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民族院校體育網絡教育平臺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院校體育網絡教育平臺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族院校體育網絡教育平臺分析

    【摘要】目前許多體育教育者都學習了如何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體育教學中,本文采用網絡調查、對比分析等方法,發現民族院校體育教學中很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眾所周知體育網絡教育系統優化了體育教育資源、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其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解決“學、訓矛盾”,方便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故在體育課程的學習中,廣泛運用網絡平臺對體育知識的學習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民族院校;體育網絡;現狀;對策

    信息網絡化是信息傳輸、交換和共享的必要手段,是實現網絡教育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體育信息網絡應用于體育教育,產生了體育教育的信息化革命,它開創了體育教育的網絡化、社會化、個性化、大眾化、終身化的新時代,促進了以“學”為主、終身學習的社會體育形成,推進體育教育信息化是中國體育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也實現了體育教育跨越式發展。通過網絡調查,我國民族院校體育網絡教學的構建相對滯后。近年來,隨著各個民族院校招生規模的逐漸擴大,在校學生人數的增加,開設課程的大幅增加,體育課授課時間受到了限制,體育課授課的內容也會隨著運動場地、器材、師資、氣候等條件的制約,使體育教學效果受到很大的影響。又由于教師在長期傳統體育教學中形成了一種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學模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體育教師的思維方式,陷入了自己編制的條框中,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使得學生對體育理論和健身知識的渴求,與在體育課獲得的相關體育健康、健身知識少的矛盾越來越大。因此,對體育課的教學采用網絡化的輔助手段是行之有效、迫在眉睫的需要〔1〕,本文提出體育網絡教學的不足,旨在提高民族院校體育教學的效果與質量。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國家民委6所直屬院校(中央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大連民族學院、北方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和地方民族院校(廣西民族大學、云南民族大學、貴州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西藏民族學院、湖北民族學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四川民族學院)的網頁。

    1.2研究方法

    網絡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歸納法。

    2結果與分析

    2.1民族院校體育學院(系、部)網頁建設狀況

    通過對15所民族院校體育學院的網頁調查,其中有1所院校的體育網頁打不開,13所院校的體育學院(系、部)的網頁中沒有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只有湖北民族學院設有體育網絡共享資源,其內容主要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論與實踐,共享資源主要是視頻錄像、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材、模擬試卷及答案,以及習題。調查結果顯示有13個(92%)體育學院(系、部)的網頁中沒有網絡教學的內容,顯然與時展及教育教學改革不和諧;5個(35%)體育學院(系、部)將教學管理文件放在網上;有7個(50%)體育學院(系、部)將部分專業課程的教案也放在網絡平臺上;從教育信息化角度來看,大部分民族院校體育學院(系、部)需要充實有關教學信息內容,同時需要加強教師之間、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

    2.2民族院校體育課教學網絡化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體育教育應進行相應改革,網絡平臺成為我們學習的又一空間。體育課程網絡化與體統的體育教學結構、教育模式及師生關系相比較均發生了改變,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平臺構建的全新網絡學習環境,它匯集了大量教學軟件、教學研討等各種學習資源,形成了一個綜合集成的體育教育資源庫,它是實現體育教育大眾化、終身化的有效途徑。針對體育教學存在運動場地、教學與訓練等矛盾的問題,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應利用網絡的優勢,整合有效課程資源,拓展教學的時間、空間,豐富體育教學方式,使得體育網絡平臺成為向學生傳授學校體育教育的窗口,同時也成為體育教師的學習園地;既是師生共同探索體育知識的海洋,也是師生體育情感互動的平臺;既是傳授體育健康知識的講臺,也是傳播新課程、新理念、新實踐的空間;是學生掌握體育信息的教室,更是學生獲取體育技能終身學習的課堂,故民族院校體育網絡教育的實施勢在必行。

    2.2.1培養學習者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指人所具有的對信息進行識別、加工、利用、創新、管理的知識、能力與情感等方面基本品質的總和。信息化教育中的信息素養目標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道德與信息法規、信息能力等幾個方面,其中,信息意識主要指學習者對信息的敏感度,或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程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識、信息獲取意識、信息時效意識、信息超前意識、信息創新意識等。信息能力則是信息素養的重點與核心,它主要包括信息認知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總之,民族院校信息化體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利用體育信息網絡平臺主動獲取體育信息的能力,對體育教育信息能夠熟練運用并養成良好的體育信息道德觀念。

    2.2.2培養學習者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信息化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它不同于傳統教育的最顯著的特征是關注學習者的發展。創新性與主體性密不可分,創新精神是主體性體現的最高層次。沒有積極主動的學習,也就談不上創新精神的培養。因此,信息化教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動的思考、探索、發現、創造,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信息化體育教育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強調信息技術與體育學科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而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體育信息平臺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充分體現了學生體育課中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從而改變了傳統的體育教學結構和體育教育本質,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2.2.3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與協作學習能力

    信息化教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習知識和參加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體育教學主體,不僅指體育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增進學生的主體性,更是指體育教學過程是隨學習內部矛盾發展而展開的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活動和自我拓潛的過程。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拓展學生的潛能。在信息化體育教育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改變了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能產生由學生控制的非線性的發現式體育學習環境,更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中,由于人數、教學內容等種種因素的限制,協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常常使得教師有心無力。信息化體育教育中,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應用,為實現協作式學習、培養學習者的合作精神與協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支持環境,大大擴充了協作的范圍,有效地推動了學習者協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2.2.4培養學習者終身學習的能力

    在信息化體育教育中,以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為終身學習理想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體育教育平臺,終身教育正在由理念變為現實。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終身學習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活力,學習化社會、社會化學習的局面正在形成。信息化體育教育秉承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要求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還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和技能,同時還要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文化氛圍,以利于學生體育終身學習的進行。與此同時,教師自身也本著終身學習、教學相長的理念不斷充實和尋求自我發展。

    3建立體育網絡教育平臺的策略

    3.1建立教師信息素養培訓機制

    信息素養是一種涵蓋面較廣,以獲取、評估、利用信息為特征,以信息技術綜合運用為表現形式的綜合素養。在培訓內容上,重點是體育網絡教學設計、課件稿本設計的原則和方法、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等。培養體育教師除了具備完善的專業知識和授課藝術外,還應該具有熟練使用網絡的技能;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資源;具備通過網絡進行體育教學的技能;具有及時解決網絡傳播中的問題與故障的能力;并能承擔編寫腳本、導演、攝像、編輯等工作〔2〕。在培訓方式上:一是鼓勵高校體育教師為獲得相應學位而參加進修活動;二是開展多種師資培訓活動〔3〕。培養體育教師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修養和信息意識,使他們具備信息化教學能力,能夠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基于體育信息資源的學習環境,科學地安排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和要素,采用合理的體育教學策略,使用先進的體育教學模式,為不同的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實現體育教學過程最優化。

    3.2積極開發體育網絡教學課件

    在體育網絡教學中,課件是體育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在民族院校體育教學中,有許多運動需在一瞬間完成一連串復雜的技術動作,如俯越式跳高的轉髖動作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這給教學帶來較大難度。教師在示范動作時由于種種條件限制,往往動作不到位、不成功;而且學生的觀察角度和時機也受到很大的局限,由于動作轉瞬即逝,綜合難度較高,因此很難清楚地觀察到教師是如何作示范的〔4〕。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體育動作過程,把教師很難示范清楚的技術環節,用課件中的動畫或影像采用慢動作、停鏡、重放等教學手段講解、示范表現出來,能夠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動作要領,提高教學效果。

    3.3學生自主選課的實現手段

    結合網絡技術開發的體育教學管理平臺,學生進入體育教學網絡平臺再選擇相應的按鈕,錄入相應的信息后,系統可通過分析推薦給學生合理的選課建議和運動處方〔5〕,能合理有效地調配體育教學資源,也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和興趣愛好,選擇合理的運動項目進行有效的鍛煉。

    3.4創建體育網絡教學環境

    針對民族院校體育院系教師掌握網絡知識的水平普遍較低、能夠掌握多媒體制作技術的體育教師尤其少的現狀,民族院校的體育院系的領導應為教師創建良好的信息化環境,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培訓和評估標準,營造熟練運用網絡技術平臺的環境。

    4結論與建議

    目前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體育網絡教學系統借助網絡平臺跨越了校園空間的限制,給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體育學習環境,實現了個性化體育學習,體育網絡教育系統優化了體育教育資源、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其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解決“學、訓矛盾”,方便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并促使體育教學管理和體育課程資源進行及時有效的更新,為體育遠程教育創造了條件。因此,盡快實現體育網絡教學與訓練,是民族院校體育教學與訓練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李平斌,王玲.《大學體育》網絡化學習與考試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04):149-150.

    〔2〕阿英嘎,孫久喜.“211工程”大學體育網絡平臺建設現狀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7):111-113.

    〔3〕莊希琛.構建高校體育網絡教學管理平臺的基本設想〔J〕.價值工程,2012.(04):189.

    〔4〕喬鵬.體育網絡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煤炭技術,2011.(03):222.

    〔5〕汪開壽.高校體育網絡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04):123.

    作者:宛鐘娜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完全|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 国产成人精品动图|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亚洲成人网在线| 天天摸天天碰成人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成人美女黄网站色大色下载|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