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合作學習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幼兒教育的深入發展,人們對于“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亢,這為舞蹈教學的實施與開展開創了先河,當前,各高職院校已經將舞蹈教學納入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系統中,為適應經濟建設發展和幼兒教育的雙重需求,加強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已然成為一項戰略性任務,迫在眉睫。舞蹈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審美素養和人格魅力都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教學是一個人在接受舞蹈學習的起始階段,肩負著提升幼兒舞蹈技能、舞蹈素質和綜合素養的艱巨使命。然而,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存在著明顯的弱化現象,舞蹈教學已然成為學前教育中的“軟肋”,從而抑制了舞蹈教學教化和美育作用的發揮。研究表明,合作學習方式的有效運用,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教學目標的確定,增強了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責任感,最大效率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和舞蹈水平,同時在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不僅強化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合作意識,而且也提升了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學的必要性
舞蹈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系統中較為重要的一門必修課,其根本任務就是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日后從事本職工作夯實穩定的舞蹈基礎,依賴于堅實的舞蹈技能基礎,最終提升自身的舞蹈表演、舞蹈教學和舞蹈創編的能力。舞蹈教學對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舞蹈是以人們形體伸展和有規律地動作為重要表現形式,是能深刻展現社會生活和社會思想的一種重要藝術形式,同時也是培養和提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美學意識和審美素養,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還能陶冶情操和健身美體,推進自身的全面發展。舞蹈能力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只有具備較強的舞蹈教學能力,才能確保美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幼兒階段是人們接受新生事物的初始階段,此階段的幼兒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效仿欲,舞蹈教學對于推進幼兒身體和心理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也利于他們智能、創新思維和綜合技能的培養和提升。作為高職院校學前專業的學生,只有具備豐富的幼兒教育理論知識、專業化素養和熟練的演唱、美術和舞蹈技能,才能作好本職工作,推進幼教事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失一套靈活、多樣的舞蹈教學方式
據調查表明,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從事舞蹈教學的教師一直采用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不能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致使整體教學的效果不太理想。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一直奉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種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極大削弱了學生舞蹈學習的熱情,不僅抑制了學生舞蹈技能的提升,也阻礙了學生自身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
(二)舞蹈教學課程配置不盡合理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理應將幼兒舞蹈課程作為專業教學系統中的重點內容來抓,增加幼兒教育舞蹈的內容含量,準確把握幼教舞蹈和專業舞蹈兩者之間的課程分配比例,依據學前教育專業對于舞蹈教學設定的目標,科學設置比例合理、內容劃分明晰的教學課程。然而,我國高職院校對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課程的配置不盡合理,對于幼兒教育的內容以及專業舞蹈的課程內容在內容分配、課程比例劃分都不太科學,這樣不利于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居于舞蹈教學傳統理念的束縛,對于舞蹈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時,只是注重對于舞蹈專業理論知識成績的考核與檢測,而對于學生舞蹈技能、舞蹈實踐操作、舞蹈自編創新等能力缺乏一定的考核,這種不盡完善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使總體效果的評價無法實現全面、公正與合理,極大削弱了學生學習舞蹈技能的學習熱情,學生們參與舞蹈學習的積極性較為低下,阻礙了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穩定、健康發展。為了實現舞蹈教學效果評價的科學、公正與公平,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效果評價體系迫在眉睫。
三、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合作學習,主要指在教學實施和開展的過程中,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要求,針對不同學習水平和學習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再細分到每個學生學習的實況,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們分為若干個合作小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主體化地位,通過師生與生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學習為教學主線,實現教學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以最終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身體機能素質、身心健康和團隊協作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
(一)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
將合作學習運用到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在整個課堂教學板塊添加了小組合作學習內容,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開展前,教師須依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科學安排小組學習的目標和任務,這樣克服了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隨意性,使學生依據教學目標和任的要求,確定小組和個人的具體化目標和任務,以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為目的,最終實現小組整體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成員都為了集體總成績的提高為自己努力的方向,這樣不僅努力嚴于律己、力求進步,還會努力幫助能力不如自己的學生,互幫互助,最終推進集體目標的實現,這個過程學生被動學習自主轉化為積極主動學習,切實推進了自身舞蹈技能水平的有效提高。
(二)營造師生平等、生生互助的合作學習氛圍
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施舞蹈教學過程中,前提是營造一種合作式學習的濃郁氛圍,構建起一種公平民主、平等互信、心心交流的師生關系,教師放下以前為我權威的架子,演變成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與學生們打成一片,這種融洽的關系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推進學生積極投身于舞蹈學習中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組內成員之間應建立起互相鼓勵、互相幫扶、共同進步的關系,每個成員都為了集體的榮譽不懈努力,而且還積極采納組內成員提出的意見并及時糾正自身不足之處,實現自身的不斷進步與完善,這種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學生舞蹈技能的大幅度提升。
(三)通過積極合作實現資源共享
當小組成員初步掌握教師演示和傳授的動作規范和要領后,各小組組長應安排成員不斷進行反復練習,確保每個小組都有一個舞蹈能力較強成員作為小教師,安排成對結組進行不斷磨合與練習,以逐漸掌握所學習的舞蹈技能。還可開展組間競賽的形式進行教學,融入具有豐富娛樂性、趣味性的活動內容,采取獎懲并重的激勵措施,使學生在不斷掌握舞蹈動作要領和技能的同時,也獲得成功的美好體驗。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每位學生都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優勢,將自己的舞蹈能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此過程中他們享受到了舞蹈藝術帶來的成功體驗,從內心深處煥發起舞蹈學習的強烈熱情。合作學習使組內成員彼此之間的優勢得到共享,借助于互幫互助、交叉學習的學習模式,實現了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共享,而且能互相發現彼此的問題,提出糾正的建議與措施,這種學習突破了過去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使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舞蹈學習中。
(四)通過階段性評價及時糾正錯誤
在合作學習教學開展中,以一周、一個月、一季度為一個評價階段,進行階段性的學習效果考核和檢測。階段性評價能對于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效果進行及時檢測和考核,盡早發現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及時對錯誤問題和不足之處加以及時糾正和改進,這種階段性評價的方式,能第一時間使學生對于舞蹈動作要領和技能進行回顧與復習,而且能盡早發現組內成員的問題和自身的問題,繼而對于陌生的動作要領進行反復練習,以達到熟練掌握舞蹈動作技能的目的。
(五)通過交流評價實現共同進步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斷掌握舞蹈動作要領和技能,也逐漸消除了起初合作階段那種緊張感與抵觸心理,他們在反復練習中感受到成功的體驗,舞蹈動作達到了貫通性、和諧性與優美性的教學目的。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后,教師可安排各小組間進行后續競賽,這樣教師可對于小組成員舞蹈動作技能的掌握有充分了解,還可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為集體榮譽共同努力的同時,也戰勝了自己的弱點,互相幫助,實現共同進步。這種交流評價的方式,使每位成員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問題,在獲得組內成員的鼓勵后,能及時糾正錯誤和改進不足,從而真正推進了對于舞蹈技能的熟練掌握。總體來講,要確保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獲得喜人的教學效果,就應將合作學習模式有效運用到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自身在教學中的角色作一下重新定位,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一切以學生舞蹈技能的提升為主線,切實做到循序漸進、層層滲透,以最大化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強烈熱情,切實達到提升舞蹈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目的,使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專業化舞蹈教學的多種方法,為日后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周慧君 單位:閩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