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政治理論教育網絡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網絡技術條件”高校政治理論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1.單一的網絡平臺無法適應跨媒體融合的趨勢
目前多數高校已做出順應“網絡技術條件”發(fā)展趨勢的舉措,不斷通過整合網絡資源來實現德育教學工作的多元化渠道聯合與信息共享,并通過開展一系列學校官方網站、校園信息論壇、網站新聞、網站咨詢等宣傳平臺來強化政治理論教育工作,然而,其整體傳播途徑比較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與實效性,存在新聞更新速度慢、內容不充實、網頁鏈接失效等問題,不利于德育新媒體融合的發(fā)展。
2.“微主題”的“邊緣化”干擾著高校政治理論教育核心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提升其核心思想道德素質是德育工作的宗旨與根本方向,無論以何種方式、途徑施以教育,都不可脫離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思想文化這一主流理念,然而,“網絡技術條件”中政治理論教育工作的傳播、開展存在明顯的“邊緣化”現象,過度多元化的思想價值使得核心價值理念受到了影響,學生更多的是關注社會離奇事件,發(fā)表對于熱點新聞的個人偏激看法,助長了亞文化的囂張氣焰,偏離了德育工作的核心指導原則。
二、“網絡技術條件”高校政治理論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思路
1.關注網絡輿情變化,實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
追求新潮流與新思想,充分展現自我個性化理念是當代大學生的整體思想表征,然而他們熱情、開放的學習態(tài)度并不較多地體現在課堂上,相反在“網絡技術條件”中微博、微信、QQ以及來往等網絡媒介中卻大顯身手,其主動性在網絡傳播渠道中得到了充分發(fā)揮,這就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優(yōu)良契機與可能,需緊跟時代潮流,通過不斷關注大學生微信、微博信息來進一步把握其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特征,及時通過分析、定位學生關注的某些網絡資源、網絡視頻來對其進行必要引導,以此達到更深層次上了解施教對象心理動態(tài),加強德育工作預見性與針對性的目的,通過網絡互動討論分享,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思想價值理念。
2.提高新媒體應用技能,增強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的網絡育人能力
“網絡技術條件”德育工作教育媒介的不斷發(fā)展為高校政治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tǒng)網頁瀏覽方式顯然已不能適應新時代學生發(fā)展的剛性需求,德育工作者不僅需要查詢相關新聞知識信息,并且還要掌握最新4G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功能和用途,及時學習各種手機參與互動活動以及最新音樂、視頻下載技能,認真掌握學生最新社交網絡平臺、論壇、評論等互動平臺思想,以跟上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為此,高??舍槍Φ掠ぷ髡唛_展相關培訓指導,以全面提升政治理論隊伍的實踐操作水平與技能。
3.健全新媒體監(jiān)管制度,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
“網絡技術條件”的最顯著特征是網絡資源信息的多元化、復雜化,各種各樣的信息使學生短時難以分辨真?zhèn)?,對高校網絡新聞監(jiān)管部門提出了新挑戰(zhàn)。學生可通過微博、微信等傳播渠道傳播一些不良社會信息,容易滋生各類社會性矛盾群體事件,增加了暴力犯罪案件的發(fā)生率,對高校治安、監(jiān)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帶來了重大影響。因此,高校應該加大校園網絡輿情、新聞傳播監(jiān)控力度,完善各項信息甄別機制,積極做出各項網絡“綠色”傳播措施,高校要重視對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其辨別信息的能力,增強其對網絡不良文化的抵抗力,倡導誠信守法文明上網公約,建立健全網絡新聞發(fā)言人制度,完善突發(fā)事件的網絡應對機制,以切實提高“網絡技術條件”的安全性。
作者:師進 單位:鄭州財經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