多學生家中都有養小貓小狗等寵物,即便沒有豢養寵物,也可以在動物園、寵物店看到一些小動物,這個微寫作任務的布置,正好可以給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機會。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假期,組織實踐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去一次菜市場,讓學生親身體會一下身邊的生活氣息,讓學生聽一聽攤主的叫賣聲,聽一聽買家和賣家討價還價的聲音,再看一看當下時節供應最豐富的蔬菜是什么、水果是什么,了解一下物價水平怎么樣,然后讓學生回家后寫一篇微作文。這個實踐活動,會讓學生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身邊,有許多可以寫進作文里的素材,只是之前自己一直沒有注意到,會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洞察力。
(六)重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教學評價需包括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同學的評價以及學生對自己的評價等多個維度。以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學評價形式單一,主要以老師閱讀學生作文,給學生打分寫評語為主,這樣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甚至會出現以老師單純以個人喜好評價學生,而挫傷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問題,因而教師需要改善教學評價方式,讓學生也充分參與進來。比如教師開展隨堂微寫作練習,對于學生的文章,教師就可以讓同桌之間相互閱讀,做出評價,這樣既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同時又能夠實現學習經驗的共享。另外,教師也可以積極爭取學生家長的合作,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拿給家長看,讓家長寫評語,讓家長也參與到孩子的專業學習中來,與老師一起共同為學生的語文學習保駕護航。當然,教師的評價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的作文,尊重學生的思想與情感,多對學生的文章做出肯定和鼓勵,從而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同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并督促學生改正作文寫作中的問題,加強對學生寫作技巧、寫作方法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寫作能力。還是以春景描寫為主,有些學生會寫河邊的柳樹發了芽,花園的果樹開了花,寫了不少字數,但是整篇文章讀下來,老師還是覺得文章內容比較空洞,這時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就可以先對學生做出肯定和鼓勵,比如評價學生字跡清晰工整、用詞準確等等,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味覺、感覺等多個方面進行描寫,比如對春天里空氣聞起來是甜甜的、河邊的柳枝摸起來軟軟的、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的等進行描寫,通過示范、引導,增強學生的寫作技能。微寫作相較于傳統語文寫作,具有篇幅短、字數少、形式更靈活以及即時性等特點,可以增加學生寫作練習的機會,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開展微寫作也順應了時代發展所需。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善于挖掘教學素材,找準時機讓學生進行微寫作練習,并通過為學生創設微寫作情境、搭建微寫作平臺以及增加微寫作命題趣味性等方式,吸引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到微寫作活動中來。
作者:馬七六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雷大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