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方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具體化、形象化的教育引導,才能達到更好的實效性。如接力賽跑項目中,運動的成績既取決于個人運動成績,也取決于團體的配合能力。如果只顧個人成績,沒有積極配合的觀念,是不能取得良好成績的,這就充分體現了學生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所以,在實踐中,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體育教育中要滲透德育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只顧個人不顧集體是非常錯誤的思想,可以在競賽和集體活動時,向學生進行集體榮譽的思想教育,使學生的德育教育素質全面和諧發展。學生的性格、思想認識、所受教育程度上存在著差異,因此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照每個學生的自身條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實施滲透的時機
1.新學期開始的時候
新學期開始,均要向學生說明體育課的課堂常規,強化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集體感、體育的參與意識、陶冶美的情操、培養文明行為等。
2.游戲比賽時
體育運動一般具有集體性和教育性。不論是集體性項目還是個人項目,都是代表集體。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對少數學生的個人英雄主義表現要及時給予糾正,而對表現勇敢、頑強、堅持拼搏的精神和勝不驕、敗不餒,服從裁判、遵守紀律的學生要加以表揚。這時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時機。
3.技術動作教學時
如在體操技術動作教學中,保護幫助是一項重要內容,稍一疏忽,也許就會發生傷害事故。此時,教師可通過彼此間的保護幫助,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吃苦耐勞和忘我的精神,還可以培養學生熱愛集體,互相幫助的良好作風。
4.成功失敗時
勝利是人人向往的,失敗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而每個人對待成功和失敗卻持有不同的態度。此時,教師要抓住時機,有針對性地對待不同情況,教育學生勝不驕、敗不餒,調整自己的心態,增強心理素質,使他們清楚,失敗也是成功,從而塑造豁達、開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輸的心理素質。
5.借、還體育器材時
保護公共財物是大家的義務,卻總有些同學的意識很差,此時教師即可正面教育學生要尊重他人勞動,愛護公物。
6.體育考核時
體育考核時,涉及學生的成績、評優等。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進行公平競爭,反對弄虛作假,堅決打消學生“不勞而獲”的思想,進而發展學生高尚的體育道德。
7.和學生聊天時
體育教師與學生是容易談到一起的。對于那些對生活有消極態度的同學要及時加以引導,把學生認為是“好”的行為、語言,加以糾正。
實施滲透的方法
1.以身立教
所謂“以身立教”是指學校體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尤其是體育工作者。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體育教師的儀表言行,都應考慮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作表率,使學生從中領悟和產生道德概念,從而樂于接受和效仿。
2.啟迪共鳴
作為教師,既教書又育人,其中的方法除了要以身立教之外,說理啟發并開導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啟迪共鳴就是教師通過說理、教育、啟發、開導,使人在情感上,心靈上引起感動,受到觸及產生效果。教師可以在教育過程中,運用正確的道理和人格的力量,啟發教育學生的心靈,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學生主動接受德行教育的培養。有效的方法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學生能將心比心,開啟心扉。
3.暗示同化
體育課中,往往會有突發事件產生,為不影響教學過程,教師用贈言暗示等方法,讓學生心領神會,并欣然接受,這樣會讓學生心悅誠服,通情舒心,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尤其是對高年級學生來說,采用迂回暗示,啟發同化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4.規范行為
規范行為就是用制度和規則所指明行為的規范標準來訓練指導學生行為,從而達到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效果。制度和規則是教學的保證,沒有制度和規則,體育教學是無法進行的,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這些制度和規則體現在體育教學的從始至終。有了明確的制度和規則,就能對學生進行行為控制,利于貫徹教學,同時強化學生紀律性,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集體主義精神及高度的精神文明。實踐證明,規范行為對培養學生的自制力,自覺性有著深遠的意義。因此,教師要經常觀察和判斷學生行為,正確的加以強化,錯誤的加以分化,并適時地加以獎勵和懲罰,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使學生的道德情感上升為道德意識,自覺地遵守制度和規則。
5.對抗與競賽
體育的突出特點就是競爭,尤其是在比賽狀態中,其對抗和競爭更為強烈。它往往使參加者承受很強的心理負荷和生理負荷,并且在此情況下爭取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對抗性、競爭性較強的教學與訓練,能激發青少年奮發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還可以使學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獲得勇敢拼搏、頑強進取的心理和行為品質。如在集體訓練中進行評比,能使學生較容易地意識到,榮譽來自集體成員的共同奮斗和團結協作,來自個人對集體的奉獻和刻苦訓練而做出的不懈努力,接力項目就是很好的例證,任何一個人對比賽稍一疏忽就意味著難以挽回的失敗。
如果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了一定的原則,掌握了有利時機,并使用妥善的方法處理問題,我想批評錯誤,鼓勵高尚,陶冶情操,激勵品質要比諄諄說教效果更明顯。(本文作者:徐紅艷 單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