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析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素質能力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把握數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整體性
教師要根據數學內容抽象的特點,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使其具體化,并掌握數學知識與素質教育的最佳結合點,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學大綱指出:“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數學教學的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對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并結合實際,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愛家鄉,建設美好家園等教育內容,同時通過一些聯系實際的數學題目,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反映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等內容,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激發學生為建設祖國、建設家鄉而努力學習的精神。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學習和實踐,使學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為習慣,端正學習態度,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把握正確的學習目的,增強學習的動力和毅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也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受用一生。
二、培養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的能力
創新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的技巧,并依靠它去獲取更多的知識。然后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產和生活中,在實踐中解決問題。要培養這種能力,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所有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而服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學生掌握了主動,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就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例如,在教授速算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出示一組數學題讓學生算,教師和學生比賽誰算得快,學生們很快拿出練習本算了起來,但是大多數學生還一道題也沒算出的時候,就見教師在黑板上直接一道一道地寫出了得數,學生們很驚奇,這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要一探究竟,這樣教師在講解找規律,用簡便方法時,學生都很用心并且記得牢固。
三、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
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便會學得輕松,不會覺得學習枯燥無味,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讓學生學會,還要交給學生會學。要想讓學生會學,可以從以下幾點抓起。
第一,讓學生通過實踐,創造性地學習,在課堂教學時給學生自由的發展空間,教師本著“教為學服務”的觀點,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做的過程留給學生,多給學生自主創造性的時間和空間。
第二,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探索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創設一個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第三,在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多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把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創設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在教學中讓學生多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讓學生討論、交流、碰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引導,耐心指導,學生在交流和碰撞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四、結語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知識固然重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更重要。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新課程標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素質教育改革的新途徑,尋求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讓教師舒心工作,讓學生快樂學習。
作者:閆勝利 單位:肅寧縣南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