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專業(yè)舞蹈教學劇目選用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舞蹈劇目的合理選擇能夠有效推動舞蹈教學活動的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舞蹈教學的成效,因此各舞蹈教師都十分重視對舞蹈劇目的選用。基于此,本文將簡要闡述舞蹈劇目的選用對舞蹈教學造成的影響,同時重點分析當前舞蹈教學劇目在選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一些劇目選用策略。
【關鍵詞】高校音樂專業(yè);舞蹈教學;舞蹈劇目;劇目選用
舞蹈教學作為高校音樂專業(yè)中的一項重點教學任務,其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依托于相應的舞蹈劇目,讓學生通過在舞蹈劇目的排練中,強化舞蹈技術和藝術鑒賞力。因此好的舞蹈劇目能夠協(xié)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然而,目前各高校音樂專業(yè)在開展舞蹈教學時面臨著舞蹈劇目選用的難題,造成普遍的舞蹈劇目與教學目標不一致的現(xiàn)象。基于此,本文就存在的舞蹈劇目選用問題,提出一些舞蹈劇目選用的注意事項和策略,望促進舞蹈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一、舞蹈教學劇目的選用對舞蹈教學的影響
舞蹈教學劇目是開展舞蹈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會直接影響舞蹈教學的成效,需要舞蹈教師綜合各方因素選擇合適的教學劇目。由于不同舞蹈教學劇目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它的風格特征、動作難度、文化內(nèi)涵等都會對舞蹈教學的開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選用舞蹈劇目時要考慮舞蹈風格類型是否符合本次舞蹈教學內(nèi)容,以學生現(xiàn)有的舞蹈水平是否能夠承受該舞蹈劇目的動作難度,學生學習該舞蹈教學劇目是否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價值觀念等。如果教師所選舞蹈教學劇目符合以上種種條件,那么就能推動舞蹈教學的順利進行,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如果教師在選用教學劇目時考慮不周,那么很可能會造成教學成效不盡人意,甚至教學活動中斷的現(xiàn)象。
二、當前高校音樂專業(yè)舞蹈教學劇目選用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舞蹈劇目訓練價值的考慮
部分教師在選用舞蹈教學劇目時常常會忽視對舞蹈教學劇目的訓練價值的分析,對于所選舞蹈教學劇目能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鑒賞能力以及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缺乏思考[1]。不少教師在選用教學劇目時主要憑借自己對劇目的喜愛偏好,會將選擇的目光更多地放在自己喜歡的舞蹈教學劇目種類中,例如某次舞蹈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跳舞時與音樂的融合度,培養(yǎng)學生能夠跟隨音樂靈活舞動,但教師卻選擇了自己喜愛的《頂碗舞》,然而這類舞蹈劇目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某項舞蹈技能,無法協(xié)助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融入感,從而不具備相應的訓練價值。此外,有些舞蹈劇目的訓練重點不突出、針對性不強,不能發(fā)揮一定的訓練作用,但一些教師為了省事、圖輕松,選用此類舞蹈教學劇目,所以盡管學生積極參與了該舞蹈教學,但通過舞蹈訓練收獲甚少。作為教學素材的舞蹈劇目應該具有鮮明的風格特征、突出的訓練重點,能夠契合相應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提升某項舞蹈技能。
(二)缺乏對舞蹈劇目對位性的考慮
舞蹈教學劇目具有一定的對位性,不同的舞蹈教學劇目的表演容量以及動作難度都對應相應層次水平學生的舞蹈訓練[2]。倘若對位性過低,則無法發(fā)揮加強學生舞蹈技能的作用,而對位性過高則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訓練壓力,使得學生在高壓的訓練狀態(tài)下失去信心,甚至會由于訓練強度過大而受傷。然而不少教師在選用舞蹈教學劇目時并沒有從劇目的技術難度、風格特征以及學生理解能力等方面進行對位性考量,往往以“難度越大、訓練效果越佳”的心態(tài)來選擇教學劇目,使得舞蹈劇目普遍存在“對位性過高”的現(xiàn)象,大大降低了舞蹈教學劇目的訓練價值。此外,當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教學劇目對位性不匹配時,通常會對所選劇目進行改動和刪減,以降低教學劇目的訓練難度來適應學生的舞蹈水平,盡管教學劇目的對位性得到了調(diào)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教學劇目的完整性與訓練價值。
(三)缺乏對舞蹈劇目文化素養(yǎng)的考慮
當前,教師在面向眾多舞蹈教學劇目做出選擇時,仍然將選擇標準局限于技術層面上,主要考慮的還是舞蹈劇目中的高難度舞蹈動作、舞蹈的舞臺展示效果以及劇目音樂等,缺乏對教學劇目的深層次思考,例如教學劇目中包含的藝術形式、文化底蘊、民族特色以及審美價值等,因此,盡管學生在學習相關教學劇目后,在舞蹈動作和技巧上有所進步,但對于該舞蹈教學劇目所具有的文化價值一無所知,從而導致學生在以后的舞蹈表演中缺乏對舞蹈的審美鑒賞能力,無法通過自我感知力領悟到舞蹈蘊含的真正含義。
三、高校音樂專業(yè)舞蹈教學劇目選用策略
(一)重視舞蹈劇目的訓練價值
一方面,舞蹈教學劇目要體現(xiàn)一定的舞蹈技術訓練價值,那么教師在選擇舞蹈劇目時要重點關注其中具備的舞蹈技能訓練意義,要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在舞蹈動作和技能上的提升。舞蹈劇目的選用不僅要滿足當前的教學目標,還要適當超前于當前的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在經(jīng)過努力練習后鞏固和加強舞蹈技能。而且不同劇目能夠有助于學生鍛煉不同的身體部位、加強某項舞蹈技能,如舞蹈劇目《搖籃》中大量的舞蹈動作涉及人體的腰部與腿部,通過此劇目的訓練,能夠促進學生腰、腿部位柔軟程度的強化,又如《頂碗舞》劇目,該舞蹈劇目的一大亮點就是頂碗動作,需要表演者具備極好的平衡性,通過練習頂碗舞,學生在平衡性上得到明顯的進步。另一方面,劇目選擇時要考慮其包含的審美價值。舞蹈作為一門藝術,需要舞者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因此在選用舞蹈劇目時要關注其是否有助于學生審美觀念與鑒賞能力的提升,使學生通過訓練和表演領悟舞蹈中存在的藝術魅力。例如《小溪·江河·大海》舞蹈劇目演繹出的大自然意境,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保護。
(二)關注舞蹈劇目的學術價值
舞蹈劇目的學術價值是指該劇目能夠契合教學要求、完成教學目標,并且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使得舞蹈教學模式和手段能夠得到更新。一方面,教師在選用舞蹈劇目時要先思考舞蹈教學的要求,考量該教學劇目能否促成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所選用的教學劇目要具備一定的教學規(guī)范性,能夠為教師提供教學切入點,使教師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以教舞蹈劇目為依據(jù)推動學生在舞蹈技巧和舞蹈審美上的提升。另一方面,舞蹈教學劇目的選擇要關注其具備的教學研究價值,以推動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舞蹈劇目的教學研究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點:一是通過該劇目的教學,能夠促進教師對教學模式與手段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研究,并啟發(fā)教師對舞蹈劇目中訓練價值和藝術魅力的探討;二是具有學術價值的舞蹈劇目為教師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方面提供了教學思路,教師通過該類別的舞蹈劇目教學能夠歸納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規(guī)律,實現(xiàn)對以往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
(三)考慮舞蹈劇目的難易程度
對學生目前的舞蹈表演水平的評估是考慮舞蹈劇目對位性的前提條件。此外,教師要對所選用的舞蹈劇目的訓練效果進行提前預判,確定學生以現(xiàn)有的舞蹈水平能夠承受該劇目訓練強度,并對通過該舞蹈劇目的排練學生獲得的訓練效果進行預估。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綜合考量該舞蹈劇目的訓練重點、風格特征、技巧難度、文化價值等,然后進行對位匹配。對于舞蹈水平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jù)以下方法進行劇目選擇。首先,當教學對象是低水平或低年級的學生時,要保證學生對學習劇目的熟悉度,盡量選用絕大多數(shù)學生接觸過的劇目,風格特征不應過于復雜,動作密度以及難度不宜過大,訓練目的應以加強學生基本舞蹈基本動作為主,同時要能夠提升學生對舞蹈音樂的融入度,促進學生能夠更快地進行舞蹈表演的情緒中[3]。其次,針對中等水平或是中年級的學生,所選舞蹈劇目的種類可以多元化一些,舞蹈動作要以基本動作為主的前提下突出個別技巧性動作,由此保證學生基本動作完全掌握的同時學習到新的舞蹈技巧,同時該劇目的學習除了舞蹈動作的加強還應包含一定的主題思想和文化價值,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最后,對于高水平或高年級學生,在選用舞蹈劇目時,可以首先考慮具有一定動作難度、風格難度、技術難度、思想深度、文化內(nèi)涵以及藝術價值的劇目。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具有啟發(fā)性和激勵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舞蹈學習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在提高學生舞蹈水平的同時,促進學生對舞蹈的鑒賞力。
(四)合理創(chuàng)新舞蹈劇目
教師除了要會選舞蹈教學劇目還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由于舞蹈劇目的種類和風格復雜多樣,很難將其與教學活動完全融為一體,那么教師就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shù)貙ξ璧竸∧窟M行改動,使舞蹈劇目得到充分利用。而教師在對舞蹈教學劇目進行改動、創(chuàng)新時要謹記以下要點:保證舞蹈劇目的完整性和訓練價值。部分教師因為舞蹈表演的時長超時或是劇目內(nèi)容不符合要求,會對劇目進行大幅度刪減和改動,使得劇目的完整性缺失,甚至一些教師為增加舞臺表演效果會將一些超高難度的動作加入劇目中,使得學生承受巨大的訓練壓力,盡管舞臺效果提高了,但卻失去了原本的訓練價值。確保舞蹈劇目的動靜結合。教師創(chuàng)新舞蹈劇目時,要保證整個舞蹈表演有動有靜,“動”主要通過舞蹈動作展示出來,而“靜”則是通過隊形變化來構造,因此,教師在排練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動作上的整齊度和流暢度,還要貼合整個舞蹈風格和舞臺效果設計出體現(xiàn)靜態(tài)美的隊形圖案,豐富舞蹈劇目的層次感和流動性[4]。
四、結語
總而言之,要正確看待舞蹈教學劇目,用更加全面、長遠的眼光選擇舞蹈劇目。在選擇舞蹈劇目時考慮其是否具備應有的訓練價值、學術價值,是否契合教學要求,能否滿足學生的訓練要求,并在必要時對其進行適當創(chuàng)新,從而使學生在舞蹈技術和審美鑒賞能力上得到突破。
參考文獻:
[1]王文君,杜夢影.舞蹈教學劇目選用的若干思考[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9,(5):241.
[2]雷鳴.淺議舞蹈教學劇目編創(chuàng)的創(chuàng)新手法[J].當代舞蹈藝術研究,2019,(3):98-101.
[3]張?zhí)炀?韓嘯.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與音樂相結合的教學策略研究[J].東京文學,2019,(11):196-197.
[4]范波瀾,孫瑩.舞蹈表演專業(yè)教學方法改革探索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9,(4):239-240.
作者:張哲 單位: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