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特色生物資源利用教學實驗設計開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探討了融入地方特色生物資源的實驗實訓項目的綜合設計與開發,研究如何通過優化實驗實訓項目開展綜合實踐教學并提高教學質量,討論并提出具體措施,以期進一步推動學校應用型高職專業的綜合實踐教學工作,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實驗實訓;地方特色生物資源;實驗設計與開發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創建于1937年,是一所地方省屬主要培養初等教育和學前教育為主的師范類專科學校,也是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的全國唯一專科學校。近年來,學校提出了以師范類為主體,積極支持應用型高職專業和繼續教育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思路。目前學校開設有45個專業,涉及教育學、文學、理學、農學、林學、工學等9個學科門類,其中應用型高職專業超過了一半。而應用型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實驗實訓項目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也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以師范類專業培養為主的高職高專學校受到各種因素和辦學條件的限制,目前所開設的大多實驗實訓課以學科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實驗實訓教學內容多以驗證性為主,綜合性、分析和設計性的實驗內容較少。為此,研究依靠隴南豐富的特色生物資源優勢進行綜合教學實驗設計和教學改革,開發探索性、研究性和綜合性的創新型實驗實訓項目,提高應用型高職專業學生實踐技能,通過有限的實驗實訓教學條件,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這正是擺在學校應用型專業實驗實訓教師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進行應用型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改革的一項主要內容,對學校提高應用型高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應用型高職專業實驗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是單純的注重傳授知識和強調課堂教學,而是轉向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尤其是更加注重于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1,2],而實驗實訓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徑[2,3]。在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應用型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實驗實訓教學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思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應用型專業的實驗實訓項目是實驗和實訓內容的具體體現,是整個實驗實訓教學體系的核心部分,直接影響著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但受到各種辦學條件的限制,目前所開設的大多實驗實訓課以學科理論知識學習為本,實驗實訓教學內容多以驗證性為主,綜合性、分析和設計性的實驗內容較少。另外,由于實驗實訓教學所占比例大,實驗耗材多,經費花銷大,這些因素導致相當一部分實踐課程無法開設涉及綜合技術研究方法的實驗。
2實驗實訓項目的綜合設計與改革
2.1地方特色生物資源的優勢。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全市東西長約237公里,南北寬約230.5公里,土地面積2792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8.67%,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4~6]。隴南市地處西秦嶺東西向褶皺帶發育的隴南山地,市內有嘉陵江、白龍江、白水江、西漢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3760條,氣候在橫向分布上有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三大類型,是甘肅省唯一屬于長江水系并擁有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地區,雨量充沛,光熱等氣候資源豐富,晝夜溫差較大,立體氣候特征明顯。動物地理的動物區系屬于東洋界西南區、古北界和東洋界的過渡地帶,受到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甘肅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其自然條件優越,境內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錯,氣候垂直分布,地域差異明顯。擁有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縣尖山大熊貓省級自然保護區,有文縣天池、宕昌官鵝溝、成縣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有文縣黃林溝國家濕地公園、康縣梅園河國家濕地公園。而且市內具有多種生態系統類型[4~6],生物資源種類繁多[7~11],被譽為“隴上江南”,隴南還有“天然藥庫”的稱譽,甘肅出產的五大拳頭藥材中,有四大藥材均以隴南為主產地,尤以“武都米倉紅芪”“文縣紋黨”“宕昌當歸”“禮縣銓水大黃”“康縣天麻”因其量多質優而名列全國之冠,黃連、柴胡、杜仲、貝母、山茱萸、刺五加等都享有盛譽[12,13],這些都是隴南豐富的特色生物資源優勢,為融于隴南特色生物資源的綜合教學實驗設計與開發提供了實驗實訓材料來源。
2.2專業培養方案設計。
研究應用型高職專業的《培養方案》是推動學校應用型高職專業的綜合實踐教學改革工作的起點,也是切實提高應用型高職專業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根據隴南市經濟欠發達的實際情況,把地方資源開發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始終堅持應用型高職專業與地方產業對接、課程實驗實訓項目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改革思路,切實推進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探索與改革,只有這樣才會真正做到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將地方資源開發和利用融入課程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中,使實驗實訓項目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三個融合”:一是主干課程實驗實訓項目設置與職業崗位真實工作內容相融合,突出核心職業能力培養;二是實踐教學標準與現行的職業資格標準特別是高級職業資格標準相融合,體現高標準、嚴要求、強訓練的特色;三是人才培養過程與實際工作過程相融合,體現專業人才培養與實際生產過程的有機結合。“三個融合”的最本質要求就是認真研究學校現行應用型高職專業的《培養方案》,仔細分析課程設置,尋找各專業中具體實踐課程中的實驗實訓項目,結合《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開展融入地方豐富特色生物資源進行綜合教學實驗設計和教學改革。
2.3優化實驗實訓項目。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依賴于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教學、實踐平臺、創新環境營造等[17],只有優化現有實踐課程中的實驗實訓項目,探索開展隴南特色生物資源利用的綜合教學實驗設計,確立研究性和綜合性的創新型實驗實訓活動新模式,才能達到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但是由于教育體制、教育資源等客觀因素和學生本身的思維定式、害怕失敗的心理障礙等主觀因素限制,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諸多困難和問題還需要解決[18]。而實驗實訓教學觀念的創新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途徑[19]。所以精心開發和優化編制實驗實訓項目是提高學生綜合實踐技能的有利措施,也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開發融入地方特色生物資源的綜合性實驗實訓項目,要融入學生平時生活中常見的、生產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同時結合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學科競賽”和“高職高專職業技能大賽”等與實踐技能訓練密切相關的綜合實驗實訓項目,積極指導學生組建專業性社團,推進課外創新型實驗實訓活動改革,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大學生創新設計競賽,完善與構建科技創新訓練體系。這些都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實驗實訓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也凸顯了學生在實驗實訓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開展地方特色生物資源利用和開發的綜合性實驗實訓項目時,要注重優化實踐課程中的實踐項目,重視實驗實訓過程,注重提高實踐技能培養,要求學生在實驗報告中根據實驗內容、實驗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有關專業知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開拓能力,充分發揮地方生物資源利用和開發相關實踐項目教學設計的橋梁紐帶作用。
2.4開展綜合實踐教學。
為保障地方生物資源利用和開發相關實踐項目的順利實施,豐富教學內容,要關注實踐實訓項目的開放型,設計和開發的內容可適當靈活拓展和延伸[20]。開展隴南特色生物資源的綜合教學實驗設計與開發,積極推動綜合實踐教學要主動適應地區經濟發展,深化實踐實訓課程改革,保證教學質量。各專業要在實踐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全面開展綜合實踐教學,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特點,多以地方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探索用地方生物資源替代實驗材料,將驗證性的實驗實訓活動改為有計劃的分組探索性、研究性和綜合性的創新型實驗實訓教學活動,重新改造和開發各專業相關的、適合實驗室基本條件的教學設計。還要定期召集教師指導團隊和學生代表召開教研會議,征求實驗實訓意見,進行修改和補充。深入班級和學生中調研,認真聽取學生、指導教師及學校督導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優化整合實踐內容,突出特點。深化教學改革成果的應用,根據開發和設計的實踐實訓內容與相應能力培養目標相結合,積極采取研討項目、教學案例、專題教學研討、動手實訓等多種教學研討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項目實施過程中,成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按照課程要求分班開展學生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檢驗改革后的實驗實訓教學效果,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思維等方面進行檢驗,然后再提出實踐教學的補充和反思,進一步補充和完善開發的實驗實訓教學設計。
2.5考核形式的多元化。
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19],實踐教學也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基礎,而實踐教學模式則是判斷能否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標志。如何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水平,實驗實訓教學考核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打破常規的實驗實訓教學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形式的多元化,比如實驗操作是否規范,操作流程是否準確,要加強對過程的考核,弱化對實驗結果、實驗現象的考核。其次,要加大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考核力度,進一步完善課程教學管理與質量保證體系。最后,要將老師的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結合起來[1~3],分組進行地方特色生物資源利用的綜合性實驗教學,通過教師的指導,各小組自己按照教學設計,合理科學安排項目策劃、課程融合、團隊組建、參賽準備等環節,成績考核可以圍繞實踐項目操作步驟、團隊協作、實驗結果、實踐反思、綜合實踐報告等進行,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2.6實驗實訓項目的推廣。
實驗實訓項目的推廣是培養應用型高職專業大學生的重要教學過程,伴隨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對“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視,近年來各高職院校紛紛強化應用型專業大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好的實驗實訓項目的推廣需要依托有良好的實驗室條件和實驗實訓資源,更需要可行的實踐教學模式,這些要求決定了設計和開發的綜合教學實驗項目的后期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將精心開發和優化編制的實驗實訓項目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是提高學生綜合實踐技能的有利措施,從高職高專的實際出發,創造性的開展探索型、綜合型的實驗實訓項目設計[15~16],切實發揮地方生物資源的主動作用,強調開展科學的教學改革與探索,強化過程考核、團隊考核等多元考核,同時及時鞏固教學成果,總結歸納探索性和研究性的教學成果,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檢驗的效果進行評價,形成具有指導性的、可推廣的實驗實訓項目,繼續完善應用型高職專業的實驗實訓教學設計,為后面的實踐教學積累經驗。
作者:葉文斌 楊文 何玉鵬 單位: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農林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