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思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表現為“工具論”的國民體育的價值取向逐漸減弱,而“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人文體育價值觀逐漸增強。體育教育價值觀的轉變催促我國進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由單純的、統一的、工具性的“應試化”的體育教學向凸顯個性特征、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人文體育教學轉變。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以人為本;健康第一;人文體育

    人文體育是新時期人們重新認識我國體育的新視域,將其與傳統的生物體育相對提出,旨在強調體育的人文內涵,突出體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和價值。我國傳統和現有學校體育課程的基本性質是“身體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而忽視了對學生個性、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這顯然不符合人文教育觀以“人”為本的體育教育思想[1]。在當前體育教育改革的環境下,應把握時展的脈搏,樹立人文體育思想,創新高校體育教育,實現高校體育從注重技能的科學體育觀向促進身心發展的人文體育觀轉變。

    一、人文體育思想的形成

    回顧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以后,西方現代體育也隨西方文化的入侵傳入中國,清朝末年,洋務派通過引入兵操等手段開啟了我國近代體育文化的大門,兵操成為19世紀初學校體育的主要內容。由于中國歷史背景和國情與西歐不同,因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體育沒有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也沒有一個能概括各種體育活動的概念或術語。在《體育之研究》(1917年)一文中指出:“體育者,人類自養其身之道也,使身體平均發達,而有規則次序之可言者也?!边@是我國最早解釋“體育”一詞的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之一。1922年頒布新學制以后,我國學?!绑w操科”改為“體育科”,內容由兵式體操改為田徑、球類等運動和游戲,把體育作為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加以實施,“體育”也就代替了原來意義的“體操”[2]。由于中國人民飽受列強的欺凌,為了洗雪“東亞病夫”的恥辱,取得民族獨立,民族主義依然是國人高度認可的精神價值。在這個時期的體育文化中,社會功利化表現突出。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體育事業也得到迅猛發展,這個時期體育領域表現出以培養世界大賽的冠軍為最高目標,統一動員和調配全國的精神意志和物質資源來奪取競技體育的好成績的“舉國體育”,國民體育表現為“工具論”的價值取向。伴隨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對外交流的增加,受國際奧林匹克精神的影響,人們開始思考“舉國體制”下辦體育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著體育的軍事、政治功能逐漸弱化,全民健身運動逐漸興起,“以人為本”的人文體育觀逐漸形成。新世紀我國推行素質教育,體育的教育功能發揮巨大作用,為完善體育教育功能,一些專家學者相繼提出建設性思想,穩步推進體育教育改革。胡小明在《人文體育觀的漸進與生物體育觀的淡出》一文中正式提出“人文體育觀”,旨在關注體育中“以人為本”的精神;繼而學者們開始對“生物體育觀”、“人文體育觀”展開討論,周西寬在對體育基本觀念的研究中提出:“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和體育生物科學是體育的兩大科學基礎,前者的應用往往影響體育的發展方向,后者的應用則往往決定體育發展的實際效果和水平?!蓖鯘h華在《人文精神“解讀”》中認為人文精神的概念包含人本主義層面的內容,即對人的關懷、尊重和對人的主體性的期盼和高揚[3]??傊ㄟ^對人文體育觀的研究,使“體育的文化屬性”在體育發展理論中凸顯出來。人文主義的特征從教育學角度講,它試圖通過對人文學科的學習來解決“心靈”問題,即人文知識性的東西轉化為“精神”層面,以達到人的全面發展[4]?!叭宋摹本穹从吃隗w育上,表現為尊重人性、人生、人權、人的本質以及人在世界中所處的地位,以身體活動的方式提倡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的價值,要求體育成為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體育成為個體的需要,是人生的組成部分?!叭宋捏w育”是指人文主義的體育,它是尊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的教育方式,既要求發展人的體力和技能,也要求把人的情緒、態度、理想、意識等作為教育價值取向的重要內容。當然,支持這一觀點的精神思想就是“人文體育思想”。

    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貫徹人文體育思想的必要性

    (一)貫徹人文體育思想是高?,F代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在現代的體育教學觀里,突出“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培育身心完美的高素質、能力型人才是重要任務。因此,體育的人文思想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同,在這種形勢下,教育部也修訂了新的教學指導綱要,把“體育課”修改為“體育與健康課”;把“達標”修改為“體育與健康合格標準測試”,充分體現了“健康第一”和“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在傳統教學中,體育教師處于體育教育的中心地位,單方面強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弱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育教學模式單一,只重視課堂技術、技能的傳授,考試也是檢測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手段,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接受體育技術、技能的機器而已。受這種應試教育的束縛,使得學生的主動創造意識無法得以體現,學生自身個性特征與自我發展得不到保障,從而無法貫徹體育教育思想與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因此,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應引入人文體育思想理論,從改變傳統體育教育觀念入手,加強體育教學理論創新,打破體育教育中的技術、技能傳授觀;提高體育教師的人文思想的認識,不斷學習新知識,進行人文理論研究;結合體育教育目標,使學生除了掌握運動技術、技能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意識,不斷滿足學生的個性特征及全面發展。體育的生物觀向體育的人文觀轉變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現代體育教育必須更加重視“人文精神”的作用,人文體育思想的理念會使大學生的體育活動與社會生活和諧統一起來。通過積極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樹立終身體育觀,讓體育服務于人和人類社會,這是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貫徹人文體育思想能促進高校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人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高校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體育教育的功能化轉變催促我國進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高校體育教學的“應試化”必須得以改觀。只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高校體育才能健康的發展,而可持續發展中最深刻的內涵在于體育的人文本質,體育教育離開了人文精神,必將走入歧途。近些年人們對人文體育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人文體育觀念正逐步得到貫徹和普及,無論是中小學的體育改革還是對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解,體育教學滲透健康內容,越來越人性化,以教師為中心的體育課教學逐漸得到改觀,全民健身日益得到重視,休閑體育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滲透著人文精神的體育教學理念得到較好的發展。

    1.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是高校體育發展的主旋律

    《中國21世紀議程》白皮書指出“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這就意味著發展要以人為中心,要弘揚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人的全面發展是21世紀的主題。體育教學是促進個性發展、完善身心、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體育發展對實現人類發展起到建設性作用。新世紀的體育事業將融入“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成為人類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中的一項重要事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成為新時代高校體育發展的主旋律。高校體育教育的任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使大學生最終成為有主體意識的社會人,即適應社會、服務社會?!耙匀藶楸尽苯逃枷胧菍Ω咝sw育教育目標的社會本位的打破,實現社會本位目標和學生本位目標的統一;在教育過程中強調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目的地去獲取體育的知識、技能,增強運動興趣、提高體育能力,不斷滿足全面發展的需要。

    2.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能推動高校體育人文創新體系的構建

    高校體育人文創新應突破整個學科體系中“知識學習”與“運動實踐”兩分法,區別“文化”、“知識”、“能力”、“技術”等不同意義上的體育內涵,試行“體育文化—體育知識—體育訓練—運動技術”的四組合施教系統,實現其體系創新對學生的藝術哺育與審美吸引以及對社會的人文化育和健康引導,實現對當前教育改革的人學建構和人文體育建設的文化奠基[5];實施高校體育中“育體”、“美體”、“育人”、“育心”四個方面的創新,塑造學生成為能適應社會又全面發展、人格完整的高素質人才。

    3.“終身體育”觀在高校人文體育發展中具備核心價值

    終身體育是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它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終身體育已成為現代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標志,反映著現代人的生活意識和一個民族進步的標志。高校體育目前在運行機制和課程設置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培養目標本身缺乏可持續性,當學生出了校門便失去了與體育的聯系,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大為減少,包括在對我國體育人口的統計上,在校學生仍占有較大比重。這些表明,真正實現體育社會化還有較大差距。高校體育要不斷改革,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改革的執行者,首先要加強理論探究,轉變思想,把人文體育思想貫穿到教學實際中去,使“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體育課”得到徹底改觀;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使學生自覺從事體育鍛煉,達到鍛煉促健康,健康促發展的良性狀態,從而樹立學生的終身體育觀?!敖】档谝弧钡闹笇枷胧峭刭|教育、全民健身相統一的,高校體育應該把封閉式教學轉向開放式教學,加強與社會的交流與聯系,加快體育社會化進程,這也是新時代體育發展的要求。高校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為體育事業的發展進行資源儲備,產生出終身體育的執行者和建設者的基地。高校貫徹人文體育思想對推動全民健身意義重大,是我國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三、高校人文體育的體制機制和課程建設

    新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反映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現了人的本能需要,再現了體育運動人文關懷的理念,突出了高校體育教育人性化的宗旨等。高校體育教育應緊緊圍繞《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進行實施,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行為意識、掌握運動技能、樹立終身體育觀念。教學大綱的設定應圍繞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生存水平的發展需要、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彰顯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的人性化特征、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人文體育要有創新的體制機制作保障,人文體育課程結構應突出多元化、復合型結構的特征,形成顯性體育課程和隱性體育課程的協調統一,使課堂教學、課余鍛煉、運動訓練及競賽、各種休閑體育活動、體育學術沙龍、社會實踐等相結合,從內容、形式、時間、空間等方面給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得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能夠做到自覺鍛煉、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身心愉悅地進行身體活動。

    (一)加強高校人文體育的體制建設

    學校應建立科學的、適宜于發展學生人文體育思想的管理體制和領導體制,使體育課程能滿足對大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各級領導應積極組織學生的文體活動并參與其中,運動場上時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帶動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把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落到實處,以體育活動促進校園文化發展,使學校的綜合實力得到提高。

    (二)夯實人文體育的物質基礎

    評估高校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是體育場地及場館設施是否達標。體育活動場所和體育人文、藝術環境是體育隱性課程的物質基礎,高校體育教育應有必備的體育設施。結合體育設施可從多角度出發,開展眾多運動項目,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所好的學校連墻壁也能說話。”[6]體育環境好的學校,彰顯著強烈的體育文化氛圍和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從而影響著學生的良好體育觀念及行為。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進一步完善體育課程,依據《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制訂并執行體育課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案。體育教師上課過程中要突出人文思想背景下的學生主體地位,保證學生課堂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地讓學生親身體驗行為過程,通過自身實踐,獲得真實本領。教師通過設計課程,把程序化的學習過程變成探究式、啟發式的實踐過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被動學習過程變成在教師的指導下的主動學習過程,這樣學生會積極思考、自主發揮,有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開創性思維,有利于對學生體育教育目標的達成。

    (四)開展休閑體育活動

    開展休閑體育活動、豐富體育課程。休閑體育是高校體育隱性課程的表現形式,人們在閑暇時間內,自愿選擇某種身體活動來追求快樂體驗,從而為全面發展自己提供精神財富動力的一種積極生活方式[7]。高??梢砸栽?、系為單位組織學生休閑體育活動,確定自己的優勢、特色項目,開始是有組織的,逐步過渡到學生的自覺行為,和《體育與健康鍛煉合格標準測試》相結合,形成班班有體育、人人有項目的體育第二課堂。開展課外休閑體育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培養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

    (五)開設人文體育理論課程

    開設體育文化選修課應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能使高校體育課程體系進一步完善,是對體育教學課程的補充。加大對學生體育文化的傳播,是提高學生體育文化修養的必要手段。就筆者的初步調查,真正開設體育文化選修課的學校并不多,首先體育管理部門及體育教師要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另外廣大體育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用理論探究、理論創新來促進人文體育的發展。

    (六)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在教學評價上,淡化由技能、身體素質等方面展現出來的“錦標主義”,應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價值觀方面的健全發展,強化激勵、發展功能,使學生能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達到由評價促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盧偉,林順治.以“人文體育”理念探究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2(20):96-97.

    [2]何勇.中國近代進步體育思想的形成研究[J].學術探索,2012(7):90-92.

    [3]馮霞,尹博.人文體育觀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25-27.

    [4]陳瑞玉.對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中人文體育思想的認識[J].體育與科學,2009(3):93-95.

    [5]楊薇.推進高校體育人文創新教育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6(9):60-61.

    [6]寧雷.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現狀與對策[J].體育與科學,2004(6):85-87.

    [7]張杏波.高職院校休閑體育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研究[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19-22.

    作者:徐學峰 田福勇 單位:保定學院體育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综合乱码精品成人网|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va|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成人最新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h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手机视频| 2021成人国产精品|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在线成人播放毛片|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成人自慰女黄网站免费大全|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伊人成人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