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茶文化中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茶文化中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茶文化中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應用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整個社會的工作和就業壓力也是愈加激烈,對于那些尚未邁出校門的大學生群體來說,這些壓力必然會給他們的心理帶來許多影響,如焦慮、恐慌、不安等等。再加上當前社會價值多元化的沖擊,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極易出現偏差。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優秀人文精神的茶文化,具有很好的心理疏導和引領作用,將其融入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一些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過于偏重專業能力的問題,進而使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得到全面發展,引導他們用更加積極向上和平和樂觀的心理去面對學業和今后的工作及生活。

    關鍵詞:茶文化;大學生群體;心理素質教育;應用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有了長足進步。但是也要看到,在激烈的社會競爭面前,我國不少高校還存在著重專業能力輕心理健康的問題,這就極易讓大學生群體在學業和工作面前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對其今后的職業生涯和生活有著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從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中國茶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當中,能幫他們樹立起更加積極樂觀的價值追求和平和健康的心理,對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大有裨益。

    1當今大學生心理教育存在的偏差

    21世紀以來,我國愈加重視人才的培養,特別是把大學生群體綜合素質的培育當做重中之重。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的培養也越來越科學化和系統化。一方面,許多高校開始摒棄過去那種“填鴨式”教學方式,以及唯分數論的人才教育理念,開始針對社會需求和崗位實際,培養更能滿足時代需要的大學生。另一方面,大學生綜合素質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不再局限于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而是能夠經??鐚I交流,使其視野更加開闊,社會適應力更強。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雖然在培養綜合型人才方面有了顯著成效,也積攢了許多經驗,但是不少高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還存有諸多缺陷。譬如說,一些高校過于注重專業能力,認為只要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畢業后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就“萬事大吉”了,卻忽視了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從實際看,“三觀”尚未最終定型的大學生群體,心理極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出現諸多波折。歸納起來,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偏差,大體上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在心理素質教育認識上存在諸多偏差

    對很多高校來講,為了贏得更多的優質生源和社會影響力,其會把就業率當做教育的重中之重,無論是辦學理念,還是課程安排或是對學生的培育,都緊緊圍繞社會需求和提升就業率這一目標。在這一方面的側重,必然會厚此薄彼,讓其忽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問題。甚至還有一些高校會錯誤認為,心理素質無關專業知識,更無關將來的就業,因此便覺得可有可無,甚至沒有開設相關的課程。而很多大學生讀大學的目的也很“純粹”,那就是學專業、拿文憑、找工作,這種功利的求學目的,會使得很多大學生很少會重視自己的心理素質,也不會去主動了解自己在心理素質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因此,在學習和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一旦遇到挫折和失敗,就極易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各種問題,倘若長時間得不到解決,輕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社交,重則甚至會使其出現心理障礙,讓他們的性格出現問題。

    1.2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實踐中的偏差

    從現實看,不少高校愈加重視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有的建立起專門的心理輔導室,并引進專業心理老師進行輔導。有的則把心理素質教育融入教育計劃當中,開設了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這些做法值得我們肯定與贊賞。但毋庸諱言,因為缺乏理論和實踐基礎,很多高校的心理素質教育實踐存有很多偏差,主要呈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心理素質教育層次較低,其所采用的教材多為十幾年前甚至是二三十年前的課本,這些課本內容較為陳舊,很難適應新時期里大學生心理方面出現的各種新問題和新情況。二是一些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只重表面的形式,卻不深挖背后的專業判斷,將課程流于娛樂化。一些大學的心理教育老師,不是心理教育專業出身,缺乏必要的專業能力,但是他們又想讓課程充滿吸引力和感染力,想要激發大學生的興趣,因此就會將一些心理測驗或是答卷等內容融入課堂。這些內容從表面看很專業,也很有吸引力,但是細細去看,其大部分都是一些簡單的心理娛樂而已。有的老師甚至把網上一些星座人格、五行命運等帶有“玄學”和封建思想的東西搬到課堂上,對大學生的自我心理判斷產生負面作用。同時,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還有輕預防的偏差。一些高校認為心理素質教育的目標群體是那些已經出現偏差的學生,所以一般會把精力和重點放到他們身上,去做相關的輔導和治療,卻忽略了“未雨綢繆”的預防理念。

    1.3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些大學并沒有把心理素質教育當做一項重要課程,因此在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引進上面沒有下充足功夫。在要開設心理素質教育的課程時,也只能臨時從其它院系中抽調其它專業的老師前來“救急”。從現實看,這些“兼職”老師因為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體系和實踐能力,因此很難應付當代大學生的心理訴求,其教學課程很難取得很好成效。

    2中國茶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價值取向

    我國茶文化經過兩千余年的發展,不僅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國這個民族優秀價值觀念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中國茶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據歷史學家考證,早在幾千年前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先人就發現并開始使用茶葉。但是一開始人們只是發掘了茶葉清熱解毒的藥用功能,將其視為一味草藥。從兩漢時期開始,中國人終于將其當做一種飲品,之后的魏晉時期,在當時的士大夫和文人的推動下,蘊含了清新悠遠等自然特性的茶葉與當時的“清談”之風相融合,中國茶文化的雛形開始出現。而到了唐代,茶文化開始與佛教、儒家以及道教等思想和價值觀念碰撞融合,汲取了大量優秀的精神內涵和人文精神,產生了一種獨特的價值追求,中國茶文化也步入了一個繁榮發展期。

    2.1茶文化中蘊含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

    什么是天人合一?簡而言之,就是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并通過自然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從歷史上看,這種人文精神來自于本土的道家思想。茶是大自然的產物,其生長的環境多為青山綠水和深谷絕嶺,這也就塑造了茶悠遠、淡雅、脫俗的自然特性,這恰恰與中國道家所注重的“天人合一”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茶文化在吸取了這一人文內涵后,將其體現在茶文化的外在與內在兩方面。先說外在方面,中國飲茶者往往會把飲茶與大自然結合起來,如選擇有著竹林小溪、明月清風的飲茶環境,選擇那些由自然之物制造的茶具、茶桌,選擇那些遠離人煙沒有被污染的泉水、江中水,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再來看看內在方面,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疤烊撕弦弧钡娜宋木裨诓栉幕耐苿酉?,已經與飲茶者的性情融為一體,深刻影響著他們的言行舉止尤其是其價值觀和人生觀。比如說,中國人在進行茶事活動時,并非單純為了飲茶而飲茶,很多時候都是在“放空”自己,通過茶來思索生活中一些困惑和不解,并從內心深處釋放出一種力量,讓自己能夠用更加灑脫和淡然的心態,以及更加聰明的方式去面對和應付這些難題。當然,上面所說的這層境界,還只是茶文化“天人合一”人文精神的初級層次。在往上發展,就進入了茶文化“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與自然和宇宙的對話。很多飲茶者會通過飲茶進行“深思”,超越其現有的生活,進入另外一個虛無空間,去探究生命和時空的真諦,去找尋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其最高目的,就是從任何事物的表面,一眼看到其根源所在。

    2.2茶文化的“中庸思想”來源自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構成了中國茶文化的基本價值觀念

    中庸思想常常被一些人誤解,認為是“和稀泥”、“老好人”、“各顧各”,其實大錯特錯。中庸并非是退縮、消極和明哲保身,而說的是要對任何事物都持有一種恰當適度而客觀冷靜的態度,不偏激也不消沉,要錘煉出深沉而理性的內心。中國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從宏觀上看呈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飲茶者十分在意烹茶之火的火候、水溫的高低以及茶葉的濃淡,強調一個“度”字,火不能猛也不能小,煮出來的茶湯顏色要始終,口感也要恰到好處,如此方為好。二是在茶事活動中,一言一行也要得體周全,不能過于熱情,讓人不知所措,更不能有冷落之意,讓人尷尬。而這種對“度”的把控更是深入到了中國人的性格里面,錘煉出了中國人平和淡然、文明高尚的民族性格。

    2.3茶文化中蘊含的“禪茶一味”的思想

    從字面上就能看出,這種思想來自于佛門。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我國后,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得到了本土化發展,十分注重從超脫中找尋靈魂的清凈,從修行中達到頓悟。我國茶文化具有的自然特性與之非常吻合,因此從唐代開始,一些佛學大家便開始將茶文化與佛教進行結合,在寺廟中開設專門的茶堂,意圖利用茶這一平臺,讓佛門子弟更好地領悟佛學真諦。舉例來講,佛學所強調的“一沙一世界”、“剎那即永恒”,就是禪茶一味的重要內涵,充滿著十分深奧的辯證理念,推崇“小”與“大”的關系。對于當今大學生來講,這種思想十分有助于他們培養出寵辱不驚、鎮定自如的心理素質,對他們的成長大有裨益。

    3茶文化融入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路徑選擇

    3.1作為高校來講,要從思想和行動上真正重視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對于有條件的學校,要整合現有教學資源,開設專門的茶文化與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將茶文化的優秀價值理念和人文精神與心理學相結合,使其更具感染力,以此來提升授課的效果。而對于那些條件達不到的高校來講,則要采取靈活的方式,把茶文化與其它課程巧妙融合在一起。比如說,在心理健康課、思想政治課等與心理素質教育有關的課程上,增加一些茶文化的內容,既可以達到弘揚茶文化的目的,更可以增加這些課程的思想深度和形式上的豐富性。無論是開設專門的課程,還是將茶文化融入到既有的課堂里,都要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創新教學手段,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授課,讓茶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2在將茶文化融入到大學心理素質教育過程中,要做到分類施教,避免“一刀切”的教學模式

    我國的高校多為綜合性大學,院系及專業設立得相對全面,而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心理素質上又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倘若將茶文化無差別地融入到不同專業學生中,其效果必定不會太好,因此就要做到因材施教。舉例來說,學習中文的大學生,因為課程和其自身性格的因素,感情較為細膩和敏感,喜歡把心事藏在心里,因此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其心理波折比較大。對于中文系的學生,高校應當更多汲取茶文化蘊含的樂觀豁達、淡然灑脫的人文思想,將其融入到中文系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中。而理工科的大學生則更為開朗一些,大大咧咧、不拘一格是理工生的性格“標簽”。但是在現實中,這樣性格的人很容易因為“口無遮攔”而說錯話、做錯事。因此,針對理工科學生,高校就應當提煉茶文化蘊含的中庸思想,將其深入淺出融入到理工科的心理素質教育里面,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度”的重要性,讓他們未來做事更加沉穩平和。

    3.3應建立起心理素質教育的監督和考核體系

    從現實中看,為什么很多大學的心理素質教育形如虛設呢?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正是因為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和考核體系,才讓高校和師生們對其不甚重視。對于此,相關部門就要督促高校摒棄舊有的心理素質教育考評模式,而是將其視為學生的重要考試,要記入學年總分當中,并且要加強考試的嚴格程度,如此一來必定能大大提升大學生對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進而倒逼他們加強日常的學習。這樣,才能讓茶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去,另外也能夠大大增加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馮剛.高校校園文化研究[M].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2]楊新起.新世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論[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3]傅佳.茶文化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研究[J].福建茶葉,2016(1):243-244.

    [4]蘇巧雯.談茶文化在校園的育人功能[J].廣東茶葉,2007(3):13-15.

    作者:孫淑芬 單位:上海城建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app下载|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2021|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6080yy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最新毛片基地|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看|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