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文明下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是生態文明階段,是遵循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規律才取得了現在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成果,我國從改革開放至今實現了由溫飽邁向小康的歷史性進步,但是同時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也出現了重大的矛盾。現在我國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逐步退化,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上來看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刻不容緩。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文明教育,這是一個教育的方向,能夠豐富現階段的教育。高等教育院校在自身發展中由師生共同創造出高校校園文化,這是高等教育院校師生追求同一個目標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基礎是以和為本。基于生態文明視閾下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策略是本文研究的主題。
關鍵詞:生態文明;高校;校園文化
為了讓學生們更懂得自然和尊重自然,堅持生態文明建設,所以更需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全面發展。高等教育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而校園文化建設是提升學習精神、時代精神、愛國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大學生的成長、自我教育和塑造中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高等教育院校針對生態文明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應當自覺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引導大學生踐行生態價值觀,并且積極地尋求解決和建設的有效對策,從而提高高等教育院校的管理水平,發展和完善高等教育院校的校園文化,最終使現在的大學生全面地發展。
1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生態文明教育不到位
從現在的情況看來,很大一部分高等教育院校對生態文明的教育不夠透徹,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定位不夠精準,還不能把生態文明建設和高等教育院校的校園文化相結合,以生態文明的高度重視審視塑造校園文化。缺少必要的生態文明教育在實際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會難以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的發展戰略之一,在社會經濟的很多領域中影響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在這樣一個狀況下,在高等教育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引入生態文明理念,提倡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對大學生的培養和塑造及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有著重要的現實和時代意義。
1.2高校學術生態不規范
現如今,飛速發展的科技信息技術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但是卻對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高等教育院校是學術研究的重點所在,但是現在的學生學習態度卻極其不規范,一直有學術不端的行為出現。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師和學生在學術上表現出了許多問題,就為了獲得聲望、職位,獲取資源、畢業就業,嚴重地影響了道德規范的建設和學術的信譽,對于學術和科研起到了消極影響。必須要改善這種狀況,否則會引發學術邏輯矛盾,還會導致學術生態的天平不穩定,影響高等教育院校學術生態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1.3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導價值取向不明
高等教育院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責任,所以高等教育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能夠很好地起到氛圍營造和價值導向的作用。但是,目前有很多高等教育院校忽視了校園文化自身的價值需求而去更多地注重學生的要求,導致很多高等教育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主導價值取向不明,使得高等教育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定時期內都很難找到發展的方向和突破口。
2基于生態文明視閾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策
2.1加強生態文明教育
生態文明教育是生態教育、環境教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教育,這些教育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然觀、社會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幫助學生明白自己的道德責任、社會責任,樹立遠大理想。所以,高等教育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該努力加強對生態文明的教育,在現有的課程中加入生態文明課程從而培養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意識,讓學生把生態文明改變成自覺的行動,從而構建更好的校園文化。
2.2改善高校的學術生態
高等教育院校是培養學生邏輯和學術水平、科研能力的殿堂,創立一個完善的學習氛圍,對于高效的學術倫理、學術邏輯等都有積極的影響,從而實現高等教育院校學術的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院校的學術生態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社會生態、教育生態,創建和諧友好的高等教育院校校園文化需要構建良性、完善的高校學術生態。所以,高等教育院校應該將平衡、協調的高校學術生態系統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和支點,這樣才能培養更多優秀的科研人才、高水平的學生,讓高等教育擔負起知識經濟時代的重任。
2.3優化文化建設互動機制
互動性、滲透性、傳承性是校園文化的特點,生態文明同樣具有與校園文化建設相似全員屬性、融合屬性、持續屬性,人與自然、人、社會表現出了全員屬性,全員相互作用和影響表現出了融合屬性,生態文明的固有屬性本來就是持續屬性。由此可見,從這些屬性共通的角度來看,生態文明與高校的校園文化存在互動關系。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大學生教育管理本就是陽光事業,只要遵循教育規律就能培養好青年,就能幫助青年群體保持昂揚向上的正能量。所以,互動機制是以大學生教育規律為基準的。互動機制要保持可持續原則,在遵循規律和堅持可持續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革與創新。
3結語
在整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體系中,高等教育院校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地位,有著引導和示范的作用。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已經加入了生態文明建設,在高等教育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指導,建設文明、和諧、友愛的校園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高等教育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更上一層樓。
作者:劉晶 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