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究式教學在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傳統課堂教學的困境
(一)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在傳統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堂里,一般是老師講,學生學。教師逐章逐節地講授知識點,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這樣的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被動地接收知識,滿足于“知其然”,不求“知其所以然”。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學習的興趣,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知識點未被學生有機整合、消化
在傳統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堂里,教師以軟件的操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學生通過一些變式練習來習得軟件操作的技能。軟件的操作往往由多個零散的、枯燥的指令組成,學生都能學會,但是并非每個學生都能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直接導致有的學生平時課堂作業的完成度很高,但在期末自主設計制作網頁時困難重重。究其原因,學生并未將知識點融會貫通,沒有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沒有把“他知”變成“我知”。
(三)學生的網頁作業尚未達到作品級別
在傳統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里,學生在期末提交網頁設計的作業,教師打分。這是一種單向的、單維度的評價機制,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未形成學習—評價—反饋的閉環。這樣的評價機制里,新媒體企業、市場方長期缺位,評價標準過于單一、僵化,跟不上互聯網發展的腳步。由于缺乏市場的檢驗、自我提升的內在需求,學生的網頁設計作業往往流于形式,無論是網站主題、美工設計還是功能設置均未達到作品的水準。
二、探究式教學的優勢
探究式教學法由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強調“做中學”,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探索,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種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一)教師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探究式教學圍繞問題展開。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拋出問題,創設一個問題情境。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要通過一個個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樣避免了學生被動接收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尷尬境地,激發了他們自主探索的欲望,調動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他們建構自己的知識圖譜創造了條件。
(二)開放的課堂氛圍,充分挖掘學生自主探究的潛能
探究式教學的課堂里,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提供一些學習資料、設備、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實踐、歸納總結,充分挖掘學生自主探究的潛能。當學生的自主探究偏離目標方向時,教師給予糾正并引導其至正確的軌道方向。當學生得出結論時,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其他學生和老師一起討論、評價。在這樣一個開放包容的課堂里,學生可以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并能暢所欲言。在這一過程中,“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知識點被學生吸收、消化。學生按照自己的個性建構專屬的知識圖譜,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三)小組協作,鍛煉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往往分成小組,組內合作,組外競爭。在小組內部,學生可以分工協作。組內交流時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大家暢所欲言,思維激蕩,大膽質疑,小心求證。各小組之間相互競爭,進一步刺激組內合作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小組協作能夠提升學生與人溝通、合作、交流等綜合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探究式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競爭搭建平臺,使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傳授知識和解決問題相結合。[1]這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三、探究式教學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實踐
筆者給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大三學生教授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課程共64課時,上課的人數為30~40人。這些學生在大一、大二已經學過新媒體導論等理論課程,并能熟練使用AdobePhotoshop、AdobeIllustrator等設計軟件,探究式教學的條件已經具備,所以筆者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實踐采用探究式教學法。
(一)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學生組建自主探究小組
教師將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知識點細化成一個個層層遞進的問題,并提示學生解決的策略,創設問題情境。表1為教師提供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學生以3~4人為一組,組建學習小組,依據上表制定本組的學習計劃。教師并不是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學生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可以延展出自己思考的問題,并嘗試解決。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習目標會更加明確,為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也為構建自己的知識圖譜提供線索。
(二)學生分組探究學習,教師及時答疑解惑
學生各組以組內協作、組外競爭的方式提高探究學習的質量。教師在關鍵知識點上要提點,對“誤入歧途”的學生要及時有效地引導,指引正確的思路。各小組根據本組的學習計劃,制定詳細的進度表。可以采用聽課打卡、筆記打卡、思維導圖打卡、上機實踐打卡等方式,規范小組成員的學習內容。小組定期開會,圍繞最新學習的內容交流自學成果。在本組網站策劃的專題會上,小組成員要拿出事先查找的資料,暢所欲言,頭腦風暴,思維碰撞,確定本組的網站主題、風格等。在本組網站初稿、修改稿的看片會上,小組成員要發表自己的意見,明確下一步修改的方案。教師定期參與各小組的會議,了解各小組的進度,并答疑解惑。[2]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多拋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每個學生思考、參與討論,使其發表的見解對議題都有貢獻。當學生的見解與教師預期的答案不一樣時,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如果學生的見解有誤,教師可以引導,鼓勵學生用正確的方式思考;如果學生的見解正確,教師需要及時將其補充至教學案例庫。小組協作能夠提高學生與人溝通、合作、交流等綜合能力,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各小組之間相互競爭,進一步刺激組內合作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三)師生共同評價學習成果
探究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自我建構的過程。因此在評價學生個體時,教師可以綜合小組作品成績和小組內成員互評成績。小組內成員互評時可以考查學生平時的聽課、筆記、上機實踐打卡等情況,考查學生參與組內討論的積極度、對議題的貢獻度、作品的參與度。教師可以組織2次研討,并邀請網頁設計的一線工作者、新媒體企業的負責人當評委。第一次是各組演示、闡述本組的網站策劃方案,由校外專家、上課教師和其他學生充當評審,點評方案是否有價值、是否具有可行性。第二次是各組演示本組的網站作品,校外專家、上課教師和其他學生評價作品的主題是否明確,頁面布局、色彩搭配、圖文聲像的選擇、特效的運用是否突出網站特色、突顯主題和有創意。這不再是單向的、單維度的評價,而是由新媒體行業專家、高校新媒體專業教師、學生組成的評審組從市場角度、專業角度、普通用戶角度等多維度提出的評價,[3]對學生制作的網站實現從作業到作品的飛躍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意、實踐能力。要達成此目標,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探究式教學通過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學生自主探究、分工協作、建構自己的知識圖譜,可以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鍛煉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筆者教授的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自采用探究式教學法以來,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了,質量提升了,學生的作品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肯定。
參考文獻:
[1]探究式教學法[EB/OL].百度百科,2018-08-12.
[2]鄭旭.項目教學法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實踐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07(22):282-283.
[3]鄭旭.形成性評價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18(20):15-16+37.
作者:鄭旭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