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結構性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對獨立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培養人才模式現狀的分析,發現其現有的存在問題,運用新供給經濟學理論并結合社會實際需求,提出對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培養新型實踐型人才的改革意見,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借鑒。
關鍵詞:獨立學院;供給側改革;新型實踐型人才
作為經濟供給側改革的主體之一,高等教育承擔著為市場良性運行提供準公共服務產品的任務。從肩上所擔任責任與歷史上的使命上看,高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經濟領域下的供給側改革也為高等教育循序漸進的穩定改革提供了歷史的機遇。以市場經濟角度需求來看,經濟結構轉型、產業改造升級,特別是我國即將進行中國制造2025,這就使得對高端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從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來看,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對高品質的體育文化娛樂產品需求日益增長。基于新供給經濟學的角度,供給側的三駕馬車是:資本、勞動、技術,高等院校可以輸出高質量的優秀人才、高水平的學術成果和標準化的規范技術,高校在人力資本和科研技術方面均能發揮自己的效用。而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體制向社會大眾教育模式的轉變。
1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供給側改革之由
1.1應用型人才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部為了更好地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和實踐能力,提高現有高校的教育質量,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指出:“要加強藝術、師范、農林以及體育等行業高校建設,突出學科專業特點和行業特點,加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從該人才意見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們國家對大學生主要培養的方向:根據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對專業進行設置,主要目的是為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目前,我國主要矛盾是多元化公共和消費性體育需求與單一政府主體有限的供給能力之間。體育系作為獨立學院重要組成部門,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永遠不能脫離實際盲目培養,而是應該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專業發展前景來進行應用型的轉型。因此,對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供給側改革是現實的必然要求。
1.2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供給側改革邏輯
社會需求邏輯引導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方向。在整個社會大需求里,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需要學校提供高品質的教育,作為經濟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教育必需做出適應的改變。然而,目前在體育教育領域,中低端人才總體上已經趨于飽和并且已經出現供大于求,而高端體育人才則十分短缺,這必然倒逼體育教育供給質量與效率的提升。按照這一邏輯,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改革需滿足當地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需要,教育方向及其轉型都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
2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自身發展需要改革
2.1不能發揮自身優勢和人才培養錯位
現如今大多數獨立學院體育系也如同獨立學院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學習基礎不夠扎實。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文化基礎偏弱,另一方面是專業技能不夠突出。這既有先天的因素,在高中時文化底子差,而后天因素主要是學習意識不夠強烈,只有極個別學生能夠做到專研,大多數學生更多是興趣愛好而去“玩耍”,因此,能夠兼具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的職業技能更是少之又少。(2)師資力量不足。部分主要課程師資缺乏,依然是依靠大校師資力量來完成教學任務。(3)硬件設施不能滿足訓練需要,教學和訓練要求難以達到。自從教育部指導意見以來,獨立學院在培養計劃方面也做了多次的修訂,但是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和教育的培養體系還是原封不動地借鑒母體學校。在各方面和母體學校都有差距的情況下,卻按照母體學校教育計劃原封不動地引用進來,這一結果就造成了人才培養錯位,不能發揮獨立學院應有的優勢,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2.2專業人才質量與需求的矛盾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養結構上的失衡,造成就業市場的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在畢業時不能夠很好地就業,感覺所學專業與社會需求相脫軌,獨立學院學生更尤其甚之,很多就業單位甚至明文規定“至少二本以上”,將獨立學院學生拒絕門外。另一方面是很多就業單位在招聘的過程中無法招到合適的人才,有時招到人才又感覺不合適。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獨立學院的學生如何與專業的體育院校和師范類院校相競爭,這是每一個獨立學院體育系都應急需思考的問題。獨立學院在體育人才培養上應該增加有效供給,減少無效、無用供給,建立新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為社會提供所需要的緊缺型人才,這既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獨立學院體育系自身發展的需要。
3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改革趨勢
3.1產教融合的供給側改革
在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標準體系,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當前的人才培養應當以培養新型應用型人才為主,以培養應用為主線,構建社會實踐體系,培養實踐技能,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共同發展,把實踐作為理論教學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學到的書本知識能夠學以致用,建立起“理論是基礎,應用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的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體育系為例,體育教育專業開展戶外拓展與休閑體育課程,漓江學院體育系利用人才優勢,通過與圣菲力健身中心、雷霆戶外拓展俱樂部等展開合作,借助企業場地硬件設施和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通過這種形式的產教融合,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急需人才,還能為學校培養優秀的應用型和實踐型人才。
3.2課程設置的供給側改革
在構建獨立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方案中,以往的課程安排只是簡單地按照教育計劃大綱來分為必修課和輔修課,并沒有根據實際需要來對課程安排,因此,對課程設計的改革應該從“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綜合素質,加強全面基礎,拓寬專業口徑,增強適應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著手。獨立學院還能夠充分利用大校的優質教育資源、依托大校的師資隊伍力量、教學實驗設施及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在有效保證學院的教育質量的同時,還能夠充分利用獨立學院的運作機制,引進新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模式。教育部《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獨立學院在專業規劃時,應首先考慮所在地域和區域社會、經濟等實際情況的發展需要,動用各方面力量創造條件發展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這就要求對獨立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應緊貼當地社會的實際,形成彈性多樣的課程模式。
參考文獻
[1]魏朱寶,劉紅.錯位與重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1(7):79-81.
[2]吳國鋒,李梅.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史志,2009(2):152-153.
[3]劉翠秀.獨立學院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勢[J].高教論壇,2005(5):39-42.
[4]張勤.20世紀中國高等學校體育本科專業設置的回顧與展望[J].體育科學,2003(2):1-12.
[5]易劍東,熊學敏.當前我國體育學科發展的問題化[J].體育學刊,2014(1):1-10.
作者:涂海寧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