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操作能力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物理是學生到了初中時期才開始正式學習的一門科目,理科性質較強,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在初中時期,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完善的過程之中,學習物理課程難免會有比較吃力的現象,尤其是女生,這是很正常的。初中是學生承前啟后的一個重要時期,教師要在這個階段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科學文化知識基礎,鍛煉學生的各項技能。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能夠讓學生親身體會知識的產出過程,對物理學科性質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師除了要為學生演示,還應該讓學生親身操作。有鑒于此,本文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途徑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初中學生;操作能力;培養途徑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操作能力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課堂上,學生通常只會被動的聽,卻不會主動的思考、主動的做。在新課改中,對教學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重視學生主動性的發揮,要多向學生傳遞學科核心素養的知識,不再是以理論知識的傳輸為主。在開展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涉及到實驗操作的相關內容,教師不能再向從前那樣給學生演示、展示,讓學生觀察和看,最后再機械地記住實驗結論。相反,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去動手操作,去用心思考。在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道路上,仍然有許多問題,教師要堅定理想信念,統籌學生的發展。
一、營造學習情境,打開學生的思路
在新課改環境下,如何改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以打造高效課堂,儼然成為了相關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學生的學習思路通常處于一種被禁錮的狀態,在很多情況下,都得不到釋放。除此之外,學生的天性也是同樣如此的。本身初中學生這個群體應該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但是單就課堂表現來說,確實顯得“蒼老”了一些。在課堂中,教師只顧著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雖然從表現上看,可能是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學生的思維沒有緊跟著進行運轉,對于物理這種學科的學習十分不利。因此,教師可以營造學習情境,打開學生的思路。例如,在教學《會跳舞的小人》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來播放視頻,給學生展示相應的景象,借此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章節知識主要是讓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有一個了解,認識物理世界中一些奇妙的現象,打開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就視頻中的現象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去思考諸如“為什么‘小人’會跳舞?”等的問題。這樣一來,通過營造學習情境,有利于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內容產生興趣。
二、傳遞學習理念,激發學生的思考
在實際的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當中,由于物理內容具有較高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學生往往很難徹底地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還必須要能夠通過對立面來證實物理理論的真實性和科學性。這就需要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對教師來講,要向學生介紹這種學習理念,意識到進行實驗操作的重要性,不要忽視它,認為其沒有多大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教學后盾,學校也應該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保障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教學條件。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做到傳遞學習理念,激發學生的思考。教師要經常的向學生進行理論的洗禮,提高實驗在學生心中的重要地位,讓他們重視自己操作能力的發展,不僅僅依賴教師做出演示,而是要經過自己親身操作得出結論,這樣才更有意義。一旦讓學生體會到了實驗操作的樂趣,那么他們便更喜歡研究、探索,而不再只是看書、做題。那么學生最終會發現,原來物理學習這么有樂趣,從此在他們心中就會埋下一顆種子。這樣一來,通過傳遞學習理念,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發揮物理學科的魅力所在。
三、利用微課教學,抓準學習的重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教育領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教學課堂中,呈現出了全新的面貌,使得教育現代化的步伐邁進了一大步。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探索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東風”,實現課堂的改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校內的實驗器材、設施有限,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可能無法擁有太多機會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對一些步驟的了解也不夠清晰,所以,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利用好實驗操作的時間,教師可以對學生實施微課教學,提前將實驗步驟教給學生,幫助學生抓準學習的重點。例如,在教學《小孔成像實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向學生傳遞實驗操作的步驟。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觀察視頻中的任務是如何進行實驗的,對實驗步驟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掌握。緊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顧實驗過程,趁熱打鐵,鍛煉學生的思維。最后,教師可以再讓學生觀看一次實驗步驟,觀察實驗結果。這樣一來,通過利用微課教學,有利于讓學生抓準學習的重點,督促學生認真學習,與此同時,解決了校內基礎設施存在的一些缺陷。
四、學生親身參與,體會實驗的過程
眾所周知,理論知識為實驗提供基礎,具體的實驗教學能夠升華學生們的理論知識,還能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由此可見,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他們共同為實驗教學而服務,同時又得益于實驗教學。為了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實驗過程,教師就需要給與學生相應的機會,而不要讓學生總是坐在講臺下,聽教師的講述。教師要讓學生試著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走出去,去探尋物理世界的新天地。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身參與,體會實驗操作的過程。例如,在教學《練習使用電流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進行動手操作,學會電流的測量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了有關電流、電荷、電路的相關知識,為他們的實驗操作奠定了基礎。關于電流表的使用,一定要讓學生根據說明來進行操作,以此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下每次測量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這樣一來,通過鼓勵學生親身參與,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實驗的過程,將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化。
五、給與及時的反饋,增強學習的信心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準備的有教學設計,應急預案,實驗儀器的調試等。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表現作出反饋,告訴學生自己目前存在的優勢以及不足之處。這對于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并且及時改良,有極大的幫助。物理課程的學習難度不低,而實驗操作又是對學生能力的新要求,教師一定要以鼓勵為主,傳遞給學生積極向上的狀態、情緒、意識,不能讓學生因為一點小挫折就自暴自棄。因此,當學生完成了某個活動、回答了某個問題以后,教師就需要給與他們及時的反饋,以此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例如,當學生完成了某項實驗操作以后,教師就可以就學生操作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說明,并且指出改進的意見,從而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其他的學生進行點評,也可以提出自己所疑惑的問題,在班內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來講,教師的反饋是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這樣一來,通過給與及時的反饋,有利于增強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做下一步更加精準的打算。
六、提倡合作學習,增強學習的氛圍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群體為單位,倡導學生積極探索知識的現代教學模式。在初中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更加廣泛,它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減少課堂中的沉悶現象。在物理學習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許多問題,而教師又不能隨時隨地的為學生解答疑問,這就可能會導致學生的疑惑越積越多,不利于后續內容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提倡合作學習,讓學生共同參與探究實驗,共同探索問題,進一步增強學習的氛圍。例如,在教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共同探究物理規律。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需要學生經過多次實驗以后才能夠得出。因此,小組成員要各司其職,記錄好實驗過程、結果,保證每位成員都參與到了其中。這樣一來,通過提倡合作學習,能夠增強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形成團體協作意識,促進學生的互幫互助。
七、結束語
綜合上文可以看出,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實驗操作同時也是一個重點的內容,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關于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途徑,教師的思路要延伸、拓展。其一,教師可以營造學習情境,增強學生對物理課程的認可程度,幫助打開學生的思路。其二,教師可以傳遞學習理念,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減少依賴心理和懶惰情緒,從而激發學生的思考。其三,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給學生示范標準的操作步驟,從而快速抓準學習的重點。其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親身參與,體會實驗的過程,這比起總是坐在臺下觀看能夠有更深刻的體會。其五,教師可以給與及時的反饋,就學生的表現進行中肯的評價,并且要以鼓勵為主,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其六,教師可以提倡合作學習,讓學生適應團體生活,同時增強學習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施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途徑[J].情感讀本,2019(14):120-120.
[2]沙麗塔娜提·吾肯.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拓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教育研究,2020,3(5):74-75.
[3]張兵,宗明明.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000(036):141-141.
[4]李學平.試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00(003):00224-00224.
作者:圣建峰 單位:南通市通州區四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