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微文化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文化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微文化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摘要:以微信、微博、微視頻、微文學等為代表的微文化在網絡技術的助推之下,成為了大學生們廣泛接觸并樂于接受的一種新的文化傳播形式。當前,微文化的迅速發展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我們應當與時俱進,加強管理,充分把握微文化發展的特點,構建好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環境,充分發揮微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

    關鍵詞:微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總理也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也強調要辦好“互聯網+教育”,這些論斷表明了我國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全新期盼。以微信、微博、微視頻、微文學、微表情等為代表的微文化在網絡技術的助推之下,成為了大學生們廣泛接觸并樂于接受的一種新的文化傳播形式。當前,如何應對微文化的迅速發展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發揮微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值得我們認真探討。

    一、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機遇

    1.豐富了校園文化傳播的形式

    傳統校園文化傳播的形式比較固定,一般要求有固定場所、固定時間等。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便利的上網環境促使校園文化傳播的形式也變得更加靈活和豐富。當前,95后、00后的大學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微信、微博、抖音、QQ等成為他們青睞的新媒體。在這一背景下,高校也紛紛開通自己的官方微信、微博等,學生們通過關注、轉發、評論等及時了解第一手資訊并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想法。微文化的發展,給新時期的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新的活力。

    2.提高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度

    大學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要對象,一方面他們是校園文化傳播的接受者,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反饋者、傳播者。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不再受時間、空間、距離等因素的影響,在向學生第一時間提供校園文化建設新動態的同時,提供點贊、轉發、評論等功能,學生們在此過程中張揚個性、表達情感訴求,掌握了自己的話語權,增強了主人翁意識,也大大提高了其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高校通過搜集學生的反饋信息,給予甄別和采納,從而更好地繁榮本校的校園文化。

    3.擴大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力

    微文化改變了傳統校園文化單向傳播的交流方式,它以每個師生為節點進行裂變式、網狀式傳播,使得師生能夠及時了解校園文化相關活動并參與其中,從而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新鄉醫學院官方微信號“新鄉醫學院”5月23日的《青春,為祖國誦詩》活動,短短幾天內,其轉發、點贊量就已達到10萬余次,在校內外、師生間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二、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挑戰

    1.傳統校園文化的主體性受到削弱

    微文化背景下,傳統校園文化的話語權受到了作為“草根”代表的大學生的影響,學生們通過微評論、微表情、微視頻等表達和傳遞自身的意見和想法,獲得比以往更為自由的言論權。而網絡傳播傳播具有速度快、范圍廣、交互性強等優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更是大大削弱了傳統校園文化的主體性。在微文化環境下,雖然大學生、教師等個體微小,但其背后所蘊藏的群體力量強大,有時會形成較大的輿論事件和熱點問題。

    2.校園文化建設的環境面更加復雜

    傳統校園文化以校報、校園廣播、校園各類文體活動等方式進行傳播,較少受到來自校外或積極或消極思想的影響。微博、微信等新載體的不斷發展,給原本復雜的校園文化環境增添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從外部環境來說,高校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校園里發生的一些事件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傳播,如果處置不當或不夠及時,相關高校的社會形象往往會受到影響。從內部環境來說,以微信、微博等為載體的微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往往會混雜著一些虛假、夸大、不真實的信息,甚至是錯誤的價值取向,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我們校園文化建設的難度。

    3.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一定挑戰

    一方面,學生的心理與人際交往受到影響。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發展,使得學生輕而易舉就能獲得海量信息和即時的虛擬交流,學生們在享受這種便利的同時,如果把握不好,過于沉溺于網絡,自身的生活和學習也會受到一定影響。網絡成癮和對現實中正常的人際交往的忽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校園文化建設的難度。另一方面,學生的思維也受到影響。微文化傳播的表達方式大都是碎片化、零散化的,使得學生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也肢解,這樣的表達方式時間久了也會造成人的思維的“被碎片化”。

    三、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

    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積極開拓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載體,要充分發揮網絡等新型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渠道和空間?!蔽⑽幕鳛樾屡d的一種校園文化樣態,在師生中有著巨大的受眾群體,這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微文化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構建好微文化建設的新環境,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

    1.建立學校官微,充分認識微文化的意義

    在微文化背景下,高??梢酝ㄟ^建立官方微信、微博等平臺,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并根據情況實時收取師生們反饋的信息,搭建起學校和師生間溝通的橋梁,助推校園文化建設的和諧發展。同時,我們要將微文化與學校的主導價值取向、校風、學風進行有機整合,逐步形成健康、活潑、豐富、有特色的校園微文化,傳播新時代的正能量,使其達到育人的目的。

    2.加強監督和引導,構建微文化建設新環境

    微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新形式,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此過程中,我們也要警惕其不良信息、不良傳播方式等對我們健康校園文化的沖擊,謹防造成不良后果。第一,我們要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各種網絡管理制度,重點對校園網絡進行管理,規范網絡行為,禁止不良言語的傳播。第二,做好技術支持,選取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和網絡技術相關人員對網絡進行監督和運營指導,運用防火墻等技術手段對相關信息進行監控,從源頭上凈化我們的網絡環境。第三,重視輿論引導,高校要牢牢把握校園輿論的主動權,培養意見領袖,引領校園輿論導向,形成良好的網絡氛圍,促進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

    3.借助微力量,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

    在微文化背景下,微信、微博等微媒體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自有其獨特優勢,我們要借助這些微力量,不斷完善和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與形式。第一,利用微文化傳播快、信息新等特點,增加校園文化的豐富性和覆蓋面。第二,建立多元化的校園文化,微文化本身是一個多元文化的融合體,我們將校園主流文化與微文化進行深度融合、碰撞、交流,努力構建多元化的校園文化。第三,借助微力量,創新校園文化的形式,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努力促進校園文化不斷創新,向前發展。我們可以在校內選擇性地扶持一些微文化品牌媒體,并引導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校發展相適應,通過文化消費達到價值引領之作用。

    參考文獻:

    [1]唐愛民,楊麗萍.略論學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應用[J].思想理論教育,2013(6).

    [2]楊銳,夏紅.微博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中國傳媒科技,2012(14).

    [3]易萍.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機遇與挑戰[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7(2).

    作者:劉寧 單位:新鄉醫學院第三臨床學院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日本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观看|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www成人在线观看|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成人永久福利在线观看不卡|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成人狠狠色综合|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四虎成人永久影院|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