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音樂文化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高校音樂文化對于培養音樂人才來說,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引導作用,與此同時,高校音樂文化在我國的文化產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對于促進我國音樂文化的進一步創新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帶動作用,并因此實現著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繁榮的重要功能。當前,由于高校內部、學生自身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對高校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抑制作用,也不利于我國文化產業的進一步昌盛,需要對其進行問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予以解決,為高校文化產業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繼續創造動力。
【關鍵詞】高校;音樂文化;文化產業
高校音樂文化對于促進音樂文化產業繁榮、帶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以及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來說,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推動意義,是實現我國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強有力的支撐。因此,高校以及社會相關部門應該重視起對于高校音樂文化的相關建設工作,避免制約高校音樂文化發展的不利因素對高校音樂文化產生的阻礙作用,為高校音樂文化的發展掃清障礙,這也是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一份推動性力量。下面,筆者將探究一下高校音樂文化對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產生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制約當前高校音樂文化發展的不利因素,進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為高校音樂文化提供一條長效發展路徑,更好地帶動我國文化產業的創新與進步。
一、高校音樂文化在文化產業中的積極作用
1.能有效促進音樂文化產業的繁榮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由此帶來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不斷追求,使得我國的文化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在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鏈中,音樂文化無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音樂文化的發展歷史由來已久,可以說是與人們產生接觸時間最為長久的文化之一,而且音樂文化由于其輕松、活潑、愉悅的文化特性,能夠為人們帶來身體上的放松以及心靈的解放,由于其文化門檻較低,音樂也成了當今平常百姓表達自我的重要渠道。作為音樂文化的重要傳播環節,高校對于音樂人才的培養以及音樂文化的發展與創新也處于重要支撐地位。高校通過培養音樂人才,將音樂知識進行廣泛傳授,音樂人才在獲得相應的音樂傳播技巧,掌握了大量音樂專業知識后,便可以進入文化產業,從事有關音樂文化傳播的相關事宜,有利于促進音樂文化傳播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將更多喜聞樂見的音樂文化傳播給廣大受眾,滿足人們對于音樂文化的需求,以此實現對文化產業的帶動作用,促進音樂文化產業的繁榮。
2.能有效帶動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文化產業市場的發展由于受到庸俗、落后文化的侵入,使得文化產業魚龍混雜,由于對文化市場的不了解,對于落后和庸俗文化不能及時分辨,許多人受到不健康文化對自己精神世界的侵蝕。高校音樂文化旨在傳遞健康向上的文化,并為社會培養專業性的音樂人才,幫助社會建立健康的音樂文化風尚,引導人們追求健康文明的音樂文化,分辨不良音樂文化,減少低俗音樂文化對人民群眾精神世界的侵蝕,由此實現文化產業發展的純潔性。3.能有效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當前,文化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對城市發展的帶動作用已經逐漸彰顯,并呈現出不斷增長的發展趨勢。高校音樂文化在培養音樂人才、傳播音樂文化方面占據著重要地位,是一個城市中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帶動力量。高校音樂文化的發展若在全國處于前列,那么,該高校所在城市也必然會受到其影響力的輻射,成為城市綜合競爭力中的一個有力競爭點,帶動城市文化產業的進步,進而實現城市綜合水平的提升。
二、制約高校音樂文化在文化產業中發展的不利因素
1.高素質的音樂師資力量匱乏
在我國,雖然多數高校都開設了有關音樂文化傳播的相關專業,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卻缺乏高素質音樂師資力量的注入,這與高校的經濟實力以及思維認知有著密切聯系。由于科技被認為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因此,當前高校在對與科技相關的專業師資力量的投入遠遠高于其他專業,文化類學科的發展并不作為主要發展投入對象,因此,學校也不會花費較多精力放于引進高素質音樂師資之上。而且由于引進高素質音樂師資力量需要投注的資金數額較大,許多高校由于自身經濟實力的限制,無法為學生配置如此高規格的教師。所以,高素質音樂師資力量缺乏成為當前阻礙高校音樂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2.高校大學生社會參與度不高
當前大學生對于高校音樂文化教學以及相關活動的參與度并不高,成了影響高校音樂文化有效傳播的不利因素。由于網絡的不斷發展,學生接觸音樂文化的渠道變得十分便利,學生通過網絡便可實現對各種音樂文化的學習與欣賞,因此,學生對于高校音樂課堂單一的教學模式以及相對于網絡來說顯得極為單薄的教學內容已經無法產生興趣。而且高校組織的音樂文化活動多為公益性,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大大降低,無法實現對學生的長期吸引。而大學生作為今后推動音樂文化創新與發展的主要儲備力量,若始終無法參與到高校音樂文化的相關教學活動中,對其自身素質的提升以及之后音樂文化的發展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事情。
3.缺乏自由發展和創新能力
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文化的發展仍處于被動地位。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我國高校在進行音樂文化教學過程中注重最多的是對我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以及對國外先進音樂文化的學習,卻很少將眼光放到對音樂文化的創新發展層面,使我國的音樂文化長期缺乏創新發展。雖然有一些高校意識到了實現文化創新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發展經驗,使得高校對于音樂文化的創新無法滿足人們的真實文化需求,而且受到商業市場對音樂文化的干擾影響,許多有關音樂文化的創新發展都由于過多涉及商業特性而失去了最初的文化純潔性。
三、高校音樂文化在文化產業中發展路徑選擇
1.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高素質音樂師資力量的注入會為高校的音樂文化傳播與音樂人才培養之路提供強大的發展動力,因此,高校音樂文化教育要將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提上日程。對于師范類高校來說,應該重視對音樂文化教師的培育,尤其要加強對高素質音樂教師的培養,使得音樂本科生、研究生與博士生的比重實現增長,為高校音樂教育注入強大的師資力量支持。對于非師范類高校而言,則應該重視起對引進高素質師資力量的相關工作,可以通過與國家教育部門的溝通,獲取來自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的資金資助,以此實現本校高素質音樂師資的引入,為培養下一代高素質音樂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2.提升高校學生的參與程度
高校學生是音樂文化的未來建設者和主力軍,因此,必須激發起高校學生對于高校音樂文化教學活動的參與主動性與積極性。只有真正參與其中,學生才有可能真正認識到音樂文化的魅力,以此激發對于音樂文化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所以,高校在進行有關音樂文化教育工作時,應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性以及教學內容的多樣性,為學生提供有趣又全面的音樂文化知識。學校有關音樂文化的活動也應該與大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相結合,最好能夠將音樂文化活動與大學生的實踐結合起來,讓大學生通過自主實踐,認真體會音樂文化的精髓所在,最終實現高校學生自身音樂素養的提升,為其后進入文化市場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與實踐經驗。
3.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高校音樂文化的發展應該重視起對文化創新的投入,實現音樂文化的創新發展,以此實現音樂文化的自身競爭力的提升。所以,高校可以設置本校的音樂文化創新小組,專注于捕獲世界音樂文化發展趨勢,然后依據本民族文化特征進行文化創新,使音樂文化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變化的文化需求,實現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高校音樂文化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會產生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因此,高校音樂文化教育應該不斷增強自身在音樂人才培養與音樂文化傳播方面的競爭力,最終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參考文獻:
[1]白瑋.中國音樂文化生態環境芻議[J].文化學刊,2009,(7):19-22.
[2]黃昌海.中國當代音樂文化建設與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缺失[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14,(3):1-6.
[3]白帆.淺談音樂文化在建構和諧社會文化中的作用[J].大連干部學刊,2014,(7):25.
[4]張麗.“中國音樂文化”在高校藝術教育中主體性地位的認知初探[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5,(1):154-156.
[5]王志軍.對加強高校音樂文化素質教育必要性的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13,(11):58-60.
[6]王博.城市發展的“軟實力”———論城市音樂文化建設[J].民族藝術研究,2013,(4):72-77.
作者: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