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音樂教師定向人才培養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6年2月江蘇省發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啟動了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同年9月,江蘇省承擔鄉村教師定向師范生培養任務的7所高校迎來了首屆定向師范生。這一政策雖然解決了部分師范生的未來求職需求,但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思考。本文通過對培養院校制定的培養方案的調查、對選點性鄉村學校的采訪以及對首批音樂定向師范生的調查這三個方面去研究目前鄉村學校對音樂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否與定向人才培養的院校的培養方案接軌。
關鍵詞:定向人才;培養方案;鄉村學校;接軌
一、關于培養院校的培養方案———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為例
首先對培養院校的培養方案進行文字方面的調查整理,然后對2016級即首屆音樂定向師范生進行關于院校培養方案設置的采訪調查,最后總結出培養院校的培養方案所出現的問題。
(一)培養院校制定的培養方案
音樂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主要任務就是培養“一專多能”的鄉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在學習一個專業的前提下具備本專業的多個能力,這是鄉村教師培養的最終目標。這些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正確的政治思想信念,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掌握從事鄉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所必備的音樂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藝術表現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熟悉國家有關教育的法規,樹立正確教育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團結精神和協作能力。此外,學校在各類課程上均設置了不同比例的學分,以確保每個學生到工作崗位后能夠促進地方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首屆定向師范生對學院培養方案設置的調查
本人通過采訪法了解到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第一批鄉村定向人才培養的學生已經在南京本地進行了多次的見習和實習,他們認為南京市區的學校和原籍地的鄉村小學的差別是巨大的,比如南京學校的音樂知識的教育普及的、滲透的,教學環境是先進的、齊全的,教師資源是雄厚的、頂尖的,學生生源是優質的等等。雖然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條件,但鄉村定向培養的這群同學認為可以通過在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和扎實基礎、熱情飽滿的志氣去勝任鄉村學校的各種工作。此外,我本人也是一名鄉村定向培養人才,我覺得未來作為教師回到地方學校能夠根據地方學校特色培養學生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這個想法起源于一次南京市小市中心小學的見習,小學的葛校長有一句話讓本人記憶猶新,她說:“一個學校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創造出辦學特色,并堅持下去,我們小市中心小學的特色就是弦樂團。”由此可見,對于鄉村定向人才培養的方案中在南京本地實習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可以讓學生們把所見所聞整理成實踐經驗帶回到自己家鄉的學校中去。
(三)通過以上類似的訪問調查,本人總結出以下幾點問題
1.培養人才的學校制定的培養方案,培養的是音樂專業的“一專多能”的人才。2.培養人才的學校制定的實習方案,時間上十分緊湊,存在大四上學期還有課程沒有完成需要繼續花時間學習的問題。3.鄉村定向培養的人才對未來回到原籍對就業方向不明確感到不安。4.鄉村定向培養的人才中存在一些城市化、功利化性格特點的人,不利于回到原籍地擔任鄉村定向教師。
二、生源地即當地鄉村學校需要的是什么樣的教師
在暑假的七、八月,我們團隊一行人分別來到了盱眙縣實驗小學第三分校和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嘶馬小學。在了解當地的實情之后我們發現,雖然現在的鄉村小學和以往的鄉村學校相比已經在各方面有了極大的改善,比如校園環境、學習環境和教學設施等,但這些和城鎮的學校、和大城市的學校相比還是相差甚遠,通過對教師、學生的訪問調查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出現的問題。1.缺少“全科化”老師,即“需要上什么課,就能夠上什么課”的老師。2.鄉村教師既是班主任又是學科老師,既要管理班級又要引導學生學習,當前年輕教師單一的學科和專業背景,難以滿足鄉村小學教師工作需求。3.年輕的鄉村教師缺少鄉村生活經歷,難以適應鄉村生活,也難以適應鄉村學校工作。4.少數勉強被派到鄉村小學的教師抱怨工作待遇和工作環境,時刻惦記轉行或進城,工作不安心,教學態度不夠專注。5.教學環境和設施的不齊全,例如音樂教室的數量遠遠不夠上課而導致只能在班級中上課,使學生沒有良好的音樂體驗感。6.學生的音樂素養普遍比較低,沒有學習音樂的良好習慣。7.學校不重視音樂素質的培養,社團活動更是少之又少。
三、定向生未來面臨的發展問題
通過采訪調查,本人發現許多定向師范生對于未來的發展存在許多疑惑和擔憂等問題。例如對于畢業后的師范定向生,原籍地教育局持有怎樣的態度。其實,這一點也是影響鄉村教師是否“留得住”的問題所在,一方面工資與生活待遇、編制、職稱評定等經濟層面是政府給予的支持;另一方面則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學生畢業后專業技能知識和教師素養是否能夠經得住當地教育局的考察至關重要。2020年第一批定向生畢業,即本人所在的這一屆學生將進行第一輪的回生源地教學,對于自身而言,雖然對于如何上課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作為基礎,但還是對未來有些茫然,準確來說是對于生源地的當地教育局對于定向生有怎樣的要求處于一個未知的狀態。當地的教育局是把定向生與應屆考編制的學生放在一起比較還是對其另有要求,本人覺得應該制定一個明確的要求,讓定向生能夠在大學里有目的的進行學習,否則就會造成培養人才和鄉村音樂教育不接軌的嚴重問題。再就是教育局對定向生未來學校的分配類型,未來是在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教學這一點尤為重要,不同層次的學校教育要求也不一樣,如果能夠給出明確方向,那么培養師范生的學校也就能夠以此制定出更加細致的方案。
四、結語
通過對培養院校制定的培養方案的調查、對選點性鄉村學校的采訪以及對首批音樂定向師范生的調查這三個方面的研究,本人發現鄉村音樂教師定向人才培養與鄉村學校音樂教育的接軌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培養院校的培養方案存在“一專多能”而非“全能型”的問題;生源地的鄉村學校存在缺乏“萬金油”教師等問題;接受培養的定向師范生對政策缺乏深入了解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分別對培養院校、生源地鄉村學校和受教育的定向師范生進行深入的調查并進行整合。此外,對于這三方應該織布起一個可以使他們相互能夠緊密聯系的關系網,便于相互之間的反饋與交流,這樣才能夠漸漸解決鄉村音樂教師定向人才培養與鄉村學校音樂教育的接軌問題。
作者:金琛 單位: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