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舞蹈教學創新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民族舞蹈集舞藝和詩歌、音樂于一體,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基于新時期的新形勢,民族舞蹈應有全新的內涵和形式,民族舞蹈教學必須要與時俱進,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制度,創新教學理念。分析探討民族舞蹈教學改革創新路徑,提出要進一步促進舞蹈課程開展,切實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能力。
【關鍵詞】民族舞蹈教學改革創新路徑
一、民族舞蹈課程教學現狀
(一)舞蹈課程教學形式落后
當前我國大部分藝術院校開設了民族舞蹈課程,但是部分民族舞蹈課程重視基礎教學,卻忽略培養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傳承民族舞蹈文化內涵,必須從改善課程形式入手,創新多元教學方法。
(二)舞蹈教師能力需要提升
由于目前舞蹈教學中過于重視形體教學,忽略了引導學生感悟舞蹈動作中蘊含的深層次意義,學生只是了解肢體動作,并未了解到民族舞蹈的歷史文化;部分藝術高校未能利用有效方式進行教學,動作過于死板,缺少靈活性,導致民族舞教學質量低。所以,教師必須提高自身舞蹈表演能力,有效提高課程教學效率與質量[1]。
(三)舞蹈教學缺乏創新
新時期高校民族舞蹈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有效借助民族舞蹈實現民族文化傳承與弘揚。在目前教學中,教師忽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日復一日地進行練習,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在學習過程中過于被動[2]。為了進一步提高課程教學效率,教師必須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深層次拓展舞蹈教學范圍,并將課堂內容延伸到課后練習之中。
二、民族舞蹈教學改革創新路徑
(一)創新教學思維
民族舞蹈教師要創新教學思維和教學課程內容,使教學能夠更加貼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并且在舞蹈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民族舞蹈學習技巧。同時,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學習肢體動作的同時,帶領學生深入思考并探究民族舞蹈蘊含的民族元素以及歷史文化,逐步增強學生的藝術感悟能力。民族舞蹈教學思維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并且通過創新性的教學改革,逐步豐富教學內容。教師要深入了解當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改善民族舞蹈教學方式,樹立創新型思維,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發揮民族舞蹈教學優勢[3]。
(二)創新教學內容
舞蹈教學必須要貼合學生實際不斷革新教學內容,例如可以豐富表現形式,滲透歷史文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選取現代化元素,融入民族舞蹈訓練之中,為民族舞蹈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舞蹈教材中,不僅要包含傳統文化以及民族特色,同時也應當符合時代的發展特征,借助現代化元素豐富舞蹈教學內容,培養出滿足新時期社會需求的舞蹈人才,使民族舞蹈在發展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
(三)創新教學方法
表演者自身的藝術修養不只局限在舞蹈造詣上,也體現在對樂曲的律動及感知能力上。教師要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舞蹈教學中融入趣味性的教學引導策略,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使學生感悟舞蹈藝術,了解民族舞蹈文化內涵,提高藝術素養以及審美能力。教師也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特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予以引導和幫助,逐步增強民族舞蹈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醉鼓》這一作品練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新元素進行學習;在維吾爾民族舞蹈教學中,應當規范學生的呼吸動作,通過呼吸訓練使學生認識到民族舞蹈的呼吸規律,在此基礎上講解維吾爾族民族舞蹈的特點,并將上肢活動與步伐移動有效融合到呼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在身體的起伏與關節平衡中較好地控制呼吸節奏和頻率,切實增強學習效果[4]。
(四)將音樂與舞蹈有效融合
音樂與舞蹈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音樂輔助舞蹈教學,能夠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民族舞蹈教學應以民族音樂為基礎,充分體現民族藝術的優美與魅力,將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有效融合。教師要分析探究舞蹈與音樂關系,使學生正確認識兩者的主要特點及關聯性,確保民族舞蹈教學方式豐富多元。在音樂教學中也應當確保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奏統一,將舞蹈動作的力度變化與速度有效貼合到音樂的起伏及節拍上。通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引導與幫助,能夠使學生了解舞蹈作品音樂內涵,提高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增強舞蹈教學效果。同時,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融入舞蹈動作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及理解能力[5]。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音樂進行配舞,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提出問題,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效應用音樂元素,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舞蹈的內涵與本質,進一步推動民族舞蹈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結語
民族舞蹈是我國舞蹈藝術中的重要形式,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新時期民族舞蹈教育,應當緊密貼合時代要求不斷創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有效傳承并弘揚民族文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從教學思維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入手,通過文化知識熏陶,切實增強學生的民族舞蹈理解能力以及表演能力,為民族舞蹈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從而有效豐富民族舞蹈文化、有效提升民族舞蹈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林山.關于新時代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途徑探析[J].科技風,2017(05):210-210.
[2]蒙曉文.新時代背景下民族舞蹈教學改革創新研究[J].學周刊,2017(21):199-199.
[3]陳松華.新時代背景下民族舞蹈教學改革創新研究[J].中文信息,2016(05):78-79.
作者:胡小軍 單位:懷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