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青年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某市眾多高等院校中,隨機選出500名青年教師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他們當前的體育生活現狀展開全面的調查,分別從體育態度、體育消費、體育鍛煉場所、體育鍛煉項目四方面,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以及數據統計法進行了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總結性地歸納影響高校青年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的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進而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青年教師;體育生活方式;影響因素;建議
引言
在現代社會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市場整體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物質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擁有了更多業余時間,并讓體育活動逐漸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體育活動具有多重功能與屬性,不僅能夠增強人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調解人們的內心情緒,緩解心理壓力,提高精神生活質量。高校青年在高等教育事業中占據重要位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將直接影響著廣大青年教師的個人發展,以及高校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需要進一步了解當前高校青年教師日常體育生活方式現狀,從中找到影響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相關因素,只有掌握高校青年教師真實的體育生活方式,才能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措施,才能促進廣大青年教師形成有規律的健康生活模式,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身心綜合素質,為高校青年教師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從某市中的眾多高校中,隨機選出500名青年教師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研究過程中,查找并閱讀了大量的社會學、體育學、心理學、教育學、統計學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并通過清華出版的全文數據以及知網期刊數據庫搜索了近幾年關于體育行為、高校青年教師鍛煉情況方面的資料。
2訪談法
隨機選取部分高校青年教師及擁有豐富經驗的資深教師展開深入的訪談,記錄他們對體育生活方式的真實想法與有效建議,并對訪談數據進行整理與總結,獲取有用的研究數據。
3問卷調查法
對研究對象———高校青年教師們的體育生活方式現狀及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問卷調查。對隨機挑選的500名高校青年教師的體育生活方式現狀展開調查,以常規的體育生活方式調查問卷為主要參考,根據訪談得到的數據,重新制定詳細的高校青年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現狀調查問卷表格,調查內容包括青年教師的體育態度、體育鍛煉場所、體育消費、體育活動項目。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有效收回565份,去除其中無效問卷35份,實際有效問卷530份,有效率為89.5%。
4數據統計法
在電腦當中通過SPSS13.0和Excel軟件對所得到的調查數據進行有效整理和科學統計。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高校青年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現狀
1青年教師的體育態度
從調查結果上看,高校青年教師的整體體育態度平均分數為49.64分,并不是太過于理想的水平。其中女性青年教師體育態度的平均分數為49.56,比男性青年教師高了0.2分,高校男女青年教師體育態度沒有較大的差距。從年齡的角度上看,在35—40歲之間的教師體育態度考平均分數為55.1分,排名第一,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體育態度平均分數為44.2,屬于最低分。從中能夠明顯看出,高校青年教師年齡越小對體育越缺乏足夠的重視,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并未深刻意識到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作用,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體育的態度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好。
2青年教師的體育消費
在調查當中,高校青年教師的體育消費在300—500之間、超過500元兩個選項共占82%,充分體現出了高校青年教師體育消費整體處在較高的水平。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青年教師當中,體育花銷在300—500元之間的占43%,而不參加任何體育活動的教師一般體育花銷金額在300元以下。由此能夠看出,高校青年教師參加體育活動與不進行體育活動的體育消費水平存在較大差距。而在體育消費內容調查中顯示,高校青年教師購買體育服飾、運動鞋等用品的占91.2%,而購買體育彩票的占58%,其余還有包括運動器械、體育書籍、收費性質的健身會所、觀看體育競賽的門票等。實際上,購買運動服飾及鞋類能夠成為高校青年教師的主要的體育消費內容,這與我國飛速發展的體育用品生產行業有著緊密的關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產運動品牌重新受到了大眾的喜愛,比如安踏、李寧等。
3青年教師的體育場所
調查結果顯示,高校青年教師進行體育活動的場所,排在首位的是高校的操場,其次是居住社區中建設的體育場地,其他的場所還包括公園、不收費的體育健身場所、專業的健身會所等。從中能夠看出,大多數高校青年教師日常體育活動的場所主要還是以校內操場、社區場地、公園及免費開放的場所為主,這些場地被選中的比重分別為66.7%、59%、52.3%、49.6%,平均都高于其他體育場所的參與人數。而收費的健身會所被選中的比重為23.8%,整體排名第七,這側面體現出了高校青年教師對體育場所的選擇更傾向不收費的場所。之所以高校操場成為了主要的場所,這主要是因為院校由于體育教育及相關運動項目訓練的實際需求,通常會建設較大規模的體育館,并配備了較為齊全的器材與基礎設施,為廣大師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4青年教師的鍛煉項目
在體育鍛煉項目上,高校青年教師選擇的體育鍛煉項目呈現出明顯的多樣性特征,主要以慢跑、球類及散步等為主,在若干個項目中,綜合排名靠前的有羽毛球、跑步、游泳、爬山、乒乓球、籃球、散步等。而不同性別的青年教師在鍛煉項目選擇上存在較大差異,男性青年教師更多選擇的是籃球、臺球以及器械類的項目,而女性青年教師則更多傾向于游泳、健美操、局部塑形等方面。從整體上看,男性青年教師所參與的體育活動強度較大、運動量較強、動作幅度也更大,而女性青年教師更多以柔韌性為主,運動強度較弱,但運動時間較長,有助于他們塑身與提升氣質。
(二)高校青年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的影響因素
1主觀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影響高校青年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因素分為主觀與客觀兩方面,詳細指標比重主要有:沒有多余時間占14.1%、工作任務重且壓力大占12.5%、缺少相應的體育場地與基礎鍛煉設施占11.3%、家庭因素占8.3%、興趣不足占10.1%、沒有伙伴占9.7%、健身費用過高占7.3%、個人懶惰占5.2%、天氣原因與缺乏鍛煉意識都占3.7%。從整體上看,高校青年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觀影響因素占51.5%,客觀類因素占48.5%,由此能夠充分表明,影響青年教師參與體育活動關鍵源于外界的因素。與此同時,其自身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及動機也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原因。具體來說,廣大青年教師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是最主要的內在因素,運動興趣是促使青年教師參加體育活動的基本動能,是體育鍛煉長時間堅持的重要因素。但興趣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斷學習、積極參與、逐漸累積。高校對青年教師體育鍛煉興趣培養有著直接的影響,大多數青年教師在學生時期就缺乏體育興趣,并未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因而導致他們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將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投入個人事業上,沒有過多地關注自己的體育生活行為與方式,最終致使大部分青年教師很少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1]。此外,青年教師個人較為懶惰以及缺乏體育鍛煉意識也是影響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在因素。調動青年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是促進青年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有效路徑。沒有全面地掌握體育鍛煉的知識與作用,以及因個人身體素質較差而不去參加體育活動的情況,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乏對體育的正確認知與深入了解,這會讓高校部分青年女教師產生害怕受到別人嘲笑的負面心理情緒。事實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通過個人力量來努力克服鍛煉過程中的各種困難,有助于增強青年教師的個人魅力,更能夠得到別人的賞識與夸贊[2]。
2客觀因素
在客觀影響因素方面,工作壓力較大、個人業余時間有限以及家庭生活方面的負擔是主要影響高校青年教師參加體育活動的客觀因素。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市場各行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城市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增加了青年教師的工作任務與壓力,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完成相應的教研工作,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努力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不斷豐富知識體系,這讓許多青年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參加體育活動。并且較為復雜的人際關系方面,怎樣妥善處理與同事之間的關系,把控好事業與家庭之間的平衡等問題,都進一步加劇了青年教師的壓力。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青年教師表示與同事、廣大學生、社會成員、院校領導之間在日常相處中,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無法與這些人員和諧相處,經常會感覺到力不從心,進而導致自己在生活與工作中承受著不同方面的壓力[3]。青年教師自身的這些壓力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制約著他們的行為與思想,長時間持續這樣的狀態,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產生更加焦慮緊張的心理,同時還能造成心理疲憊感,可能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此外,體育場地及其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同樣也是影響高校青年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客觀因素。高校青年教師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所選擇的場地通常都是校內的操場,校內體育基礎設施為廣大青年教師進行鍛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但由于校內場地屬于集體共有,因而致使人均占用率較低。并且校內操場更多的時間被學生所占用,是體育課程的重要場所,預留給青年教師的使用時間有限。此外,某些高校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完善,大多數院校都是以籃球、足球場地為主,其他項目用地建設不足,教師的選擇范圍狹窄,無法滿足他們日常鍛煉的需求。
三、結論與有效建議
(一)結論
一是高校青年教師對個人身體健康情況有著較高的評價,日常工作壓力、休息時間、生活習慣等是影響高校青年教師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二是高校青年教師整體的體育態度屬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別的教師體育態度差距不大。隨著教師年齡的不斷增長,對體育的態度也呈現良好的轉變趨勢。三是高校青年教師從整體看在體育消費方面水平較高,大部分教師更多的是購買運動服裝及體育彩票等。青年教師業余時間則更加注重專業學習,或是上網瀏覽資料等。四是通常高校青年教師日常體育鍛煉時間集中在晚飯后,運動場所主要是公共免費開放的場地,主要包括校內體育場、社區公園、居住處的健身場地等,而散步、慢跑、羽毛球等項目是高校青年教師的主要鍛煉形式。五是高校青年教師一般是由于工作任務繁重、休息時間較少、壓力較大等因素影響了他們參與體育活動。
(二)建議
首先,當地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體育管理機制體系,構建高校青年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相關鼓勵機制,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加強免費體育場地的建設,并全天開放,努力推進社區體育、俱樂部、指導中心的發展,對社區體育適當加大投入力度,引導社會個體及相關企業投資體育,鼓勵體育鍛煉參加者自主投資、自主消費、個人收益。其次,各大高校的相關領導應高度重視青年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鍛煉活動,全面建設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加大校內體育教學經費投入,完善校內體育場基礎設施建設,為廣大師生創造充足的體育活動區域及良好條件[4]。另外,高校應定期組織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根據青年教師體育愛好開展相應的趣味性鍛煉項目,成立各種主題的社團或是文體隊伍,最大限度地發揮出高校優勢,建立體育活動指導部門,科學合理幫助青年教師制定健身計劃,為他們講解正確的鍛煉方法與技巧,從根本上激發青年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熱情[5]。最后,高校青年教師個人應重新看待體育鍛煉及各種運動項目的功能和重要作用,應自覺樹立科學的體育意識,全面了解“全民健身”“終身體育”的基本內涵。與此同時,應結合自身的愛好興趣,根據個人真實情況,妥善處理好工作、體育鍛煉、家庭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時間,按照身體條件選擇相應的鍛煉項目,科學制訂鍛煉計劃,并在自己經濟承受的范圍內,適當進行體育消費,配置更加專業性的服裝與鞋類,以便能夠提高鍛煉效果,增加安全系數。此外,高校青年教師應努力學習更多的體育專業知識,培養自身的興趣,轉變以往被動的狀態,要深刻意識到參與體育鍛煉對個人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才能逐漸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進而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才能形成更加健康、規律的體育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路曉東.吉林省高校青年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現狀及對策研究[J].民營科技,2013(12):283.
[2]胥愛紅,賈維海,黃正廩.高校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的調查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2,27(S1):92—93.
[3]王亞紅,張永剛.休閑體育融合高校中青年教師生活方式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6):65—67.
[4]馬力,李鵬.安徽省高校教師體育生活方式和生活滿意度關系的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2,14(3):102—106.
[5]張寶,孫金海,孫欣然,任大揚,王新偉.高校教師健康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職業與健康,2017,33(7):989—992.
作者:郁海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