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醫院臨床見習線上教學路徑淺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臨床見習線上教學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醫院臨床見習線上教學路徑淺析

    【摘要】目前,隨著“互聯網+”理念的逐漸滲入,科技的發展及網絡的覆蓋,臨床見習線上教學已是大勢所趨,線上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打破時間、空間及授課對象的約束。開展臨床見習線上教學的關鍵是正確處理以語言、文字等符號為表征的線上教學與以操作、實踐為條件的線下教學之間的矛盾。縣區級教學醫院是縣、區內醫學生臨床見習的主體單位,分析縣區級教學醫院臨床見習線下教學現狀,比較線上線下臨床見習教學的差異,縣區級教學醫院可以從整合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改進教學評價三方面探索臨床見習線上教學的可行路徑,為優化臨床見習教學水平提供策略。

    【關鍵詞】縣區級教學醫院;臨床見習;線上教學;教學現狀;教學差異;教學路徑探索

    臨床見習,是基礎醫學教育向臨床醫學教育的過渡階段,也是醫學生走出課堂邁向臨床實踐的第一步,肩負著訓練、提高學生臨床知識技能,建立正確的臨床診斷思維和職業道德素養的雙重使命。目前,線上教學已成為新一代教學技術,運用于臨床見習也是大勢所趨,正確認識并處理好線上教學及線下見習之間的關系及矛盾仍是教學醫院面臨的現實教學問題。縣區級醫院作為臨床治療型醫院,教學、科研能力相對滯后,探索其臨床見習線上教學的可行路徑顯得更為重要。線上教學并非新鮮事物,借鑒當前已有線上教學的經驗,分析臨床見習線下教學的現狀,比較臨床見習在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上的差異,或許能為縣區級教學醫院開展臨床見習線上教學提供可行路徑。

    1縣區級教學醫院臨床見習線下教學現狀

    醫學生臨床見習是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之間的橋梁,而目前臨床見習階段相對于其他的臨床實踐階段問題多,規范程度低[1],縣區級醫院臨床見習教學方式仍處于探索階段。縣區級教學醫院臨床見習教學在教學內容、方式手段、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以下主客觀條件限制。一是教學內容上病例范圍狹窄、選擇困難,缺乏知識之間的聯系。一方面,囿于縣區級醫院存在“患者挑選醫生”的現象,患者拒絕醫學生的臨床實踐活動,及縣區級醫院接診患者的病情往往比上級醫院癥狀輕且疾病種類少,顯見疑難雜癥、特殊病例,增加了臨床病例選擇難度;另一方面,教學內容多以單個臨床病例為中心,學科界限分明,缺乏知識的橫向聯系、縱向銜接,局限了臨床見習教學內容。二是教學方式手段單一,多沿襲“一病一講一見習”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多以教師講授為主體,見習過程成為理論課的延續與補充,學生大都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三是師資力量薄弱。縣區級教學醫院師資力量有限,帶教水平參差不齊。在師資隊伍建設中,缺少系統的培訓;在師資的安排上,或由高年資醫師一對多帶教指導,或由年資較淺的醫生帶教,前者醫療工作繁忙,分身乏術,后者臨床經驗不足,帶教能力有限,影響了臨床見習教學的質量。這都不利于學生臨床思維、技能的培養、鍛煉和提高。臨床見習線下教學面臨的困境是線上教學的起點,也是線上教學將要突破的難點。對于縣區級教學醫院而言,臨床見習教學面臨著挑戰及創新的契機。“互聯網+”時代下的線上醫學教育避免了教師的固步自封,讓自己時刻與全國其他教師進行對比和學習,可使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學管理等方面得到極大提升和改善[2],更是解決優秀師資不足問題的絕好對策。

    2比較線上與線下臨床見習教學的差異

    臨床見習線上線下教學既有共性,又各有特殊性。抓牢臨床見習教學“基于臨床的實踐教學”這一本質特征,把握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過程差異,是確保臨床見習線上教學質量的前提。

    2.1教學交流機制的差異

    “面對面”與“屏對屏”的交流機制差異是當前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最大差別。臨床見習線下教學中,無論是理論知識講解、病例分析還是臨床帶教,帶教老師與見習學生可以通過語言、肢體交流知識、經驗、情感,在課堂“聽講—提問—討論—反饋”中,在現場“聽診—查體—問診—治診”中,鍛煉醫患溝通技能、培養臨床思維、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屏對屏”的線上教學則不然。線上教學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老師與學生通過網絡開展教學活動[3]。臨床見習線上教學使得原本綜合復雜的“臨床對話”變成單向的“輸入—輸出”信息傳遞,交互式形態的經驗課程淪為文本、圖片等,教學過程更是演變為帶教老師的單向輸出、見習學生的單向接受。線上教學阻斷了臨床現場師生的直接接觸,限制了老師與學生、醫生與病患、理論與實踐的實時交流,嚴重制約了見習學生臨床經驗的嘗試、積累與發展。線上線下教學交流機制的差異決定了線上教學不能照搬線下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上探索適合“實踐教學”的線上教學模式。

    2.2教學內容的差異

    臨床見習線下教學的教學內容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相比于線上教學,線下教學的最大優勢在于理論結合實踐,在內容上既有基礎醫學理論知識,也有臨床實踐等見習操作課程,即便是傳統“一病一講一見習”教學模式,見習學生通過臨床帶教可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案例,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這是線上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臨床見習線上教學由于遠離但不脫離臨床一線而在理論聯系實踐方面略遜一籌。受制于空間條件,無論是基礎醫學理論知識還是臨床操作實踐,線上教學的內容在形式上都以文本、圖片等形式存在,仿佛割裂了臨床見習中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這就在臨床案例選擇與教學設計上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帶教老師引入豐富、典型的臨床案例并且結合見習學生現有的知識與經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教學中循循善誘,突出重點,分析難點,使學生逐步接受與理解。

    2.3教學方式的差異

    臨床見習線下教學是基于臨床的實踐教學,在傳統“一病一講一見習”教學模式中,通常以帶教老師理論講授、經驗傳授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形式上有填鴨灌輸之嫌,但是由于教學現場“反饋—修正”回路的暢通,帶教老師可以根據見習學生的現場表現,甚至源于教學現場的經驗性感知,實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證臨床見習教學的質量。臨床見習線上教學倘若延續線下教學的方式,則是實質上的灌輸教育,教學過程如同信息技術語境下“輸入—輸出”,帶教老師忠實地執行教學設計、見習學生機械地接受教學內容。同時,由于線上教學過程中外在監控的缺失,見習學生的學習狀態無從及時把控,更無從及時反饋、調整教學過程,使得原本生動、現場、生成的臨床見習過程退化為枯燥、說教、預設的符號輸出過程,這勢必影響臨床見習教學效果。鑒于線上教學的特殊性,臨床見習線上教學必須聚焦臨床見習實踐性、操作性的內容特點,調整帶教老師與見習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發揮網絡的資源優勢,轉化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與傳遞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3線上教學的路徑探索

    協調以語言、文字等符號為表征的線上教學與以操作、實踐為條件的線下教學之間的矛盾,是線上教學有序有效開展的關鍵。縣區級教學醫院可在整合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改進教學評價三方面嘗試探索臨床見習線上教學的可行路徑。

    3.1整合教學內容,建構經驗課程

    學科和經驗是兩種常見的課程邏輯組織方式,前者形成學科課程,后者形成經驗課程。學科課程以文化知識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經驗課程”亦稱“活動課程”,是圍繞著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以活動為組織方式的課程形態,也即以學生的主體性活動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經驗課程旨在使學生獲得關于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經驗,契合臨床見習教學的目的。經驗課程強調學習者當下的直接經驗的價值,帶教老師在設計臨床見習線上課程時要充分考慮見習學生的臨床經驗,并以臨床的實踐邏輯組織教學內容,將傳統“一病一講一見習”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合整為一,融理論知識于個人臨床經驗中,將線下的醫學理論課程與個性經驗相結合,融醫學知識技能與醫學人倫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于一體,以帶教老師的個人臨床情景再現彌補線上教學臨床現場的缺失。

    3.2豐富教學方式,實現代入學習

    代入取自網絡用語,指“玩家將自己投射為虛構作品里的角色的感覺,可以指玩家在虛構世界里的沉浸感和臨場感,也可以指玩家對虛構作品中角色感情的體會,也就是共情”。這里指帶教老師以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臨床經驗為教學設計前提,通過引入真實的臨床情景,以問題或案例為導引,實現線上教學“身臨其境”的效果。例如,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project-basedlearning,PBL)、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法(casebasedlearning,CBL)和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法(team-basedlearning,TBL),同時還可以建立虛擬討論區讓學生與教師進行課后互動交流[4]。此類教學方式“以病例為前提,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是討論教學的一種,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推動課堂教學由“以教師為主體、以教為主”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為主”轉變。相比于傳統的講授教學,PBL、CBL、TBL等討論教學受空間因素影響較小,適合線上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承擔著“牧羊人”的角色,只需適當發問,一方面引導見習學生邏輯思考和病理推理,另一方面提供適當的過程監控,鼓勵見習學生大膽思考、大膽發言,實現代入學習。

    3.3多元教學評價,培養人文關懷

    醫學人文關懷是存在于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并貫穿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尊重與關愛,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和諧的醫患關系從醫患溝通開始,而良好的醫患溝通從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做起,臨床醫學人文關懷的缺失是導致近年來醫患矛盾升級的重要原因。人文關懷是臨床見習教學必須上好的第一堂課。不同于線下帶教老師的言傳身教,線上教學“屏對屏”的交流機制阻斷了師生情感的溝通,線下活生生的教學交往在線上變成了冷冰冰的知識經驗傳遞,這就更加要求帶教老師在教學內容中融入人文關懷元素,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在教學評價中凸顯人文關懷價值。在見習帶教過程中貫穿并強調體現充滿人文關懷醫患溝通的細節,有利于加強對醫學生人文關懷素養的培訓,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5]。從教學管理角度講,臨床見習線上教學是無監管的教學,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見習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因此,線上教學要適時、適當且充分地發揮評價診斷、監督、調節、激勵的作用。傳統的實踐教學評價,以總結性評價為主,不能很好的反映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所做的努力[6]。線上教學應更加注重過程評價,而不是結果評價,例如加強學生考評機制,完善以智能手機為載體的APP的簽到、提問、答題、評分、結果分析、考核等功能[7];例如運用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SOLO)分類評價,激發見習學生的元認知監控。在此基礎上豐富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發揮評價的導向、教育功能,通過對見習學生在線表現、病例討論、病歷書寫窺探學生的醫學人文關懷,進一步彰顯評價的人文精神。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有利于教師根據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策略[8]。

    4總結

    相對于省、市級教學醫院,縣區級教學醫院的教育事業尚處于轉型時期。信息技術革命引發的教育變革正推動著教育走出物理圍墻邁向互聯共享,知識與教學也將由靜態、單一走向動態、多元。藉此“互聯網+”時代,積極探索縣區級教學醫院線上教學路徑,充實臨床見習教學內容,創新臨床見習教學手段,對于切實提高縣區級教學醫院見習教育的效果、培養學生臨床思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盡早為臨床輸出優秀人才,助力醫學人才的培養,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

    作者:鄭佳寧 單位: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科教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成人动漫h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欧美成人免费t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午夜成人片|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www成人看片|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激情成人网|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成人午夜小视频|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