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稅制改革對小微企業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我國小微企業發展現狀
(一)規模小數量大
小型微利企業已經占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根據最新的國家工商總局的《小微企業發展報告》和中國中小商業協會2017年11月的《中國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報告》,我國小微企業名錄中收錄的小微企業已達7328.1萬戶,占我國企業總數的82.9%。小型微利企業已經名至實歸成為中國社會經濟中的主力軍,在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和維持我國社會穩定上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因此規模小數量大的小微企業是國民就業的巨大容器,小型微利企業發展的好,我國國民就業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國民經濟也自然上升。
(二)勞動密集型企業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我國小型微利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在十三大類產業中,小型微利企業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居住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業,這三類在小型微利企業中占比達76.49%。雖然目前互聯網的普及給小微企業帶來了機遇和公平性,小微企業創業的資源環境大大改善,創業者的受教育程度也逐步上升,給小微企業帶來了創新力量,但是從小微企業總量上看,我國小型微利企業主要為勞動密集型企業。
(三)稅賦重利潤低
2018年7月中旬有一篇名為公司收入200萬最后老板稅后到手只有2.14萬的文章刷遍了頭條新聞,盡管財稅專家說計稅方法存在偏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小型微利企業負擔過重。雖然有三免兩減半。小型微利企業,特別是鄉鎮小微企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其生產過程中高度依賴人力,屬于勞動力支出高企。作為制造業,其稅率較服務業要高,為16%。普通制造企業前期大量投入的機器設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進行抵扣。而小微企業中投入最多的是人工,機器設備占比較小,相較于普通工業制造企業抵免增值稅金額較少。
(一)2018年稅制改革主要內容
1.降低增值稅稅率我國自2016年5月1日起已經全面實行了營業稅改增值稅,實現了增值稅在第一二三產業間的無縫流轉,達到了降低企業稅賦的目的。2018年5月1日起,將制造業的17%的稅率降至16%,交通運輸業和農產品原11%的稅率降至10%。直接降低了企業稅賦。2.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我國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原來按照工業制造型企業年銷售額50萬元以下,商品零售業年銷售額80萬元以下認定其為小規模納稅人,現統一為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下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3.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扣除我國對企業所擁有的機器生產設備這些固定資產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是可以進行抵扣的,但是抵扣時需要按照當期抵扣60%,下期抵扣40%的比例來進行抵扣。自2018年5月1日起,我國企業當年新購入的500萬元的機器設備,其所附帶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當期一次性進行抵扣。
(二)稅制改革對小微企業的影響
1.降低小微企業經營稅負從2016年5月1日全面實行的“營改增”到今年的增值稅稅率降低,都說明了國家在減輕小微企業稅負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2.規范小微企業社保繳納社保征收改革表面上看征管方式沒有什么改變,但是在我國有著這樣一個特殊情況。在社保部門申報的個稅實發工資與繳納社保數之間存在著一些不可不說的差異。企業面對稅務部門,為企業員工繳納的社保為稅前扣除內容,企業在核算時,自然往高了核算,但在實際繳納社保時,為了降低企業成本,并沒有按實發工資進行繳納。今年社保改革后,筆者通過走訪調查,有一個值得深思的例子,原來某鄉鎮企業17年有5名員工上社保,每年企業為其繳納的社保費用一共為7萬元。根據最新出臺的社保6號文件來核定,今年6個人上社保,企業要承擔14萬元,而該企業17年稅后利潤為12萬元。這樣的情況讓小型微利企業沒有辦法承受,解決渠道無非就是降低工資標準,裁減正式工人,縮小經營規模。
三、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勞動力成本上升
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已經成為小微企業發展中成本上升的最快的一項。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物價上升不可避免的帶來勞動者漲工資的需求。企業為了留住原有的員工,不得不提高用人工資。2、房價上升,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對于進城的普通勞動者來說,高房價掏空了“六個錢包”,每月也有一筆數額不菲的房貸需要還。經濟壓力會使勞動者本能趨利,向高工資企業靠攏。
(二)缺乏核心競爭力
目前小型微利企業主要以批發零售、居民維修服務為主,以薄利多銷作為主要的競爭力。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日趨完善,互聯網普及和價格透明程度越來越高,原有的經營模式已經不具有競爭性,極易被取代。如何培養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品牌文化,培養一批忠實的市場客戶,已經成了小微企業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三)小微企業稅負重
小型微利企業存在著利潤低、稅負重的情況。以筆者走訪的小微企業為例,企業所繳納的稅種名目繁多有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車船稅等。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國家GDP增長6.8%,增值稅增長16.6%,消費稅增長17.4%,企業所得稅增長12.8%。可以看出經濟形勢增長緩慢的形勢下,稅負的增長遠遠高于GDP增長。
四、小微企業發展建議
(一)精簡企業運營模式
企業保留核心團隊,將大多數工作以合作的形式分包出去。互聯網普及帶來了豐富優質的資源,其中“零工經濟”便是其帶來的一項共享經濟。所謂“零工經濟”即勞動者不固定的受雇于某一雇主,有的勞動者在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通過互聯網平臺為雇主提供線上或者線下的服務。舉例來說,滴滴打車和外賣平臺便是最典型的“零工經濟”,受雇者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工作靈活,效率高。對于企業來說,“零工經濟”不用為員工負擔社保費用,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二)靈活選擇納稅人身份
我國增值稅改革后,將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目前按增值稅稅率16%,按每月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納稅。對于小企業來說,其主要成本并非同中大企業一樣來源于原材料購買和機器設備(這兩項都可以進行抵扣稅額),小微企業生產成本主要來源于人工。人工成本無法進行稅額上的抵減,選擇成為一般納稅人,小企業在各項支出上很難取得增值稅進項稅額。因此保持小規模企業納稅人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小微企業納稅稅賦。
(三)政府牽線搭橋實現技術支持
我國各級政府可以適當的牽線搭橋,促進當地的高校、科研所為周邊的小型微利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以筆者所在的職業院校為例,校企合作通常為院校教師主動與企業領導層接觸,存在著企業接觸面狹窄,而企業對高校的專業強項和技術領域不了解,存在著需求不對口的情況。對于當地需要扶持的小微企業,可以由當地各級政府部門出面,精準扶持,找到在此有專業特長的高校和科研所,形成專業領域合作。在提升小微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解決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2018年3月28號國務院常務會議決議公告.
[2]熊小軍.增值稅新政策對小企業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稅務籌劃,2018.
作者:吉寧 單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