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談網絡輿情下大學生網絡素養培育困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網絡輿情下大學生網絡素養培育困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談網絡輿情下大學生網絡素養培育困境

    [摘要]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培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與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當下網絡輿情背景,闡述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內涵及網絡輿情的歸因,分析高校網絡輿情現狀并梳理大學生網絡素養培育困境,提出通過暢通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優化網絡監管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對策,切實提升大學生的網絡素養。

    [關鍵詞]網絡輿情;大學生;網絡素養;困境;出路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深入發展,信息傳遞途徑多樣化、內容廣泛化、速度迅捷化等特征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使得網絡的雙刃劍特性愈發顯著,一系列網絡輿情問題也隨之而來。近年來,大學生受網絡輿情事件影響或者卷入網絡輿情事件日益顯著,學生在獲取輿情信息及參與輿情的討論的過程中會逐漸影響自身的思想,這無疑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和機遇[1]。如何把握高校網絡輿情的主導權,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理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價值引領,是亟待解決的重大時代課題。特別是在后疫情時期,社會環境更為復雜,高校輿情工作也不斷面臨著新矛盾、新問題、新風險和新考驗。因此在當前背景下,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網絡輿情視域下樹立正確的思維意識和價值觀念,應對大學生網絡素養培育困境與出路進行探究,以期查漏補缺并尋求當前問題的化解路徑,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提升高校思政育人的時效性。

    一、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內涵闡釋

    (一)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內涵

    網絡素養一詞來源于媒介素養[2]。我國的相關研究始于1997年,學者卜衛[3]對媒介素養進行界定,并指出媒介素養是包括判斷、評估信息的價值以及創造和傳播信息的能力。自此,國內學者開始逐漸關注網絡素養。鄭春曄[4]等認為網絡素養是包括網絡媒介和信息的知識以及受眾和媒介直接關系的認識及判斷,且能夠從信息網絡中識別、獲取、使用及創造電子信息的能力;貝靜紅[5]指出網絡素養包括網絡道德素養、網絡安全素養以及個體對網絡信息的判斷力和約束力,也包括滿足個體網絡需要的能力;另有學者認為網絡素養是網絡使用和網絡社交的結合,包含自我控制力、網絡認知、網絡智慧、網絡協作與參與等部分[6]。總之,網絡素養屬于網絡參與者的基本素養,是網絡參與者所必須掌握的符合網絡生態環境的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包括:網絡交流能力、學習能力、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能自覺遵守網絡的法律法規和各項規定[7],它是網絡參與者的思想意識和內在品質的綜合表現。

    (二)高校網絡輿情的歸因

    新媒體傳播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和社會輿論生態環境發生變革,每個個體都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話語權,但與此同時,網絡輿情傳播也容易造成社會失序的不良影響。近年來,高校逐漸成為網絡輿情的高發地帶,高校輿情事件更是增速驚人。據統計,2020年高校全國重大輿情同比增加33%,較2018年增幅達到133%[8]。從輿情類型分布來看,2020年學生安全、校園管理話題走熱,相關事件占比最高,均為18%,如學生墜樓、研究生校內身亡、試點“男女混住”引爭議等。學術不端類輿情占比為15%,違紀違法類輿情占比為10%,其中涉及高校教師貪污腐敗、學生違法犯罪等事件被媒體廣泛報道傳播。綜合分析,高校容易引發網絡輿情,其緣由如下:(1)學生之間同質性作用的影響。大學生因年齡相仿,經歷相似,相互間很容易產生共情。同時,由于其對社會有較大的探索欲,對網絡輿情的關注度較高。(2)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正義感和維權意識。大學生普遍更為關注社會公平、學校和社會熱點等問題,若其不能正確分析判斷相關問題,很可能會不斷惡化輿論[9]。(3)網絡情緒化趨向顯著。當代大學生血氣方剛,個性較強,勇于在網絡上表達個人觀點和訴求,但因其價值觀尚未成熟穩定,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和洞察力,易被不當言論和錯誤思想蠱惑利用,從而導致網絡輿情的進一步擴散。(4)網絡平臺的多元性。高校網絡輿情傳播渠道多元,大學生會利用多個平臺使網絡輿情產生更為廣泛的交互傳播。(5)網絡參與熱情較高。網絡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交友溝通、休閑娛樂、信息交互的平臺,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能在短時間內擴散輿情。

    二、網絡輿情視域下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培育困境

    (一)網絡環境中多元價值觀的侵擾

    網絡的虛擬性、自由性、開放性、隱匿性等特點,決定了網絡環境的多元性和復雜性[10]。網絡作為一個開放平臺,各種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思維和心智還未成熟,正處于發展完善的關鍵階段,加之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動手實踐能力等特點,很容易被網絡環境中各種價值觀念及思維侵擾,特別是一些境外網站,存在很多抹黑和歪曲事實的內容,大學生因不能及時辨別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受其影響,甚至是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而會產生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或者鋌而走險做出一些違法犯罪行為。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信息傳播也發生了從“詳到略”“長到短”的轉變,在這種“快”時代下,完整的信息被剝離、被分解,呈現出碎片化的特征,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再經過二次加工整理被網絡社會快速傳播,不僅模糊了大學生思維批判的視野,同時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對事實產生誤解,從而形成輿情或放大輿情。

    (二)網絡信息媒介的監管力度不夠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網絡平臺給予了網絡參與者使用信息和生產信息的權力,但由于網絡信息監管體系的不足或缺位,使網絡中形成了一種內容膚淺、價值扭曲的快餐文化。在這種快餐文化的影響下,一些博人眼球、以偏概全的網絡信息此起彼伏,這種以金錢為目的而烹制的網絡信息食譜,必然是營養不均的,大學生用戶自然容易“營養不良”。網絡具有隱蔽、傳播速度快、言論自由等特點,所以一些網民會借助網絡來宣泄情緒和表達訴求,管理人員若不能及時對這些潛在的隱患予以糾正,很有可能會演變為宣揚污蔑社會的言論。大學生正處于思想成熟的重要時期,很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他們搖擺于真實社會和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之間,很容易導致價值觀的錯位。此外,隨著國際社會形勢的不斷變革,一些國外勢力也會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文化滲透,網絡作為其文化和西方思想的主要滲透傳播路徑,一些特殊網站或者社交平臺會被利用進行宣傳滲透等,雖然對此類信息內容是嚴防死守,但由于人力管控不夠,難免有一些會“鉆空子”。總之,在信息良莠不齊的環境中和對網絡信息監管缺失的背景下,給高校的管理和對大學生良好網絡素養的培育帶來了挑戰。

    (三)大學生網絡心理素質較為薄弱

    大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對社會交往表現出極大的渴求,但在心理和思想上還尚不成熟,易受網絡中不良信息的影響而做出一些非理性行為。首先,主要表現在不良的網絡信息容易導致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扭曲,立場錯位和意志顛倒。大學生沉迷網絡社交,更是在網絡上尋求陌生人的安慰和認同,將網絡視為心靈的“溫馨港”。其次,大學生群體有較大的相似性,不難找到“志同道合”的網友,在社交中,心理認知也極易被同化。此外,網絡作為大學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大學生們幾乎與“網”形影不離,這種時刻“在線”的網絡依賴心理很容易造成大學生忽視親情、逃避現實社會、恐懼社交,甚至會導致其心理行為特征發生偏離,就可能造成不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甚至造成違法犯罪等嚴重后果。

    三、網絡輿情視域下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培育路徑

    (一)暢通思政教育主渠道,發揮高校思想引領作用

    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培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網絡強國建設與全民素質提升的重要內容,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與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但網絡空間中存在一些虛假、欺詐等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違背主流價值觀的輿情內容。高校作為思想政治引領的主陣地,應暢通思政教育主渠道,切實發揮其思想引領的重要作用。具體可通過:(1)發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首先要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專業性,通過專業且準確的方法,著力提升大學生的網絡素養。其次,結合線上線下等多方渠道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使學生形成文化自信并身體力行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結合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培育大學生的用網規范,提升其網絡修養。大學生思想和心智還尚未成熟,對待熱點問題容易誤解和偏激。因此,高校要結合榮辱觀教育,制定網絡素養培育類的課程體系,并學會用“網言網語”分析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典型案例,有效地培育學生的網絡道德規范、社會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3)通過科學導向扶正祛邪,以正本清源。利用主題班會、團日活動、座談會等方式,結合理論知識與典型案例強化網絡素養教育。同時,也要不斷豐富引導方式,更新引導內容,讓大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受到教育,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實現“網”聚人心,陷敵于被動的目標[11]。(4)豐富校園網絡文化,構建文化育人主體。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培育離不開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優秀校園網絡文化的催化。因此,必須將創建校園文化與提升大學生網絡素養相結合,通過網絡征文比賽、技能大賽、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以賽促學,在著力推進學生網絡素養提升的同時強化網絡技能。

    (二)優化網絡監管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網絡環境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緊密聯系。在當前背景下,不斷強化網絡監管、營造風清氣正網絡環境對培育和提升大學生的網絡素養具有極大的價值和作用。主要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優化網絡監管力度,為廣大青年學子創造清朗的網絡空間:(1)強化網絡監管機制,增強網絡監管能力。高校的學生寢室基本上都已連接了網絡,所以高校網絡技術監管機構可以通過實名制上網、網絡連入時長和敏感站點等進行監管,以避免不良網站對大學生思想的腐蝕。此外,學校也要落實輿情檢測的常態化機制、完善相關規定文件以及處理條例,對違反相關要求的要嚴格懲處,以警示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不良網絡行為的嚴重性。(2)完善相關網絡政策,加快網絡法治建設。網絡是一個無限空間,其監管必須要依靠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12],切實讓網絡管理有法可依,創建出文明和諧的網絡環境。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

    網絡是把雙刃劍,網絡內容魚龍混雜,更是難以把控,大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受此影響。為此,高校應落實“三全”育人要求,利用各種途徑并結合多種資源,認真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網絡素養提供重要保障。首先,高校應充分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生理和思想特點,積極開展有指向性的教育。同時,通過樹立先進典型,突出黨員學生的模范作用,發揮朋輩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借助志愿活動、社會實踐等活動,記錄挖掘參與者的經歷和感悟,切實抓住大學生日常思想閃光的點滴,對大學生的心理和思想進行引導,并通過校廣播站、宣傳欄、“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宣傳優秀大學生的良好形象,從而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3]。其次,不僅要著力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突出大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培養其自律意識。網絡雖然為大學生提供了情緒宣泄的場所,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其不良情緒,但若使用不當,就會產生負面作用,如傳播謠言、發表不當言論等。因此,高校可以通過增設心理健康課程、定期開展心理輔導及心理健康特色活動等,引導學生們學會選擇適當的途徑和方法減輕心理壓力和釋放壓抑的情緒,開發其自身潛能,使他們通過學習新的經驗和思維模式,逐步養成自律精神,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夯實大學生網絡素養培育的基礎。

    四、結語

    大學生網絡素養的培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網絡強國建設與全面素質提升的重要內容,是一項需要多方協同完成的系統工程。提升大學生的網絡素養,不僅要結合當下社會現實,找準大學生網絡素養培育的契合點,不斷更新德育工作的新內容、新方法,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培育其用網規范,提升其網絡修養,不斷優化網絡監管機制,澄清網絡環境,同時也要通過各種途徑,結合多種資源,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意識,養成正確的行為方式,不斷強化其心理素質,并引導其形成健康的網絡思維意識,為促進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提升理性思維,增進社會責任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為培育和實現大學生良好的網絡素養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邵建勛 王旭東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爱片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欧美成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成人动漫h在线观看|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777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免费看的成人yellow视频| 四虎高清成人永久免费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在线观看成人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