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討實驗設備現狀與方法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高校智慧校園;儀器設備;互聯網+;使用現狀;方法創新
引言
實驗設備是高校學科建設、學生實踐、教師教學、科研支撐的重要依靠,是高校科研力量的重要標志[1],合理運用實驗設備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發表更多的學術成果,提升學校科研力量和知名度[2],而且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專業的具體應用和研究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3],培養出理論知識豐富、動手能力更強的當代大學生。然而,目前高校實驗設備的使用率和發揮效果并不理想[4],許多設備停滯不用或使用頻率較低,查詢教育部對直屬高校統計數據可知,50萬以上大型實驗設備的使用合格率不足30%,優秀率更是低于13%,實驗設備的運用情況已遠離預期[5]。設備閑置等同于資源浪費,易造成設備老化加速、維護成本增加,同時也是對高校專項經費的變相浪費。因此,探究高校實驗設備的運用與方法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1高校實驗設備運用現狀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對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育實踐環節的高度重視,各高校為快速裝備實驗室,紛紛在短期內采購各種實驗設備,以完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大量設備的引入,導致實驗室在管理制度、管理隊伍建設、設備保養與維護、設備使用等方面跟不上節奏,從而引發管理混亂、實驗人員不足、設備使用率低、安全性降低等一系列問題。
1.1管理混亂
經調研,高校實驗設備管理混亂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因素:(1)管理制度不健全。實驗設備日常使用、檢修、維護、安全、培訓等制度制定不健全或落實不到位,設備采購文件、使用說明書等資料存檔不及時,致使設備驗收、上級檢查時材料不齊、漏洞百出。(2)實驗室受重視度較低。高校各學院或系根據專業要求會設置獨立實驗室,并定位于教輔單元,處于教育教學的邊緣地帶,關注度較低,人員配置較少,領導重視度低,管理與培訓等資金投入也較少;此外,實驗系列人員屬教輔崗位,職稱評定不同于教師行列,話語權較低,無法得到應有的支持。1.2實驗人員不足高校實驗設備需經立項、采購、安裝調試、現場試驗、資質申請、設備驗收、崗位培訓等環節,才可為高校師生正常服務。由于實驗室專職人員有限,同時采購多種設備時,從聯系廠家、整合資料、安裝調試、配合驗收到日常使用、設備維護等皆由實驗人員負責,因此,每人須身兼多職才能完成任務。實驗人員不足,導致進度緩慢、落實不到位、預留問題較大等諸多弊端。
1.3設備使用率低
高校實驗設備使用率低,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因素:(1)資源共享不到位。現階段,高校各實驗室之間基本處于自成體系、相互獨立的局面,合作與交流較少,學科交叉實驗也無法帶動各實驗室的深度融合;此外,由于缺少資源共享平臺,無法做到全校實驗設備的開放交流,難以獲取外專業實驗設備信息、實現互通互融,從而降低設備使用率,同時對交叉學科建設等都有較大影響。(2)盲目采購。設備采購之前需從投入資金、使用價值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然而,許多高校在采購實驗設備時,存在著未曾基于自身科研、教學需求就盲目跟從其他高校的情況,導致購置設備閑置不用,造成資金浪費;此外,實驗設備存在配置不合理現象,“進口為優”思想占據主導地位,購買設備功能遠多于需要,造成設備部分功能閑置不用,浪費投入資金。
1.4存在安全隱患
據現場調研分析,多數實驗室存在著檢修不及時、線路布置混亂、設備老化、防護措施不當等問題;此外,設備使用未曾崗前培訓,師生缺乏實驗設備規范操作基本常識,安全知識和防患意識較差。
2方法創新
2.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辦法
(1)增強實驗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合理安排出差學習,提高工作積極性,選擇性汲取優秀管理方法,制定科學有效的改革措施;(2)高校內各實驗室皆須因地制宜地制定設備日常使用、檢修、維護、安全等方面的制度文件,由分管院領導和實驗室主任統一調配,實驗員負責執行,制度文件須在校園二級網站公布,師生共同監督,并做定期檢查、考核;(3)大量引入設備時,由學院分管領導統一部署,調配部分教師協助實驗室管理人員完成相關任務,縮減單人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現遺留問題。
2.2推廣“互聯網+”平臺,提高信息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逐步深入,高校智慧校園建設也得以快速推進,校園智慧化和信息化可實現高校資源優化整合、各學科互聯互融,提高校園生活滿意度和安全性,實現校園架構各層之間的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學校學科建設、制度管理、教育教學提供強勁助力。“互聯網+”平臺為智慧校園建設提供了可靠的路徑。本文通過“互聯網+線上申請”模式來解決高校實驗設備使用率低、管理混亂、安全性差等問題。“互聯網+線上申請”主要包括后臺維護與顯示界面兩部分,后臺維護由指定實驗員負責信息變更等,顯示界面以超鏈接形式依附于校園網站上,內含各實驗室儀器設備,可為師生提供表格下載、實驗申請、設備使用、操作規范、安全知識學習等服務,意在形成實驗設備共享、互通互融的良好氛圍,從而提高實驗室信息化建設、設備使用率和安全性,規范管理方法,為全校師生提供安全、便捷、綠色、共享的實驗服務。
2.3推行安全培訓,加強宣傳
(1)普及管理知識。實驗員是實驗室設備使用、維護等的執行官,對實驗員進行定期培訓、出差考察等活動,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創新力度,制定更加切合實際、符合現狀的管理辦法。(2)加強宣傳。通過網絡聊天平臺、海報、專題講座、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在師生范圍內宣傳實驗設備使用規范與安全基礎知識,做到實驗設備用前培訓、用后復原、理性使用、安全操作;此外,在全校范圍內,推廣“互聯網+線上申請”模式,使用前線上申請,提高實驗設備選擇的便捷性,同時縮減排隊時間,提高辦事效率,便于更好管理。
3結論
本文結合實際情況,詳細分析了高校實驗設備使用現狀,并提出“互聯網+線上申請”模式、推行安全培訓等創新方法,意在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實驗設備使用率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施燕琴,楊晉濤,陳思,等.高校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培訓方法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8):280-283.
[2]周金麗,張旭東,劉越.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現狀分析及對策[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9,48(1):40-42.
[3]彭雪,薛友林.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科學管理辦法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20(11):20-21.
[4]藍蔚青,謝晶,陸文宣,等.借鑒國外管理經驗提升設備共享水平[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12):293-296.
[5]姚美銀.高校實驗設備利用率信息管理體系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20(7):14-15.
作者:張貴生 朱艷娜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