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大電影產業優化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互聯網與電影產業融合程度的進一步加深,網絡大電影作為一種新型的電影形式應運而生。網絡大電影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電影的多元化發展打開了新局面。但由于缺乏明確的監管制度和政策引導,再加上制作方商業化的主導理念,網絡大電影自誕生之日起就陷入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失衡、類型同質化、敘事平面化的困境。由孫浩所著的《中國網絡大電影產業發展研究》一書以網絡大電影的核心產業鏈為研究對象,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并結合代表性的網絡大電影案例,為網絡大電影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本書分為導論和七個章節,導論對網絡大電影的研究背景、文獻綜述、研究方法進行了說明。本書通過對產業內龍頭企業陶夢影業、新片場影業、奇樹有魚三家網絡大電影制作發行公司,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家網絡視頻平臺的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度訪談后,發現網絡大電影產業整體存在監管政策不明確、宣發不成體系、觀眾圈層化、分賬模式單一等現象。在追溯網絡大電影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問題的起因、對比傳統電影產業的運作模式和發展軌跡后,本書認為,唯有在制片、發行、放映等環節加強監管,突破現有運營模式、加強市場規范,才能促進網絡大電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要堅持作品精品化。網絡大電影應該考慮的是影片內在的提升,而非外在硬件設施條件,即打磨好故事和劇本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重點。網絡大電影各項制作技術伴隨著投資提升已經有了較大的改進,但技術的升級并不能代替電影講故事的本質特性。技術是電影故事的附屬物,故事內容仍然是網絡大電影的重中之重,也是網絡大電影能夠以小搏大的制勝法寶。另一方面,要強化內容把關意識。當前電影市場已經逐漸拋棄了三俗作品,再用陳舊的觀點去看待現在的觀眾群體必定走向失敗。制片方要擯棄落后的制片理念,提高內容團隊的審美水平和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成立終審團隊,在項目啟動前進行內容整體的評審,并賦予團隊叫停項目的權限。
2發行環節的優化路徑
首先,增加發行資金配比。一部影視作品的賣座率與宣傳發行是不可分割的,在錯綜復雜的市場氛圍下,沒有創意的宣發就意味著即將丟失一部分觀眾的注意力。因此,發行方需要在后期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來創新發行方式。其次,創新線上營銷模式。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近年來占據著青年群體的碎片化時間,這些新興媒體的用戶群體與網絡大電影的觀眾群體有著較大程度的重合,因此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和算法在各類視頻網站和短視頻平臺上進行精準營銷。另外,突破線下營銷障礙。對同類型影片進行用戶畫像分析,提取出年齡、性別、地域、職業等要素,有助于聚焦覆蓋面最廣的區域,從而突破線下宣傳障礙。最后,聯合各類視頻平臺進行交互宣傳。各大網絡視頻平臺均有較為固定的線下廣告及宣傳渠道,網絡大電影發行方可利用視頻平臺方的影響力提高自身知名度,實現與平臺方的互利共贏。
3放映環節的優化路徑
放映環節直接對接市場,是網絡大電影的終端環節和主要收益環節。在更為良性的產業環境下,網絡大電影的觀眾黏性可以通過觀眾細分和精準的內容供給加以提升。當前網絡大電影的觀眾還只是小部分人群,觀眾群體主要是更加注重個性化、新潮化的網生代,如何吸引更多會員觀看以及如何吸納更多用戶成為會員用戶是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網絡文化實時變化、用戶審美傾向分化是網絡大電影面臨的新常態,如何能夠提取出新的審美偏好、明確用戶群體是網絡大電影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因此,制片方需要明確市場供給需求,突破用戶圈層現狀,做到精準的內容垂直細分,就可以讓用戶群體真正感受到個性化定制的“私人影院”所帶來的享受。本書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將西方經典產業鏈理論應用到中國網絡大電影產業發展的實際操作中,深入分析了網絡大電影產業的盈利模式,對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整改策略,同時對平臺運營模式進行反思后,提出以政府監管為主、平臺責任為輔的混合治理措施,為網絡大電影產業乃至所有網絡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
作者:龍思宇 鐘志先 單位:廣西華麗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