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的多元化特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的多元化特征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的多元化特征

    摘要:我國民族聲樂根植于中國的土壤,民族聲樂藝術隨著社會文化背景的演變經歷了由傳承到創新的過程。形式多樣的演唱方式和豐富多彩的演唱風格,大大豐富了文藝舞臺,也賦予了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新的色彩,并且使之得以傳承和發揚。本文主要從中國民族聲樂的特征、民族聲樂的民族性與科學性、民族聲樂藝術的多元性三個方面來論述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發展多元化特征,進一步弘揚我國優秀民族文化。

    關鍵詞;民族聲樂;民族性;科學性;多元性;特征

    我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經過五千多年的傳承與積累,傳統文化中的民族聲樂藝術,有它自身獨特的語言情感特色和不同的地域音樂風格,而且在審美價值方面,根據不同的地域呈現出不同的屬性,所以我國民族聲樂文化形態的發展趨勢就具備了多元化的特點。我國各族人民對于民族聲樂藝術十分喜愛,主要就是因為這類藝術的藝術魅力十分濃厚。對于新民族歌唱藝術來說,其基礎就是我國的傳統民歌、說唱以及戲曲,它繼承了這些傳統藝術,不僅保留了其精華部分,而且對于西方美聲唱法理論也具有包容的態度,因此,民族性、時代性、藝術性以及科學性成為了民族聲樂藝術的特點。為了保證聲樂藝術形式的不斷發展,對民族聲樂藝術的研究和規律的探索也就是十分重要,同時還需要將“現代”和“傳統”以及東西方的關系進行合理的把握。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民族音樂藝術要想做到多元化和時代化,還要不斷吸收和借鑒西方音樂的精華,發展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

    一、中國民族聲樂的特征

    我國民族聲樂包括民歌、曲藝、戲曲、和歌劇等四個重要方面。但從廣義上,民族聲樂也可以分為三大類:民歌演唱、曲藝說唱、戲曲演唱。在時間的發展中,一些新的民歌、歌劇還有西洋唱法的因素也漸漸的融入到民族聲樂之中。這些新的民族演唱歌曲,從編曲、選題、填詞等方面都能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從狹義上看,民族聲樂藝術即是現代人口中的“民族唱法”。這種唱法是在繼承原有的傳統唱法的同時,學習西洋的美聲歌唱技巧,經過不斷地吸收和借鑒,最終在兩者間融會貫通,所以形成現在新的藝術形式。另外我國的民族聲樂特別注重創新演唱方法,不再是單一的純民間演唱,而是多種形式的轉化,從而形成了一個整體。民族聲樂不僅借鑒了其他藝術演唱方法,而且還引入了一些西洋音樂的演唱風格,在這兩者的影響下,作品中的聲音、氣息等被完美地詮釋出來,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除此,從咬字位置和發聲腔體上看,民族聲樂中所使用的腔體、咬字都等符合本民族的發音習慣和欣賞角度。總的來說,民族聲樂藝術不僅符合我國的審美標準,還集中體現了我國特有的民族氣質,在我國聲樂教學以及歌壇中分量頗重,占據著重要的地位【1】。

    二、中國民族聲樂的民族性與科學性

    1、民族聲樂藝術的多樣化

    在民族聲樂的發展當當中,由于民族聲樂藝術多樣性的特點,中國民族聲樂風格多樣化和規范化必不可少。但不能一味強調多樣化,也要注重科學合理性,這就是民族聲樂被稱為民族聲樂藝術而不是民間演唱的原因【2】。民族聲樂的本質規定,民族聲樂要符合中華文化審美要求,同時在社會發展的同時具備鮮明的時代性和群眾性。所以我們在對聲音的科學性訓練上,應當堅持不懈地追求盡善盡美,還要充分發揮人們潛在的發聲力量和尋找更好的發聲技巧。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民族聲樂藝術才能快速繁榮發展,并且向多樣化、多元化的態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數量與質量兼備的,音樂風格與表演形式形象生動的高質量民族聲樂作品。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有著各自的地理環境、習俗和文化氛圍,因此民族聲樂藝術各具代表性。例如,粗獷豪邁的藏族歌曲,豁達悠久的蒙古長調,高亢嘹亮的青海花兒,雋永俊秀的江南小調等這些民族聲樂民族風情濃郁,而且發聲各有獨特之處。有些傳統戲曲的發聲方法更為科學,如京劇中的“腦后摘筋”與美聲唱法中的“高音關閉”就有很多相同之處【3】。另外,我國的越劇和黃梅戲,音域不算寬,也沒有洪亮的高音,但它發音婉轉,始終保持了演唱的壽命和聲帶的健康。因此,發聲方法的科學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們應盡量追求科學的,完善的,能發揮最大潛能的正確的發聲方法,使民族聲樂藝術呈現出一派充滿生機的氣勢。

    2、民族性與科學性的完美結合

    民族聲樂藝術的民族性與科學性的巧妙結合,具體體現在發聲方法技巧的科學規范,而又保持了民族特色以及民族風情不被流失。在這一點上,許多歌唱家和民族聲樂教育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王品素教授堅持“立足于民族,力求完美”【3】的原則,在我國聲樂教學一片空白的基礎上開始了最初的探索。金鐵霖教授在指導民族風格濃郁的民族歌曲上應用了美聲唱法的一些基本原則,把科學唱法的共性靈活運用到民族聲樂的個性之中,這種教學方法引起了音樂理論界的巨大討論。歌唱家吳碧霞民族美聲同時兼備,她既可以自由地演唱地方的民歌和難度超高的歌劇,還能完美演繹歌唱西方古典藝術歌曲。吳碧霞就是完美詮釋了科學性與民族性的融合貫通,她的演唱體現了科學性與民族性完美結合的結晶。

    三、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的多元性

    1、把握民族聲樂的演唱風格

    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社會環境賦予了每首聲樂作品獨特的風格,大多取材來源于經典的詩詞佳作或民間曲調,因此,不同時期階段創作出的聲樂作品都帶有顯著的時代烙印,不同民族所創作的曲目也都擁有本民族自己的特色。所以,表演者需要對歌曲的創作背景,其所屬的時期、帶有的民族風格與特色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精準的拿捏,這對于作品的表現具有關鍵意義。如中國近代聲樂作品是從出現、成長到成熟的關鍵階段,因為此類聲樂作品大部分是根據民族民調改編而來,結合漢語韻律的特征來編寫詞曲,所以它們大部分帶有顯著的民族風格。在表現此類歌曲時,不僅不可以生搬硬套國外的美聲唱法,還應注意和以往的民族唱法進行區分,因為對發聲需求存在差異,美聲注重的是喉松、胸通、頭空。并且音質厚重、必須擁有金屬質感;而我國的民族唱法注重的是甜、脆、亮,音質必須甜美、清脆、明亮,參考近代聲樂作品的風格和各個階段的特征,曲目的演唱主要是以圓潤明亮為基礎,傳統美學為原則,婉約和柔美為主線,讓情牽動出聲,讓聲傳遞情感,兩者交織融合,如此便能呈現出其獨有的風格。音樂曲調是影響演繹風格的主要因素,演唱者的聲音具有獨特的磁性與穿透力,不但可以演繹出各個時期地域的歌曲風格,還能通過改變腔調、控制吐字來展現歌曲韻味。曲調的獨特性是所有民族民歌的特點,民族的特征也影響著民歌。因此,曲調是表演地方歌曲的重中之重,和歌曲所處的地理環境沒有關系。民歌中的韻味較為淳樸,而這種淳樸的表現需要借助靈活的聲音以及腔調的詮釋,這樣的歌曲才能推廣到國際舞臺。為獲取聽眾的好感,作曲者與表演者都需要在創作修養和表演技法等方面進行準確的劃分。

    2、學習借鑒各種聲樂藝術形式

    中國民族聲樂創作為適應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出了一大批富有時代特征的新民歌。世界文化不斷交流、碰撞,為各種藝術形式帶來了契機,中國民族聲樂藝術抓住機會,既吸取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也繼承了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的精華,不斷地發展壯大,逐漸一步步走向世界。如果要提升現代民族聲樂的演唱水平,我們就必須借鑒和參考來自于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聲樂藝術。在借鑒美聲發聲方法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深入研究民族唱法中美聲化的發聲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聲樂演唱風格才能把東方的魅力與西洋的神秘這兩者兼備到。此外,我們還可以借鑒參考戲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氣息深吸緩吐、偷氣轉快靈活、節奏板眼清楚,用腔圓潤自如”【4】,形成自己獨特的完整的演唱風格。不僅如此,現代民族聲樂名家在演唱歌曲的時候就值得我們仔細的欣賞,因為名家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值得我們學習,不僅能夠讓我們聆聽上優美的歌曲,還能夠讓我們梳理歌曲中不同層次的感情,對于音樂的旋律以及特質都會有新的見解。中國民族聲樂的學習決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結合個人生理特點,注重發聲方法和音樂表現,個人才能有所突破。

    3、歌唱技能與藝術價值的體現

    歌唱技能是多種元素的有機結合,美聲唱法在演唱中要求深呼吸、高位置的發聲技巧、強調共鳴腔體、真假聲按音高比例、使用混合聲音歌唱。發出的聲音達到圓潤、柔美,渾厚、具有穿透力,音色變化自然靈活,演唱作品的藝術性和技巧較高,比較復雜。中國民族聲樂在演唱方法上,吸收和借鑒西洋唱法中的呼吸特點,采用胸腹式呼吸法,讓聲音獲得高位置,使音響更加豐滿,柔和,松弛。所以聲樂技術是民族聲樂的發展的重要支柱。有些作品既植根于戲曲的土壤,又帶有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如《前門情思大碗茶》、《孟姜女》、《瑪依拉變奏曲》等。這些優秀作品無論是從演唱者還是欣賞者的角度上看,都能達到與觀眾的共鳴和完美效果。從本質上看,民族性的作品藝術感染力更強。例如,我國歌曲中所具備的那種情感魅力和民俗風范是無法由外國人所深刻掌握的。好的作曲家比外國人更能把戲曲音調融入到聲音中,傳達出的民族韻味是無法相比的。因為它是中國文化的沉淀,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歌曲中的情感,鄉土情懷都深深感染著作者,演唱者和欣賞者。好的作品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聲樂學習者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特殊音韻。總之,民族聲樂藝術隨著歷史演變和社會發展,由最初的一味傳承到今天的融會貫通,既在傳承的基礎上學會創新。在新的社會發展背景下,我國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重視民族聲樂藝術,同時為了能夠讓這項藝術獲得更加健康長遠的發展,對于其中所暴露的問題也需要相關工作者積極地勇于面對。此外,民族聲樂藝術必須植根于傳統文化的沃土上,還應具備鮮明的民族特色、有效的方法技巧和濃厚的時代氣息。因此,民族聲樂藝術在借鑒吸收西洋聲樂藝術元素時,要保持原有民族藝術特色,合理科學地借鑒西洋音樂藝術中的精華。我國民族聲樂發展之路只有不斷地豐富和充實,才能夠深深地刻上我國民族的烙印以及充滿時代氣息的多元化藝術形式。

    參考文獻:

    1、劉洋.論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4.(7):146

    2、王麗娟.中國民族聲樂發展的時代性特征西[D].西北民族大學,2010

    3、韓梅.淺論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在科學性和民族性上的美學追求[J].河南大學學報,2006,46(1):164-167

    4、李曼.論中國民族聲樂的學習策略[J].大舞臺,2011(2):169-170

    5、朱玉.張曼.淺論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實踐與其藝術價值的體現[J].樂府新聲,2009.(1):158-159

    6、杜艷冰.論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多元素跨界發展的新方向[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6):105

    7、曹媛.淺論中國藝術歌曲的演唱處理[J].名作欣賞,2011.(27):163-164

    8、金鐵霖.民族聲樂的學習與訓練[M].鄭州:黃河音像出版社,1989.

    作者:賴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男女视频网站慢动作|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成人动漫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在线看欧美成人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 欧美激情成人网| 草莓视频成人appios| 一级毛片成人午夜|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