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瑤族民歌與地方音樂課堂教學的對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瑤族民歌與地方音樂課堂教學的對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瑤族民歌與地方音樂課堂教學的對接

    【摘要】瑤族民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當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普遍呈現衰退趨勢的不良現狀,通過將瑤族民歌納入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為瑤族民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尋找切實可行的路徑,將瑤族民歌作為中學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瑤族民歌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同時也能夠為民族民間音樂如何進入地方中學音樂課堂提供具體可操作性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瑤族民歌;中學音樂課堂教學;對接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民族音樂文化,本文以瑤族民歌為例,分析如何探索和發展當地民歌。在討論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育圈時,根據當地民歌教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相關的建議。為了重建民族音樂文化理念和相應的音樂教育理念,“中國文化作為母語音樂教育體系”,其目的是確立民族音樂文化在中學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對瑤族民歌與地方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對接路徑分析,在闡釋基礎教育對發展民族音樂具有重要價值的同時,還可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瑤族民歌與地方中學音樂課堂教學對接的必要性

    瑤族民歌自古以來一直延續著:“口耳相傳,族群相傳”的傳承模式。隨著全球化的迅速發展,瑤族地區的傳統文化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傳統音樂文化危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受到流行音樂浪潮的沖擊,現在大多數本民族的年輕人對瑤族民歌并沒有高度的認知,瑤族民歌也逐漸在他們心中淡忘、口中遺忘。為了改變這種現象,許多專家學者開始呼吁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讓更多的人或機構加入傳播音樂文化的團隊。特別是提出瑤族民歌應該在學校課堂上推廣,在課堂上給學生植入民族文化意識,從小建立民族文化自信,讓學生對我們的瑤族民歌產生興趣,再喜歡上瑤族民歌,然后傳承我們的瑤族民歌。目前,隨著中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外來文化以其強大的滲透能力對當地傳統民族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加之長久以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導向偏向于西方音樂,致使許多優秀的傳統民族音樂處于“傳承斷代”的困境。然而學校是繼承我們民族文化的最佳搖籃,在課堂上傳播我們的瑤族民歌,就不會出現“斷層”的現象。課堂教育的繼承針對所有年齡段的學生,不僅繼承了年齡層次,而且擴大了繼承范圍。在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的階段,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展示我們的瑤族民歌,從而使學生從小就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影響。一方面,能加強學生的民族音樂文化自信,感受瑤族民歌的藝術魅力;另一方面,能有力地將瑤族民歌傳承下去。此外,將傳統的瑤族民歌延伸到學校課堂,進一步了解當地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不僅豐富了音樂課程資源,更有利于瑤族民歌的繼承和發展,也可以增強當地人民的民族音樂認同感和自豪感。另外,民族和諧共處的基礎來源于相互理解與包容,而傳統民族歌曲作為承載該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音樂表達過程也是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促進各民族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徑。音樂課堂教學為瑤族民歌的繼承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瑤族民歌勢在必行。

    二、地方中學音樂課堂民族音樂教學的現狀

    (一)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因素是阻礙課堂改進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首先,音樂教師的能力較差,導致音樂課教學質量差。一個音樂老師甚至擔任幾個年級的課程,教師在時間上和精力上都無法上好每一堂課。每節課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如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學習的目的。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知識,課堂設計對學生傳授知識非常重要。但是音樂教師數量少,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音樂這一堂課就無法更好地傳播音樂文化。另外,當前活躍在教育一線的音樂教師幾乎都是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長期以來,中國的音樂教育采用了“西方音樂新理論”作為構建音樂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基礎。進而使教師在面對以弘揚傳統民族音樂為核心的音樂教學改革理念時,對自身教學理念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在教學內容上,許多音樂教師在自身受教育過程中很少接觸民族音樂,瑤族民歌更是了解不夠,進而中學音樂教師普遍存在對瑤族音樂理論及技能的掌握水平較低的狀況。于是課本中出現的瑤族民歌也是被一帶而過了。也因為相關的瑤族民歌的文本研究相對匱乏,極大地制約了音樂教師對民族音樂素養的提升。

    (二)課程體系不健全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音樂課堂教學像是緩解學生壓力的休閑課程,沒有實際強調音樂課程這樣的事情,并且存在音樂教育無效的現象。中學一年級音樂課基本上是每周兩節,二年級音樂課一周有一節,而三年級的音樂課就只有表面上的音樂課。有時候學校里有活動,或者考試安排會取代音樂課來學習和復習考試內容。學校這樣不重視音樂課就會使學生對音樂課程不感興趣,也無法很好地利用音樂課來做好藝術教育。當前中學的瑤族民歌課程安排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的安排,地方中學完全可以將本民族或當地有特色的民族音樂納入音樂課堂中,豐富音樂教育課程資源。有助于在音樂課堂上培養他們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藝術情操。此外,學生對于培養興趣愛好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但迫于學習壓力而積極應對文化課學習而忽視對藝術的學習。可見社會和學校對藝術教育認知長期以來的片面性,致使社會、學校、家長、學生,普遍對音樂藝術認知不足,導致音樂教育無法健康順利地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將傳統的民族音樂融入中學音樂課堂中,單純地只是讓他們聽老師講解,簡單欣賞歌曲,學生只會覺得枯燥乏味,無法產生興趣。沒有把學生放在音樂課堂主體地位,導致了學生的思維停滯不前。

    (三)教學設施落后教學條件是學校教學正常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提高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的有力推動。自實施素質教育以來,教學設施和設備的配置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城鄉還存在著明顯差距。首先,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有些學校沒有額外的教室作為音樂教室,有音樂教室的也被學校用來當作普通教室。所以音樂課程就只能在普通教室里進行。但是普通教室全是課桌以及書籍,可活動的空間非常狹隘,音樂是一門需要活動的課程,所以需要寬敞一些的教室來進行音樂課程學習,方便展開活動。再加上使用循環教科書,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其次,缺乏音樂教學設施。有些學校,甚至有一些音樂教學設備,很少用于日常教學。它們只是偶爾出現在罕見的公共班級和競賽班級,剩下的時間被擱置起來放在里面的框架里,就像一個文物展覽。例如,如果教學要使用電鋼琴,音樂老師不得不將樂器從一個教室轉移到另一個教室。老師有時候一個人不能搬動,學生搬的話容易將音樂教學器材碰壞。而且,由于缺乏各種通用教學設備和相應的音像教材所需的視聽教材,大多數學校都沒有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資源和其他教具。更不用說傳統少數民族歌曲的音頻材料和相關教具。孩子們不能享受原始的美麗音樂,甚至不能享受它,音樂教學活動受到嚴格限制。

    三、瑤族民歌與地方中學音樂課堂教學對接的實施對策

    (一)將瑤族民歌納入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目前,西方音樂似乎越來越成為主流,占據了整個音樂教育的核心地位。流行歌曲占據著人們的精神地位,民族歌曲受到沖擊。許多中學生對傳統民歌興趣很低,認為民歌質樸、落后、過時,現實使瑤族民歌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教育學生明確:一是,了解世界藝術與文化且豐富自己知識面的基礎前提,是從學習和了解本民族優秀藝術和文化開始的。二是,幫助學習學生轉變音樂學習方式,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在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下,學習者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進而不利于瑤族音樂教育的推進。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瑤族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就應當還原瑤族民歌產生及發展的過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設身處地地體驗瑤族民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發揮傳統瑤族音樂教學“口傳心授”的實踐教學優勢,再結合在音樂課堂上對瑤族音樂理論教學,最終使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真正領悟瑤族音樂的魅力,第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使學生對瑤族音樂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二)建立瑤族民歌課程體系建立瑤族民歌體系,通過教材的編寫、建立民歌庫,來了解瑤族民歌風格以及發展脈絡。以欣賞課形式配合教室講解了解瑤族民歌魅力、以課外實踐課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承擔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帶領學生到瑤族居住區體驗瑤族音樂文化氛圍,進而激發他們學習瑤族民歌的興趣,鼓勵學生展示自身瑤族民歌技能。創建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更好地傳播優秀的瑤族民歌傳統音樂。1.編寫教材將瑤族民歌引入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有利于基礎音樂教育與地方課程內容的融合。根據該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根據其特殊性來開發教科書。在進入瑤族民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必要征求當地政府、文化中心、當地教師、瑤族民間藝術家等人才,專家和單位的意見和建議,使瑤族音樂課程能夠循序漸進地融入地方基礎教育當中。例如,在教材編寫中加入一些瑤族音樂的歷史民間故事,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瑤族音樂歷史文化的理解。在選擇音樂教材時,可以加入當地瑤族人的表演圖片,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和對學習的熱情。此外,整合當地瑤族音樂的課程和教科書是瑤族本土音樂文化傳播和發展的重要載體。教育和教育人的目標是基于當地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因此,在課本設計和教材編寫中,必須注重本土音樂文化,立足當地的音樂文化。2.建立民歌庫現如今多媒體發展迅速,但是瑤族民歌傳播的作品極少,傳唱度極低,有關于瑤族民歌的音頻資料也非常少。建立瑤族民歌曲目庫,根據瑤族民歌曲調的色彩來分錄收集瑤族民歌。系統地將瑤族民歌分類收集,這有助于人們系統地去了解瑤族民歌,以便于瑤族民歌的保留和傳承。收集經典的瑤族民歌,例如,《蝴蝶歌》,這首歌曲是二重唱且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再加上一字一襯詞的明顯特點,非常具有瑤族民歌韻味。瑤族民間演唱者喜愛將這首歌曲帶上舞臺,同時聽眾也非常喜歡;《大聲歌》是瑤族祭祀歌曲代表性作品之一,此曲調莊嚴的氣氛十分具有祭祀歌曲的沉重感;《酒歌》篇幅短小,但是曲調振奮人心、雄厚有力。瑤族民歌風格多樣,但也別具特色。另外也可以收錄經過改編的瑤族歌曲,如由《瑤族舞曲》改編而來并且登上了春晚舞臺的《追愛》,舊曲填新詞,大眾很容易接受,同時又有利于傳播瑤族傳統音樂。3.打造教學團隊教學團隊應以課程、教材、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建設為主要內容,支持梯隊建設。努力將團隊建設成一支具有鮮明特色,凝聚力強,創新精神和綜合實力強的教學團隊。音樂教師在瑤族民歌進入課堂教學中起著關鍵作用,在瑤族民歌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對于瑤族民歌的演唱表達和語言方面會有一些弱勢。因此,音樂教師團隊應該走進瑤族地區,貼近瑤族人文,感受瑤族民歌的藝術特點和魅力,向瑤族有經驗和成就的民間藝術家學習,培養出喜愛瑤族民歌的青年教師。與此同時,瑤族民間藝術家加入音樂教師團隊,并定期邀請民間藝術家進入課堂,為學生帶來最正宗地道的瑤族民歌,提高學生學習瑤族民歌的積極性。4.課程教學方法探索講解示范法:在課程開始時,音樂老師通過正確的瑤族民歌演唱方式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瑤族民歌的熱情。多媒體教學法:充分地利用多媒體,例如,電子課件以及音頻、視頻的展示,給予學生們直觀的感受,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情境授課法:將瑤族的服飾、樂器等帶進課堂,給學生們創造一個瑤族氛圍的情境,更加了解瑤族人文特點,激發學生們學習瑤族民歌的興趣。邀請民間藝術家進入課堂,為學生帶來最真實的瑤族民歌,提高學生學習瑤族民歌的積極性。評價鼓勵法:瑤族民歌新課教授,學生每個人單獨或小組合作完成一首瑤族民歌作品,教師應當給予適當的評價和鼓勵來提高學生學習瑤族民歌的自信心。競賽激勵法:在中學校園定期舉辦瑤族民歌演唱比賽、文藝匯演,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獎勵。這些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瑤族民歌的研究,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

    四、結論

    瑤族民歌記錄了瑤族人民的真實生活。本文以瑤族民歌的繼承和發展視角為基礎,有效地將瑤族民歌與中學基礎教育課堂教學聯系起來;同時,基于音樂教育的視角,研究瑤族民歌作為區域音樂教育資源,嘗試開發課程并提出實施課程教學的想法。結合瑤族民歌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編寫教材、探索課程教學方法、制定實施方案設計等,努力構建更加合理的教學模式和路徑,以期待最大限度地實現瑤族民歌作為一種本土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鵬.瑤族民間音樂進高校的若干問題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125-128.

    [2]黃鈺婷.賀州瑤族民歌的文化底蘊[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80-84.

    [3]黃翔鵬.論中國傳統音樂的保護和發展[J].中國音樂學,1987:4-21.

    作者:單位:張天慧 李巧偉 衡陽師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国产91青青成人a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公开播放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在线色视频| 怡红院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在线免费成人网|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