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校徽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分析了校徽在校園文化識別系統(SIS)中的重要地位,旨在突出校徽在整個校園文建設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目前,許多中小學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輕視了校徽的作用,以至許多中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流于形式,整個(SIS)結構散亂。雖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與目的。
關鍵詞:中小學;校園文化;校徽;作用
校徽,作為學校形象系統的設計關鍵,必須要深入挖掘學校的歷史積淀,清理學校的發展脈絡,從而在具體的視覺形象中體現出學校的內在精神和辦學理念。
一、校徽的重要作用
在整個校園VIS系統中,校徽即學校標志是最具視覺性的品牌武器,也是VIS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設計。其應用系統中幾乎所有的設計都是圍繞著它進行的,可以說校徽設計的成敗直接決定著整套VIS設計的成敗,進而影響到整個學校的視覺形象,甚至環境布局,辦學風格。同時,校徽也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與人文內涵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人心的有效載體,是培育校園文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辦學思想、人才目標、辦學特色的結晶和積淀。校徽對于激勵廣大師生奮發向上、追求真理、探求知識、報效社會,形成優良的學風和校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個優秀的校徽設計對一個學校的作用應在于:——傳達本校的辦學理念和學校文化,以獨特的視覺形象宣傳本校。——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本校師生員工對學校的認同感,形成共同的價值觀提高學校士氣。——成為學校品牌的識別符號,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并產生記憶,提高大家對本校的信任度,擴大社會影響力。——能明顯地將本校與其他學校區分開來的同時又確立本校明顯的特征,確保本校在本地區乃至更大的范圍中的獨立性和不可替代性。以重慶市育才中學校徽為例:1939年,陶行知在重慶創辦了育才學校,并設計了該校的校徽。陶行知對其解釋非常出色:圈有三種德行:一是虛心,代表學習;二是不斷,代表工作;三是精誠團結,代表最后的勝利。第一個圓圈代表全校一體,第二個圓圈代表世界一體,第三個圓圈代表宇宙一體。而且學校、國家、宇宙是相互聯系,息息相關,絕不可能把它們彼此孤立起來的意識。75年來,校徽已伴著育才中學不斷發展成為我市的一所知名重點中學。它所蘊藏的深刻內涵已融入一代又一代育才人的心中,并以此為榮。同時,也得到了業界和外界的高度認可,成為學校品牌的標志。這樣優秀的校徽就展現出了它強大的魅力和作用。
二、提升校徽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作用的途徑
(一)校長要發揮引領作用,嚴把標志設計關
遵循標志設計的程序,注重標志設計的過程。不怕麻煩,認真做好前期的溝通交流工作,廣泛地聽取廣大師生的意見,要讓使用校徽的人員參與到校徽的設計活動中。當然,標志的發展離不開藝術設計的發展,所以,好的校徽的提煉設計還需要一支專業隊伍的參與。隨著大眾審美水平的提高,流行趨勢的變化,藝術家的介入,電腦技術的革新,他們對標志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二)必須對校徽進行必要的文化解釋、灌輸和傳播
這是校徽使用前必做的一個重要程序。傳播的形式可借助廣告、新聞報道、各種會議、接待參觀、研討會、贊助等。如:重慶市松樹橋中學校徽釋義。設計定位:以松葉和字母S結合,代表松樹橋中學校。美學意境:潔白的大雁翱翔于翠綠的松林,且歌且進;構成元素及文化意蘊:(1)松葉:一片蓊郁的松林,孕育蓬勃生機。(2)橋梁:一座堅實的橋梁,連結現實理想。(3)書籍:一部奮斗的歷史,搏擊知識殿堂。(4)琴鍵:一曲壯麗的樂章,熏染多重素養。(5)飛雁:一群奮進的學子,飛向美好夢想。視覺沖擊:文化內涵和美術形色和諧結合,形象再現和抽象概括合理取舍,簡潔明快而又內蘊豐富,扣合學校概念又獨顯“松中”個性,易識易記而又耐人咀嚼。
(三)對校徽以及(VIS)的使用管理建立相應的制度保證
最好有專人負責此事。因為制度具有約束力,它可以促成更加優秀的校園文化。
(四)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非一朝一夕之功
學校管理者通過文化導入、動員廣大師生集體參與設計和使用管理,在師生充分理解、認同并的情況下,校徽就能豐富、提升學校文化。
參考文獻:
[1]重慶市育才中學官網.
[2]重慶市松樹橋中學宣傳冊.
作者:羅媛媛 單位: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