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新教材《Goforit》閱讀課程為加強學生英語閱讀訓練創造條件,教師如何“授之以漁”、改進授課策略,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和研究人員關心的話題。本文結合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針對英語閱讀課堂常見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Goforit》
1前言
英語是當今全球化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技能,初中學生學英語主要還是通過書面語的形式獲取,閱讀則是最有效且最重要的學習英語方式之一。比如現在使用的這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Goforit》,增設了專門的閱讀課程,通過大量而寬泛的閱讀,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1]。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成為英語教師們和研究人員共同關心的話題。
2英語閱讀課堂常見的問題
2.1閱讀策略培訓被忽視
英語閱讀策略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教學目標,英語閱讀策略是學習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訓和足夠的重視,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教材中的閱讀策略一知半解,甚至自己都不能清楚表達閱讀策略如何使用,更談不上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指導學習者正確使用閱讀策略。他們關注的是對教材內容的翻譯理解以及對語言知識的訓練,而不是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從而導致閱讀策略教學流于形式[2]。
2.2詞匯準備、理解不足
新教材《Goforit》閱讀題材涉及科學、自然、體育、音樂、社會歷史、人物傳記以及日常生活等多個方面,篇章數量和詞匯量都增加很多。學生容易被生詞困擾,有的學生甚至會因為生詞對閱讀失去信心而放棄閱讀。這時如果不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理解、掌握新詞匯,則很難激發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更談不上提高閱讀水平了。傳統的詞匯教學更多是屬于機械性的記憶教學,教師喜歡通過領讀、拼讀、講解詞義、背誦、默寫的方式傳授生詞,甚至脫離原文,直接根據課后的生詞表機械授課[3];學生也往往是對著生詞表死記硬背。這種機械記憶背得快忘得也快,如果記憶不與文章結合起來,在閱讀時大腦很難快速反映出單詞在文中的準確含義,更不要說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了。
2.3課堂互動、提問設計不足
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主要互動方式是“提問———回答”。教師提問不僅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引導學生閱讀的重要方法、手段。教師有效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從而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語言學家普遍把問題分為三種類型:展示性問題(displayquestions),它不是真實的問題,不是要尋找教師所不知的信息,而是供練習語言時使用,是為了檢查學生的語言應用和對目標語的掌握情況;評價性問題(evaluativequestions),它是為了解決師生之間交流的困難,要求學生做出評價的問題;參考性問題(refer-entialquestions),指教師不知道答案的問題,學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可以自由發揮、各抒己見。當前,大部分課堂上教師提問的問題類型是展示性問題多于參考性問題,低層次問題多于高層次問題;教師使用啟發策略和解釋策略的比重高于探究策略[1];存在提問趣味性和參與問題回答的學生覆蓋面不足的情況。
3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
3.1重視閱讀策略培養
英語閱讀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閱讀技能,提高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只有讓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課堂上使用較頻繁、有效的策略是引導學生學會略讀(skimming)和預測(prediction)[2]。略讀,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文章大意,快速掌握文章整體脈絡。文章的起始段和找到每段的主題句是略讀的關鍵。預測,是對文章邏輯、語法、線索的把握。掌握略讀、預測等策略對提高閱讀效果有很大幫助。
3.2培養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
在閱讀文章中出現生詞是很正常的情況,做好課前預習,是提高課堂閱讀效率的有效方式。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培養學生使用字典等工具書的能力和獨立閱讀的習慣。但是,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難免會遇到生詞,所以教師在閱讀課堂上要培養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對于無關細節問題回答和文章整體理解的生詞,教師也可指導學生學會跳過,把握文章主體。
3.3發揮課堂提問技巧
3.3.1靈活運用參考性問題教師在課堂提問時,不能只采用展示性問題,應注意將參考性問題和展示性問題相結合,各類型問題靈活運動。比如,在學生開始閱讀文章之前,教師可以結合文章的背景知識提出與學生生活、經歷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習興趣的參考性問題,為切入文章內容做準備[4]。在對整個文章的講解和分析結束后,教師仍然可以使用參考性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文中出現的現象和觀點做出評價,有助于促進學生英語思維養成,加深閱讀理解。
3.3.2課堂提問要難易適度、分層次設置問題課堂提問需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過易,起不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作用;過難,容易損傷學生自信心、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難易程度應控制在稍難但未超過學生水平為宜[5]。學生對閱讀文章的接受理解程度有區別、反應有快慢,教師提問應考慮學生能力水平有區別設置不同水平的問題,并注意提問的層次性。
3.3.3增強問題趣味性,把握提問時機課堂提問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增強問題的趣味性。形式是多樣的,比如,通過實物、圖片、圖表、音樂、錄音等教具或多媒體技術營造問題情境;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體驗問題情境。在提問時教師應先提出問題,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后,再指定學生回答。盡量不要先指定學生后提出問題或者學生找到提問規律的情況,避免其他學生無所事事不積極思考。教師也可以采用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猜謎等方式增強提問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喬晉芳.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提問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2.
[2]趙淑芳.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閱讀策略教學淺析[J].科技信息,2010(12):152~154.
[3]江姬.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詞匯教學策略[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4):44~45.
[4]孫寧.教師提問類型及其在英語閱讀課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08(19):76~77.
[5]蔡華萍.關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0(13):123.
作者:張秀蘭 單位:撫順市第五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