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實驗教學物理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立足能力培養,變演示為動手操作
中學物理實驗一般分為操作實驗和演示實驗,操作實驗在教師指導下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而演示實驗基本是由教師操作,學生觀察現象,獲得感官信息的教學過程。演示實驗往往由于學生參與程度不高,獲取知識感性,有時候難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學改革中,立足于學生操作能力培養的目標,改變原來教師操作、學生觀察的實驗模式,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想實現這些目的,就要設法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中來,要鼓勵學生親自動手,通過習得來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如教授溶解和熔化的概念,就可以鼓勵學生親自動手,首先把氯化鈉放入盛水的試管里面,用酒精燈加熱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物理變化,理解物理現象。然后把海波放入試管中加熱,觀察出現的物理變化,學生很容易感性理解溶解和熔化兩個物理現象的區別。關鍵就在于,學生親自試驗獲得的認識與教師演示得到的知識二者效果大大不同,正如古詩所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難看出,親自動手試驗獲得知識的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二、重視合作探究,提高活動教學效果
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是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方面,往往能激發出學生團體集思廣益,創造出更好的成績,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正所謂“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通過科學分組開展探究,用合作促學習是提高育人質量、提升教學效果的好辦法。教師首先要科學合理地把學生分成若干個探究小組,注意不同程度、不同性格學生之間的搭配,以確保小組能夠按實驗要求積極認真地開展工作,其次要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操作技能,必須引領學生實際參與實驗活動,注重學生參與探究的過程體驗,最終利用小組間良好的探究合作氛圍來獲得物理知識。如在講授阿基米德定律的影響因素時,由于涉及到液體密度、物體密度、排開液體體積、物體體積、物體現狀、物體沒入深度等若干影響因素,可以給不同小組分配一個或兩個任務來完成,通過實驗獲得結論,最后把所有小組結果匯總起來,從而通過每個小組分配不同任務協作完成一個實驗,既讓學生掌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識,又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功效。
三、培養創造思維,重視課外實驗活動
物理現象的奇妙,非常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通過實驗制作驗證的心理。初中物理教學應該充分發揮這種學科優勢,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動手制作的能力。小實驗往往取材容易、貼近生活、便于操作完成,尤其能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鍛煉學生動手制作能力,促進智力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可以說,學生的課外制作實驗,都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在動手完成各種實驗、制作過程中,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學習欲望濃,解決問題的愿望更強,因此通過親手制作、驗證掌握到的物理知識更深刻、更牢固。如在電磁鐵學習中,就可以讓學生課外進行制作,掌握自制電磁鐵的方法,并提供個人制作的作品進行展示。這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意識,并通過實驗不斷提高個人的動手能力,實現課堂上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再例如制作水果電池、帶電的報紙、帶電的氣球等小實驗都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通過動手達到掌握物理知識的目的。實驗教學在物理課堂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新版初中物理教材大大增加了實驗的比重。作為一名中學物理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高度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能力和科學素質,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作者:劉立平 單位:四平市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