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期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稅收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對于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對國家的基礎建設尤為重要。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新時期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即“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既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全新的機遇。而稅務成本在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承擔的各種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又較大,因此新時期建筑企業稅務籌劃能力的高低對建筑企業的健康高速發展至關重要。文章將對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存在的問題作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和交流。
[關鍵詞]稅收;建筑企業;稅務籌劃
1引言
建筑企業的風險系數本身相對較高,經營資金周轉時間較長,涉及的納稅稅目種類較為繁雜,容易產生較重的稅務負擔。因此稅務成本是建筑企業成本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筑企業唯有通過降低自身的成本支出,才能夠贏得足夠的競爭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通過稅務籌劃能夠更好地實現稅負的降低、節約納稅所需花費的經濟成本,這對建筑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文章將講述建筑企業稅務籌劃的特點,以及建筑企業稅務籌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給出可行的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2新時期建筑企業稅負特點
“營改增”是我國進行結構性減稅的重大舉措,目的是減輕企業稅負,消除重復征稅,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然而對于大部分建筑企業而言,“營改增”并沒有使其降低稅負。相反的,建筑企業整體稅負水平呈現增長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①建筑企業很多項目地處偏遠落后地區,建設過程中常常就地取材。周邊的材料供應商、運輸商不一定具備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能力,使得建筑企業因無法取得進項發票而無法進行進項稅抵扣,導致稅負增加;②建筑企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勞務費成本占比達20%,而人工勞務費卻無法取得進項發票進行進項稅抵扣;③取得的作為主要材料的商品混凝土進項發票稅率為3%,與9%的銷項稅率相比,建筑企業要自行承擔約6個百分點的增值稅;④建筑企業的施工項目多分散在各個省市各個區縣,而增值稅預繳實行分項目就地預繳,很可能使得某個項目因當月取得進項稅發票額小于銷項稅發票額而需要預繳大量稅款,造成企業當月稅負較重,不利于企業資金周轉。建筑企業對國家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面對“營改增”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需迎難而上,充分考慮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成本的構成情況,建筑行業自身的稅負特點,合理進行稅務籌劃,切實降低企業稅負,消除重復征稅,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競爭力。
3建筑企業稅務籌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缺乏稅務籌劃意識
在我國包括建筑企業在內的大部分企業,對于稅務籌劃的重要性不甚知曉,甚至連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發票需要應取盡取,應抵盡抵都不知道,更不要提能夠自覺地開展稅務籌劃工作。[1]很多企業把稅務籌劃工作與偷稅漏稅的行為劃等號,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也有部分企業認為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單純是為了減輕企業的稅負,并沒有意識到稅務籌劃能夠有效地增加企業的經營效益,推動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還有部分企業認為稅務籌劃工作涉及的工作人員僅僅是企業財務部門的相關人員,與企業其他部門沒有關系。認為稅務籌劃僅僅是財務工作,與企業的經營發展并無太大關聯。[2]實際情況則恰恰相反,稅務籌劃工作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配合和努力,與企業的經營發展關聯重大。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稅法條款也在不斷地更新完善,特別是在建筑行業“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的員工想要深入準確地掌握稅法相關條款變得更為困難。這也使得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受到很大的阻礙,稅務籌劃的作用也難以體現。企業若缺少進行稅務籌劃的自覺意識,一定程度上將使得企業的整體收益下降,企業的發展也會因此受到限制。[3]
3.2缺乏風險防范意識
稅務籌劃中的風險常常會導致稅務籌劃出現問題,因此對于稅務籌劃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要加以防范。一些建筑企業領導人認為稅務籌劃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風險的觀點是錯誤的。稅務籌劃存在的風險是多方面的:稅收綜合風險、稅收政策風險、企業經營風險、稅收執法風險等,風險是一直存在的。但總的來說,稅收政策存在的風險是較小的,而企業經營風險以及稅收執法風險是較大的。由于企業的稅務籌劃方案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最終企業的收益大小是無法預估的。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是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因此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必定是以企業的最高戰略目標作為籌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往往忽視了稅務籌劃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企業要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對于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好預估及應對措施,不能一味地追求稅務籌劃給企業帶來更多收益而忽視其背后存在的風險。[4]也就是如何在合理合法且無風險的前提下,通過稅務籌劃,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3.3缺乏稅務籌劃人才
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推廣還在初步階段,因此現階段各建筑企業具備稅務籌劃能力的工作人員十分稀缺。在傳統模式下,人們認為稅務籌劃工作相對簡單,僅僅需要掌握基礎的財務管理知識和稅法知識就能夠很好地開展稅務籌劃工作。但新時期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的稅務籌劃工作涉及企業運營的各個方面,所以負責稅務籌劃的工作人員在熟練掌握稅法知識、了解稅法優惠政策的基礎上,要十分熟悉企業的業務及流程,包括企業的“貨物、勞務及應稅服務流”“資金流”“發票流”的三流合一,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發票的取得與抵扣等。還要知悉企業稅務成本的構成和核算,知悉企業各部門該如何配合稅務籌劃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靈活地組合成最佳的納稅方案以使得企業的稅負最小化。因此,建筑企業需要有專業并且專職的稅務籌劃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需要具備完善、充足的稅法知識,并有足夠的稅務籌劃經驗閱歷,還要了解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能夠在稅務籌劃工作開展后期將碰到的難題逐一解決,減少后期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甚至做到彌補[5]。
4優化建筑企業稅務籌劃的對策
4.1樹立正確的稅務籌劃觀念
對于建筑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首要的是企業的領導要先樹立稅務籌劃觀念,然后讓企業的全體員工樹立稅務籌劃觀念。只有通過合理的稅務籌劃,才能夠組合出對企業最有利的、最有效的納稅方案,才能使企業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輕稅負,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的稅務籌劃觀念要貫穿企業的運營始終,體現在企業工作的方方面面。將每一個稅種都作為可能使用到的納稅選擇方法當中,使得稅務籌劃工作的進行更為合理和科學。將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與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相關聯,使得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員工的經濟增長能夠實現步調一致。現階段,我國各個行業都處在高速發展的上升期,想要使建筑企業的發展能夠適應經濟市場,樹立正確的稅務籌劃觀念勢在必行。建筑企業只有做到全員牢固樹立稅務籌劃觀念,全面應用稅務知識,才能夠使得企業減少適當的稅務開支,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力。[6]
4.2營造良好的稅務籌劃環境
建筑企業要了解建筑行業的特殊規定,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通過切實可行的方式(如會議、文件、培訓等)對企業的財務人員、預算人員、采購人員、經營人員、管理人員、法律人員等進行稅法知識普及,詳細進行稅務籌劃講解,明確告知各部門人員需要做哪些工作(如及時足額取得真實及票面信息正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發票,及時傳遞給財務人員進行增值稅進項稅抵扣,做到應取盡取,應抵盡抵)。營造良好的稅務籌劃環境,才能為建筑企業更好地實行稅務籌劃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促進稅務籌劃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才能培養更多優秀的稅務籌劃人才,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深入地研究稅法及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建立適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的稅務籌劃管理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的稅務籌劃管理水平。
4.3培養專業的稅務籌劃人才團隊
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工作困難重重,如籌劃方案可行性不大、籌劃的專業性不強、籌劃涉及的范圍太小等。導致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后,減稅效果甚微甚至是增加了稅負,或者企業為進行稅務籌劃所付出的成本小于企業減輕的稅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更快更好更全面地完成稅務籌劃工作。建筑企業只有配備專業的稅務籌劃工作人員并建立專業的稅務籌劃人才團隊,對人才團隊進行高標準培養及定期的專業培訓,使稅務籌劃人才團隊常與稅務機關交流,及時了解相關稅務政策變化,及時做出正確的稅務籌劃工作調整。真正做到高水平的稅務籌劃人才團隊集思廣益、眾志成城地進行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順利地達成企業預期的稅務籌劃目標。
4.4建立科學的稅務籌劃管理機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筑企業要想更好地發展,務必要建設好稅務籌劃管理機制,提高稅務籌劃的整體水平。稅務籌劃的管理機制要求稅務籌劃工作從基礎到深入、從低到高進行嚴格的層層把關,以便企業對稅務籌劃能夠減少的成本做出分析。建筑企業要根據企業實際,培養優秀的稅務籌劃人才團隊,以實際情況及時地調整企業的稅務籌劃管理機制。不僅如此,要想稅務籌劃工作開展得更為順利,建筑企業各部門需要積極配合、協助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通過科學的稅務籌劃管理機制以及企業全體員工的配合協作才能夠制定出合理的納稅方案,有效減少企業稅務開支。
5結論
建筑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需要企業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在企業全員牢固樹立正確的稅務籌劃觀念的基礎上,共同營造良好的稅務籌劃環境,逐步培養專業的稅務籌劃人才團隊,逐步建立科學的稅務籌劃管理機制,并根據相關稅務政策的變化、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變化等及時調整稅務籌劃方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建筑企業的稅務籌劃水平,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財富最大化,使企業更快更好地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孔凡娟.淺析新時期下建筑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7(12):457-458.
[2]樓華豐.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稅收籌劃的全新思路解析[J].財會學習,2017(7):140.
[3]李文豪.新時期國有建筑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結合的策略探析[J].辦公室業務,2019(3):112-122.
[4]蔣景芳.新時期建筑工程施工造價的控制對策及管理技術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14):122-124.
[5]于軍成.探析新時期建筑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及其意義[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109-110.
[6]黎雙榮.“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業增值稅籌劃風險分析及應對建議[J].財會學習,2017(8):158.
作者:尹繼娟 單位:中冶建工集團 ( 天津) 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