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及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小企業的發展規模及數量也在逐漸增加,由此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中小企業內財務管理屬于企業生產經營的關鍵構成部分。但是,因為企業對財務管理沒有引起重視,導致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著許多稅務風險,給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基于此,文章介紹了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進而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促使中小企業不斷提升稅務風險控制能力。
關鍵詞:中小企業稅務問題管理措施
一、中小企業稅務控制要遵守的基本原則
(一)系統化
中小企業應當展開系統性規劃,方可保證稅務風險管理的順利開展,并且,中小企業系統化計劃的立足點應當是企業的總體,基于企業的發展情況,并非是簡單的減小企業稅負。由于中小企業內最小的稅務發展計劃通常和效果良好的繳稅統籌計劃存在明顯的差別;另外,中小企業的稅務計劃中,經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造成稅務規劃和稅務落實的結果和實際效果相違背,所以,需要嚴格控制整個稅務過程,進而令中小企業更好保證系統性規劃計劃的正常實行,對于中小企業內產生的問題還可以及時解決,進一步保證中小企業不會由于稅務造成的影響導致企業面臨巨大的虧損。
(二)制度化
中小企業的經營不離開管理制度的支撐,特別是在稅務風險控制上,必須要遵守企業管理制度,科學的制度可以保證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有較好的實效性。目前,在中小企業內稅務風險控制的制度化原則能夠從兩個方面分析:其一,中小企業中所包含的日常工作,比如企業資金審批與業務管理,需要滿足稅務的各項規定;其二,中小企業所包含的稅務工作,需要遵循稅法的規定,要求根據相關制度處理,從而實現中小企業的規范化與程序化。
二、中小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分析
(一)會計核算不正確
中小企業稅務活動基于會計核算前提下,而當前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機制并不完善,會計核算效果不好,例如賬簿開設記錄不標準、資金成本項目設計不完善、缺少相關稅務手續等,而且會計核算的信息資料不完整、保管不善、失真等情況,會計核算的不正確、不及時導致稅務工作不能及時有效開展,引起巨大的稅務問題。
(二)發票、憑證保管不完善
隨著高新科技的進步,票源數據與交易數據便于跟蹤,中小企業票據保管的不標準容易引起稅務問題。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很多銷售者、采購者與開票者缺少財稅專業技能,不及時開票、虛假開票和不及時索要發票并將之交給財務工作者,甚至采用不真實的發票進行報銷,票據與憑證不合規、不完善、不標準,會令企業不能順利抵扣各種稅費甚至多次繳稅,引起巨大的稅務風險。
(三)繳稅金額核算不正確
其一,主觀有意。工作人員違反稅法規定,和交易對象采取各種途徑串通形成少開、假開發票,進而減少納稅金額,偷稅漏稅。其二,主觀無意。因為自身業務水平欠缺,對稅法知識理解錯誤,導致納稅金額計算錯誤,給中小企業造成了稅務風險。但伴隨各種監管系統的完善,如金稅三期的上線,在一定程度遏制了企業違法的難度,減少企業的稅務風險。
三、中小企業加強稅務風險管控的對策
(一)制定內控制度與監督制度
中小企業要從自身著手,根據企業自身管理水平及經營戰略,制定內控制度。首先,確定各個崗位的權責范圍,財務部門各個崗位既獨立又相互約束,企業的稅務工作者應在企業日常運營管理中充分發揮優勢,對稅務風險進行追蹤與監控。其次,進一步加大中小企業財務工作者的選拔和培訓力度,提升財務工作者的理論知識、法律遵從度以及職業道德素質等。另外,基層人員、財會工作者以及企業管理人員等各層次員工之間需互相監督,防止出現“一言堂”,避免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最后,獎懲分明,制定獎懲制度。對于為中小企業稅務風險預防做出較大貢獻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對疏于職守的員工嚴懲不貸。
(二)制定規范的稅務風險數據溝通與防范制度
對于國家稅務政策及法律繁瑣多變的情況,中小企業內部需要進行良好的數據溝通,除去繳稅盲點,提升稅務風險控制水平,制定規范的稅務風險交流制度。一方面,要強化業務部和財務部之間的互動。業務部的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稅務疑惑或是發現稅務隱患能隨時采用多種方法向財務部體現,財務部接收相關反映后,要立即處理,將稅務風險降到最小。財務工作者要及時了解涉稅政策的改變,并立即把稅務政策的調整信息傳達給所有人員,充分發揮出上傳下達的功能。財務工作者還應當科學處理稅務分析、繳稅籌劃等,監督完善中小企業運營戰略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加強企業和稅務部之間的溝通。稅法的變動性與不確定性和稅務部門的自主裁量權加大了稅務的不穩定性,中小企業應當及時掌握新的稅務政策和法規,對出現的稅務疑惑和稅法不詳細的地方,應積極與稅務部門聯系和溝通,或是通過向稅務服務組織、稅務專家的詢問,盡量謹慎處置涉稅事項,創造良好的繳稅環境,減小稅務風險。
(三)完善稅務風險控制能力
首先,制定風險辨別制度,完善風險辨別行為。風險辨別屬于中小企業控制稅務風險的第一大工作。中小企業唯有判別出了稅務問題,方可順利進行后期的風險評價與應對。為此,需要制定科學的稅務風險辨別措施和制度,從源頭出發,從掌握合同簽署是否規范等經濟活動的根源辨別風險,進而為企業的經營保駕護航。其次,選用合適的風險評價措施,完善風險評價行為。中小企業不同于大型企業,其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資源均十分有限,所以無法照抄大型企業所用的稅務風險評價制度,其需要結合自身基本特征和實踐中極易產生的問題和風險點選用恰當的風險評價方式。最后,采取科學措施,完善風險應對。在評價稅務風險時,要分類解決稅務風險。
(四)大力培育專業的稅務風險控制人才
由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規模小,稅務環境非常復雜,稅務工作大都由財務工作者處理,但是需要保證他們有較高的專業水平。為此,定期組織稅務工作者通過現場教育或是網絡培訓等各種途徑,及時掌握國家新的稅務政策,更新理論知識,定時組織稅務工作者掌握繳稅申報、稅務自查與稅務評價等活動,為中小公司的稅務風險控制奠定堅實的基礎。而且,為確保中小企業中稅務工作者的穩固性,還要對稅務工作者獎勵科學的薪酬績效考評與獎罰機制。
四、結束語
在國家稅務環境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越來越突出,作為社會經濟及時代進步的主力軍,中小企業要關注稅務風險,并采取科學措施來預防與化解各種風險,使中小企業得到長遠穩定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福喜.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09):59-60.
作者:董鮮艷 單位:浙江佳信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永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