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課堂教學數學文化融入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學科,也是一門文化性學科,它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獨特的數學文化。而將數學文化引入初中數學課堂是回歸數學本質、幫助學生建立正確數學認知的需要,有利于打破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刻板印象,提升學生的數學探索興趣。基于此,筆者從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現狀、影響數學文化融入課堂的因素和數學文化的滲透方法展開論述。
一、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現狀
目前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文化融入情況依然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數學文化基礎差。雖然當下初中生獲取數學文化的途徑更加多樣,方式更加便捷,但初中生的數學文化素養并沒有顯著提高。部分學生將數學文化知識看作無用的知識,對于課堂中出現的文化性內容,往往選擇略過或無視。二是教師文化融入方向出現偏差。通過訪問、問卷調查,筆者發現大部分的數學教師更多是將數學文化當作教學工具或教學材料,沒有形成對數學文化開發利用的正確態度,不善于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做出具體解讀。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知識時,一些教師會引入《周髀算經》中關于“趙爽弦圖”的記載,但卻不會向學生深入講解,這樣很難發揮數學文化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作用。
二、數學文化融入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影響因素
影響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滲透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3個因素是學科自身特點、應試教育思想和教師數學素養。數學學科的抽象性很強,且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在思維深度和廣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數學學習的難度增加。但初中階段緊密的教學內容使得數學教師往往選擇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不愿意在數學文化上下功夫,極大地影響了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滲透。應試教育對基礎教育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因為就目前而言成績仍是選拔人才的重要指標。而數學文化知識并不是中考測試中的重要考點,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對數學文化的重視程度都不高。教師個人的數學素養也影響著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從調查問卷中筆者發現,初中數學教師的數學素養并不高,多數教師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點了解不多,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時缺少持續性、系統性。
三、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開展的應對策略
根據當下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讓數學文化更好地滲透到初中數學課堂中。
(一)加強理念宣傳,提升師生文化意識改變師生對待數學文化教學的態度,是將數學文化引入初中數學課堂的第一步。因此,學校要加大對正確文化教育理念的宣傳力度。比如,學校可以利用校園現有宣傳陣地,宣傳數學文化的重要性;組織與數學文化探索相關的活動,提高師生對數學文化的認知。在教師方面,學校可以組織以數學文化教學為主題的教研、培訓、報告、評課、研課、磨課、教學評比活動,提高教師的文化融入意識和能力。在學生方面,學校還可以通過開展競賽、興趣小組、體驗活動等,營造積極的數學文化探究氛圍,強化學生的數學文化探究興趣。
(二)加強滲透研究,優化文化滲透方法課堂是數學文化滲透的主陣地。要想讓數學文化更好地融入初中數學課堂,就需要教師優化數學文化滲透方法,更好地發揮數學文化對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的促進作用。1.以數學歷史豐富課堂在數學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數學史料知識融入數學探究指導,在幫助學生經歷數學知識點生成過程、感受數學思維方法價值的同時,增進學生對數學文化的了解,豐富數學課堂。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用《九章算術》里有關一元一次方程的記載導入,并在學生理解方程的含義、列出方程式之后,引導學生思考方程如何解,并將古埃及人的假設法、《九章算術》中的移項法、古阿拉伯的對消法和還原法、古印度的任意數算法等介紹給學生,開闊學生視野。2.以數學之美吸引學生數學有著理性之美,對數學之美的教學與探析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將數學與現實生活結合,以具象的、生活化的數學文化素材吸引學生。比如,在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和諧美、對稱美時,教師可以將體現數學對稱性的文化成果(如剪紙藝術等)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形成對數學美的真實感悟,形成正確的數學審美意識。3.以趣味故事激活課堂在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中出現了許多有趣的數學故事,而將這些趣味性的數學故事引入初中數學課堂,能給數學課堂增加溫度,提升學生的數學探索積極性。比如,在“直角坐標系”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將笛卡爾從蜘蛛網中發現直角坐標系的故事作為課程導入,營造輕松的數學探究氛圍,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三)改變教學評價方式,優化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方式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行為。要想將數學文化更好地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就要改變以考試為主要依據的初中數學教學評價模式,引入新的教學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數學文化進課堂行動才能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持續推進。在初中數學教學評價過程中,學校可以鼓勵教師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學校還可以采用多主體評價模式,讓學生、教師、家長都成為教學評價過程中的一員。同時,學校要編寫學生評價檔案,記錄學生每節課的學習情況,并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將平時成績和終結性測試成績按比例結合到一起,生成最終教學評價結果。這樣的教學評價方式可以削弱應試教育對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的不利影響,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綜上所述,讓數學文化進入初中數學課堂是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也是當下數學教學改革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而要想順利完成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不僅需要數學教師形成正確的數學文化意識,提升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和數學文化素材運用能力,也需要學校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評價方式,為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
作者:張娟瑋 單位:鄭州市鄭東新區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