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運輸產業網絡經濟性分析淺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運輸業的基礎設施具有一定的網絡特征,本文對現代網絡經濟與運輸產業網絡經濟進行辯證論述,分析運輸產業網絡經濟性。首先,提出了運輸網絡經濟的相關內容,運輸網絡的分類、作用和內容。其次,對運輸網絡內涵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進行了辯證論述。最后,引出密度經濟和幅員經濟,同時對兩種經濟形式與運輸產業網絡經濟性的內在聯系進行了相關探討,為相關研究者提供理論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運輸產業;網絡經濟;規模經濟;密度經濟;幅員經濟
網絡經濟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形式,是與電子商務產業有著密切聯系的網絡產業經濟,與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下的知識經濟、信息經濟有著本質區別,網絡經濟是物理上虛擬的經濟形態。網絡經濟自身的個性化特征明顯,即個人化、個體化、特定化和客戶化。其中,個人化代替了效率;個體化代替了大規模生產;特定化代替了大規模銷售;客戶化代替了客戶支持。從宏觀角度來看,網絡經濟中包含的內容眾多,即網絡基礎設施、網絡設備、網絡銷售、網絡企業、網絡金融等;從微觀角度來看,網絡經濟是虛擬的市場。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微觀層面,兩個角度之間都存在相互聯系。在早期網絡經濟發展中,通信、交通運輸、電力等行業對其關注力度較大,運輸業具有網絡狀特性,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服務。因此,得出了運輸業網絡經濟的定義內容,即運輸網絡由于其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共同作用,運輸總產出擴大引起平均運輸成本不斷下降。
1運輸產業網絡經濟的相關內容
1.1運輸網絡的內容
在物流活動開展過程中,運輸網絡是基本的載體,運輸網絡的基本組成元素有兩種,即運輸線路和各樞紐節點,兩種基本元素之間的組成和聯系形成了運輸網絡,而在此基礎上決定了運輸網路輻射范圍及功能等。運輸網絡中的點對點模式,即在運輸過程中相同的運距到達終點,滿載車輛比未滿載車輛的平均運輸成本要低。運輸網絡中的軸輻式網絡較為容易形成規模效應,究其原因是軸輻式網絡的建立使得運輸線路及各樞紐節點的效應得到了增加。
1.2運輸業網絡經濟的內容
交通運輸網絡中的常見網絡形式,即軸輻式網絡,是通過對各樞紐點的建設,不斷實現網絡流之間的轉化和相互作用,貨物流和客流在節點處聚集,規模效應因此形成。運輸供給方利用運輸樞紐點,不斷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以降低網絡平均運行成本,最終實現密度經濟和幅員經濟逐漸代替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在上述內容中所提到的規模效應,本質即不斷增加規模(增加運輸企業規模、增加運輸工具規模),以降低運輸平均成本。范圍效應指的是生產多種產品的成本肯定要比生產單一品類的產品成本低。運輸產業網絡經濟的實質內容,即利用先進的技術,建設系統化和網絡化,最終實現網絡規模效應。運輸密度經濟屬于規模經濟的范疇,內容包含運輸工具能力經濟、運輸車隊規模經濟、樞紐處理能力經濟等,幅員的擴大產生的運輸距離經濟,也可歸于規模經濟范疇,但是隨著網點的不斷增加,多樣化的運輸產品逐漸趨向多樣化發展,最終還是在范圍經濟的范疇。對密度經濟的分析要有固定的條件,即要在運輸網絡幅員不變的基礎上;同理,對幅員經濟的分析也要有固定的條件,即在密度不變的基礎上展開相應分析,在實際分析時,存在著密度經濟和幅員經濟同時變化的情況,這也正是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兩者的共同作用所致。
2運輸產業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
在運輸活動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現象是存在的。在實際運輸過程中,運輸業的網絡特性、多樣化的運輸產品、復雜的計量方式等,在運輸產業中很難對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進行準確把握。運輸過程中產品發生了位移,其特征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即運輸對象、運輸時間、運輸條件、運距等都會有所不同,而在產品的計量過程中,所包含的運輸產品是多樣化的。因此,對運輸產業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問題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考慮,以下從五個方面進行了相關分析論述。第一,運輸是在地理空間上發生的,運輸網絡則是在空間上產生,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運輸線路增長,而對應的網點也會不斷增加,由此涉及的范圍也會增加,在此基礎上從運輸網絡空間幅員層面來看,運輸路線、網點、涉及的增長,則是否具有較低的單位運輸成本。第二,從運輸線路的通骨密度上進行考慮,如果運輸企業的運輸量越大,而該線路上的單位運輸成本是否就越低。第三,從某個運輸設備的載運能力進行考慮,如列車車廂的容量、飛機的座位數、輪船的載重量等,若載運的能力越大,則具有較低的單位運輸成本。第四,隨著客貨發送量的不斷增加,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的中轉、聯運及配載等,運輸網絡內的各大樞紐、運輸路線及方式,相互之間如何科學協調和轉換,是應該重點關注的。整個運輸網絡之間是否能夠協調配合并有序發展,與樞紐的建設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若樞紐能力不足或欠缺,則嚴重影響整個網絡系統,所以樞紐能力及規模能夠真實反映運輸網絡的發達水平。第五,從運輸距離角度進行考慮,如果運輸距離越來越長,考察其是否具有較低的單位運輸成本。遞遠遞減的原則一直存在于運輸經濟中,而這一原則在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及航空運輸上尤為明顯。在對規模經濟概念認識的過程中,范圍經濟的存在對其認識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運輸產品和對產品進行計量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而在運輸基礎設施和路線設計中,往往是客貨運同時混用,這里以鐵路客貨運企業為例:一是建立兩個擁有各自客貨運專線的公司所產生的成本。二是在同一鐵路網絡下,提供客貨運服務并進行多種客運及生產多種貨運產品所產生的成本,后者要比前者的成本低很多。由此得出,貨物在同一線路上被運輸,或是在同一運輸工具中,則其對應的運輸產品也會各有不同。所以,運輸業的范圍經濟是存在的,范圍經濟的產生即共同使用運輸設備和工具,發揮其最大化作用,最終實現降低運輸成本的目的。在不考慮運輸服務質量高低的情況下,對運輸產品進行分類,以客貨運、貨運中貨種、同類貨物的運送時間和起點等為分類依據,一個特定的位移都能形成特殊的運輸產品。所以,運輸業的多樣化決定了行業的特殊性,在相同運輸位移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不同的運輸方式進行,與此同時,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輸行業所面臨的運輸市場也各不相同。
3密度經濟分析
3.1密度經濟的內涵
在公路、鐵路、航空運輸網絡中,基本是由軸輻式網絡和點對點網絡組成,而能夠在運輸中發揮顯著作用的即為軸輻式網絡。具體而言,網絡輻射圈以樞紐為核心點,由于樞紐核心點的地理位置和規模不斷吸引著大量的運輸需求者,并在此進行貨物或旅客的流通。在資源如此集中的前提下,對資源進行科學配置,實現服務資源及人力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在軸輻式網絡下,獲取網絡流密度經濟效益,由此實現降低運營成本的目的。同時,以樞紐節點布局和規模為基礎,可以對網絡連接上的服務頻度、服務需求和服務密度進行增加。
3.2密度經濟的理論分析
在密度經濟下的線路,是網絡經濟密度特性的最佳體現。與此同時,與密度經濟相關的因素,還有運輸節點的通過能力、載運工具的載運能力、車隊規模經濟,以下具體闡述這三個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密度經濟的。(1)運輸節點的通過能力,即運輸節點的處理能力。樞紐規模的大小及樞紐站的中轉能力大小,對與之相關的線路的運輸貨品及乘客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此以港口的物流運輸為例進行說明,樞紐站的運輸能力以吞吐量來替代,即樞紐站點的處理能力。從中國港口網獲悉,以天津港為例,天津港作為京津冀地區的重要海上樞紐,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綠色樞紐港口。2021年,天津港集團開啟海上高速“海上高速-FAST”內貿海運新模式,建成全球首創智慧零碳碼頭,站點的處理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多點齊發力的作用下,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了2000萬標箱。由此可以看出,站點的處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貨物的流向,對線路密度的聚集程度也產生了影響。(2)載運工具的載運能力。如果運輸路線和節點保持不變,而運輸工具大型化,能夠增大相同線路上的通過密度。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2019年我國公路營運普通載貨汽車噸位數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大型車輛的增長狀態明顯,載運工具的載運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3)車隊規模經濟。車隊規模經濟,與企業的車輛運行組織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對物流公司進行貨運時效性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影響貨運時效性的因素有車隊、溝通、客戶等,其中占比最高的因素為車隊,車隊規模的大小對時效性和效益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車隊的狀態及不適應情況存在,對于貨物的送達效率就會產生嚴重影響,同時經濟效益會因此降低。
4幅員經濟分析
幅員經濟的一般體現形式為運輸節點和線路的增加,與密度經濟兩者共同作用于網絡經濟。在運輸過程中的運輸設施不斷增加,也會產生運輸經濟中的距離經濟,運輸距離與運輸成本之間呈反比例關系,這也是遞遠遞減原則的根本體現,即越遠越低。與此同時,在運輸節點增加或線路增加的過程中,運輸環境相對復雜,多產品效應也會因此產生,而運輸條件增加,不斷推動綜合運輸的發展,運輸產品的組合式運輸、運輸節點之間的消耗也因此降低。
5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經濟下,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對其產生共同的作用,而幅員經濟和密度經濟能夠對具體情況進行反映。規模經濟發展中體現的是網絡經濟的本質,其原因與運營關系網絡、運輸信息網絡等虛擬的網絡密切相關。在未來運輸產業網絡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物理網絡與虛擬網絡進行聯系,并使其共同作用于運輸業,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值得相關研究工作者深思。
作者:任英峰 單位:陽高縣公路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