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系統論思想構建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進一步解決當前校園團體操編排及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完善其訓練管理模式,提升編排團隊的高效組織能力,本文以系統論思想為指導,旨在構建“綜合協調—分責調試—系統連帶”的團體操訓練管理的組織結構模式,以期提升校園團體操編排過程的高效性,實現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的科學化。
關鍵詞:校園團體操;編排管理;模式;構建
運動會及大型慶典活動已成為中小學重要的體育與藝術盛會之一,而團體操表演在運動會及大型慶典活動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和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體育賽事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同時人們對團體操表演也有了新的認識與要求。與此同時,校園團體操的組織與管理存在的問題日益顯現,其藝術性、安全性以及管理的科學性都亟待提高。本文以系統論思想為指導,對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構建問題進行初步探索,以期為提升校園團體操編排的科學性、高效性提供參考。
1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校園團體操在創編、團隊參演人員管理、組織人員培訓、編排任務執行等階段都已積累了一定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其整體構思及創作設計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較前一階段出現了“綜合化、藝術化”的全面創新發展。但在組織形式上仍存在隨意性、分散性的問題,沒有形成團體操訓練管理的系統性模式。綜合起來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的問題。(1)編排團隊內部組織結構混亂,職責下放不夠有效;(2)構成整體團體操的各節目負責人溝通少,合練少、難以形成統一聯動機制;(3)團體操系統內部子系統銜接缺少優化設置。
2系統論思想在構建校園團
體操訓練管理模式中的價值整體性原理、結構性原理、開放性原理是系統論的基本思想,同時校園團體操是一個多層次整體性的組成結構,系統論思想對校園團體操編排模式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面。
2.1系統整體性原理對構建校園
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的完整性的價值系統論思想的整體性原理要求運用整體觀、全局的視野、宏觀的角度把握研究對象的特征,并注意加強各構成因素的聯系,力求整體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系統整體性原理與大型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的構建過程:(1)能調整團體操訓練管理整體內部結構;(2)能有效控制編排進程、廣闊管理視角、有效理順各組成管理層次之間的關系;(3)第三系統整體性即強調團體操套路的完整性、執行任務的完整性,從而實現管理組織的整體功能。
2.2系統層次性原理對構建校園團
體操訓練管理模式的科學化的價值系統論思想中層次性原理是指構成系統內部各要素在結構、等級、層次上表現出的等級秩序性。而校園團體操編排過程中對層次性的要求十分突出,這一層次性要求按其先后順序,體現為編排內容創編、排練任務執行、參演人員培訓、參演人員考勤、排練場地及后勤設備、器材道具的組成結構。因此,在團體操編排過程中需結合系統論層次原理,明確層次之間的差異性,理清各層次之間的互動關系,選擇核心層次重點關注,針對不同編排內容,選擇不同層次的“系統連帶”方法,從而有效提升團體操編排任務執行的效率。
2.3系統開放性原理對構建校園
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的實用性的價值系統論思想中的開放性原理是指系統在外部環境中所呈現的特征。開放性多指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信息、能量的交換。而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本身需要獲取外界編排內容資源、編排創意思路信息,以實現其編排的不斷優化。此外,大型團體操編排還受到露天操場、天氣變化、學校課程安排、參演人員的時間空檔等開放性影響因素,這也與系統開放性原理中的功能性思想相契合。因此,以開放性原理為執導制定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的排練規程,可確保各組成部分排練參與度的穩定性,增強管理模式結合現實情況的實用性。
3系統論思想下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探析
3.1校園團體操編排的“綜合協調—分責調試—系統連帶”管理組成結構
團體操編訓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依據“結構決定功能”的管理理論,要獲得高效的訓練成果需要組織保障,即組建在團體操編訓工作中起著關鍵作用的編訓團隊,并實施分級管理與目標管理的科學管理措施。校園團體操編排是一個復雜、綜合、專業的組織管理過程,校園團體操的節目與節目間、各層次人員間、人員與表演道具間都有著一定的職責劃分和系統聯系,結合此特點,以系統論思想為指導,形成了其在組成結構上涵蓋“綜合協調—分責調試—系統連帶”的綜合管理模式。圖1顯示,三大層次構成基礎決定系統連帶、系統特點決定綜合協調、結構層次決定分責調試,同時三者之間相互包容與支撐。該模式是由總導演統一指揮、各層次統一協作、全系統各司其職的綜合管理模式。在團體操編排過程中,常出現以下情況,如復雜的圖案轉換、隊形變化、編排內容重新調整、編排節目間的上下場銜接、天氣突變等。不同情況要采用不同的針對性管理方法,其中此模式內另涵蓋一些常用輔助模塊,如隊形輔助方面的打點、信息傳遞方面的擴音器、音樂播放的音像設備等,而由于各高校的編排資源、方式的差異,結構內的顯性要素以及未提及的隱性要素需要有針對性的區別對待。
3.2校園團體操“五位一體”編排管理機制系統論思想的“反饋-控制”論
要及時地搜集、分析、加工、傳遞、運用和反饋信息資源,適時地采取控制措施進而主動駕馭和高度優化活動。校園團體操編排的管理機制是由決策指揮子系統、信息子系統、聯動執行子系統、成果呈現子系統、物質保障子系統構成的一個多子系統、多要素、多層次的綜合管理系統,“五位”即由這5個子系統所構成,而“一體”是指以聯動執行為紐帶,通過科學劃分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嚴格規定各子系統職能、隸屬關系和工作流程,增強各子系統的合作交流,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校園團體操“五位一體”編排管理機制的決策指揮主管子系統主要由團體操創編團體構成,主要負責內容創編、節目聯排、統一指揮、節目銜接優化,每次排練任務由決策指揮子系統發出任務指令。聯動執行是關鍵的管理環節組成部分,由于其工作性質的特殊,人員構成也有學生干部、班級文藝特長生,甚至是教師。集合在樞紐環節,連接決策指揮系統,直接作用于團體操成果呈現子系統,因此,針對聯動執行子系統的培訓、做到集所有優勢資源于一體,通過聯合多部門密切合作,執行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的科學化管理方式。(表1)
3.3系統論思想下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的控制
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過程具有參與人員眾多、操作復雜、形式多樣、過程漫長等特點。因此,系統的優化、加強各子系統之間的高效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運用系統論思想為指導,通過設計校園團體操編排執行方案的預案、吸收編排過程中產生問題的反饋意見,有效實現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的高效性。除編排過程之外,負責教師還應及時總結、關注參演人員的心理變化、使參演人員統一思想、鼓舞其士氣,針對性地培養參演人員的思想行為、紀律性、團隊合作的集體榮譽感等,優化團體操管理系統,提高管理人員的自組織能力,有效控制整體的動作教授、隊形訓練、人員考勤等管理模式,從而提高校園團體操編排效率。
4結語
校園團體操編排是一個復雜、綜合、專業的組織管理過程,包括編排負責教師指揮、組織人員配合、參演人員和器材道具參與3個層次,其管理涉及編排內容創編、排練任務執行、參演人員培訓、參演人員考勤、排練場地及后勤設備、器材道具等方面。因此,以系統論思想執導校園團體操訓練管理模式的構建,形成“綜合協調—分責調試—系統連帶”的綜合管理模式,能優化模式內部組織結構,加強模式內、外環境聯系,有效控制編排管理過程,從而實行統一科學化管理。
參考文獻:
[1]李偉.高校運動會團體操發展現狀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3.
[2]閆二濤.系統論思想與大型體育賽事應急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5,11(5):188-191.
[3]黃寬柔.團體操高效訓練模式的探索與構建[J].中國體育科技,2014,50(6):67-71.
[4]陳忠,盛毅華.現代系統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98.
作者:符林園 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