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神經內科實習帶教人文素質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社會上對醫護人員自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良好的人文素質是醫護人員必備的素養,因此,醫院在教學理念和教學環節上要更加注重對人文素質的培養。提高神經內科實習醫護人員的人文素質,有利于更好的將人文素質教育和護理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將人文關懷理念充分融入到實習生的帶教中,從而有利于更好的培養實習生人文素質。
關鍵詞:實習帶教;人文素質教育;神經內科
1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
“人文”是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人文素質是指一個人由知識、觀念、能力、情感和意志等因素綜合起來的一種內在品質,充分表現了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人文素質是一種人生態度,它體現在一個人能否正確的對待自我、他人、社會及自然[1]。人文素質的培養是一種人文科學的教育活動,其形成主要依賴于后天的人文教育。而在我國,對于醫護人員的培養要求中明確規定,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要尊重生命,關愛患者,培養人道主義精神,將預防疾病及緩解患者的病痛作為自己的職責,同時,要積極維護患者的健康利益,將其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人文素質教育是通過傳授知識和實踐經驗,將優秀的文化成果內化為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從而成為個人的內在品質。人文素質教育不同于人文學科教育,其主旨是通過給予學生人文知識促進人文學科中的價值,即人文精神向個體的內化,這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真正做到理解、關心和愛護別人成為現代護理學的宗旨[2]。
2神經內科實習帶教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措施
2.1加強實習帶教中對人文關懷的認識
隨著醫療觀念的更新進步,醫療行業這一特殊的服務行業開始逐漸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因此,對醫護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人文關懷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于神經內科的患者來說,大多數患者都在意識和行為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其缺乏對自身疾病和不安全因素的認識,造成了各類危險因素的發生,因此,神經內科是醫院發生安全事故較多的科室,加強神經內科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顯得格外重要。在神經內科實習生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要注重教育學生尊重患者的隱私,以避免引起患者心理上的不適,另外,帶教老師要使實習生認識到要將患者放在第一位,時刻為患者著想,體現出充分的人文關懷[3]。
2.2加強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
通過交流溝通,實習生能夠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也能使患者更好的了解治療方案,做到心中有數。但是,據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醫療糾紛是由于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導致的,而缺乏溝通的原因除了實習生本身的溝通能力有待提高之外,缺乏人文意識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學會更好的與患者進行溝通,是目前實習生在進入臨床初期需要鍛煉的能力之一。由于神經內科患者的意識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使得部分實習生在與患者的溝通過程中缺乏耐心和理解,從而降低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甚至會引起患者及其家屬的不滿。在神經內科中,多數患者的意識障礙使其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在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要將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傳授給實習生,使其能夠真正做到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從內心愛護患者,從而才能增進與患者之間的理解。除此之外,由于部分神經內科患者的理解較差,因此在交流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使用患者難理解的專用醫學詞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法傳達給患者,以避免發生誤解。
2.3加強帶教老師自身人文素質修養
實習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帶教老師的素質非常重要,其言談舉止都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文素質的范圍非常廣泛,例如道德修養、人際關系及理想追求,其主要是人的自身修養與人性、情感及人際關系等方面密切相關的素質,而醫學中的人文精神除了將關愛、敬畏生命的理念融入醫學技術中,同時它又作為醫學的一個重要部分進入醫療和保健服務中,充分發揮了其從人文、社會和行為等方面消除疾病和增進健康的功能[4]。從古代起我國就提出了對醫生道德標準的要求,現代醫學更加不是一種單純的科學技術,而是醫學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高度結合。人道主義精神是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的品質,其重要性不在醫術之下。人文關懷不僅體現在尊重患者的生命,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還體現在醫護人員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為患者提供平等的服務。作為帶教老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充分將人文精神體現在工作中,才能言傳身教,使學生更好的認識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因此,帶教老師在工作之余,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增強閱歷,擴大知識面,提高自身素質,很好的將人文素質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為帶教打下堅實的基礎。
2.4營造人文素質的氛圍
為了培養出具備人文素質的學生,帶教老師需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質,因此,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要提高其帶教老師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的培養開始于人的自覺及情感的潛移默化,因此,帶教老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人文素養,以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與此同時,還要提高人文知識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帶教老師的人格魅力,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帶教的每一個環節。有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實習生在腦海中確立的護士形象首先來源于其帶教老師,并且帶教老師的人文素養對學生以后的工作起著很大的作用[5]。帶教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起到了深刻的影響,其對工作的熱情、獨到的見解及高度的敬業精神等,都在無形中感召、激勵學生。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學生在實踐中能夠充分認識到人的生命價值。在交流中要對患者保持足夠的尊重,在行為上要充分愛護患者,并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溝通交流。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帶教老師除了要示范正確的技術操作,還要為學生示范規范化的禮儀服務,幫助實習生建立信心,從而使其能夠更好的掌握專業技能,完成基礎的護理工作。在這樣良好的帶教環境和氛圍中,實習生能夠深刻體會到人文關懷的內涵,從而能夠將其更好的融入以后的日常工作和學習中。
2.5深入病房,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能夠使實習生親身感受到醫院護理人員的人文護理關懷,有利于實習生更好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正確處理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鼓勵實習生多巡視病房,多接觸患者,從而能夠更好的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技巧。由于神經內科的護理操作中大部分都涉及到隱私問題,在學校時,學生大部分都是對著模型進行訓練,因此缺乏真實的情感及患者的反饋,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也會忽視與患者的交流。通過接觸臨床,使學生多與患者進行接觸,能夠逐漸培養出良好的溝通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協調合作能力。
3結語
人文素質教育是當今社會的需要,其人才的培養也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因此,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不在于多開幾門人文社會科學的課程和增加課時,最重要的是要將人文素質教育和專業實踐教育有機的融合到一起,使人文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護理專業教育,從而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也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道德、氣質和修養等方面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培養德才兼備的綜合型人才,為我國醫療事業提供優秀的人才資源。
參考文獻
[1]吳鐵英,王霞云,胡曉嵐.人文素質培訓在護生操作實習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3):1025-1026.
[2]王煥,雷星,尹志強,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帶教教師人文素質對比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6,36(2):218-220.
[3]王暢,馬延愛,薛云娜,等.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在神經內科實習護士臨床帶教中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3,11(18):13-14.
[4]徐忠祥.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我院神經內科見習質量———神經內科臨床見習帶教總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2(7):81-82.
[5]沈雪萍.入科護士人文素質教育在呼吸科優質病區帶教中的實施體會[J].大家健康旬刊,2014,33(11):630-631.
作者:忻燕 單位: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