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民族聲樂作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藝術形式,對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推進中國民族音樂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教育工作者應關注新時期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質,結合先進的民族音樂教育理論和教學思想,探索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策略。以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愉悅性,促進學生的中國民族聲樂學習,使中國民族聲樂這顆現代藝術長河中的璀璨明珠更加熠熠生輝。

    關鍵詞:學生心理特質;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

    中國民族聲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厚積淀與藝術表達,因其節奏鮮明、音調感人、上口順耳、講究音韻的美學特點深受廣大聽(觀)眾的喜愛。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文化多元化的趨勢愈加明顯,青少年學生的思想與情感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對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為此,音樂教育工作者應立足新時期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質,在現代民族音樂教育理論和教學思想指導下,積極探索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策略。以期使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更適合青少年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在充分的民族聲樂體驗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升華對民族聲樂藝術的憧憬和向往。

    一、新時期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質

    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信息傳播渠道日益拓寬,由此帶來的文化、藝術的多元化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藝術審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超越傳統、清新迥然的心理特質。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獨立意識進一步發展,反感人云亦云,喜歡從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希望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處理各種問題。二是求新、求變的心理強烈,不喜歡陳舊的、模式化的教學或學習方式,對新鮮事物有濃厚的好奇心,渴望對未知的社會、文化、藝術有更多的了解,喜歡在探究中破解疑問、獲取新的知識和認識。三是情感和情緒尚不穩定,自我調節能力還比較差,面對各種刺激和壓力,容易過度興奮或消沉,使得得情緒忽高忽低。四是意志力還不夠堅強,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頹喪,甚至出現理智不能駕馭感情的現象。五是在聲樂藝術方面,追求流行和時髦的表現方式,對傳統的、高雅的藝術形式缺乏理解和欣賞的知識基礎。

    二、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策略

    面對新時期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質,音樂教育工作者應深入學習、全面領會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學生藝術教育的若干意見》(教體藝〔2014〕1號),著力探索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把民族聲樂教學作為挖掘學生藝術潛能、優化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1.創設直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民族聲樂教學的首要任務。結合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特質,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將民族聲樂抒發的思想和情感以直觀教學情境表現出來,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狀態中掌握聲樂作品的思想內涵、領悟聲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如學習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時,通過精彩的視頻對應歌詞“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明確歌曲運用“天上”對“山下”“月亮”對“小河”的方式來拓展反差角度、拉大時空跨度;采取把哥哥比作月亮、把自己比作小河的巧妙映射含蓄地表達出哥哥與妹妹就是天生的一對,地設的一雙;在深山、月亮、小河的情景交融中感受思念者充盈天地間的深情。有情境做鋪墊,原本略顯沉悶的民族聲樂教學變得充滿活力和精彩,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習興趣自然更加濃厚,主動學習的心理趨向逐漸形成。

    2.優化課程設置,體現教學內容的時代特色

    課程設置是教學的基礎和導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質優化課程設置,構建完善的中國民族聲樂教學體系,使教學內容體現時代特色是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關鍵性要素。第一,教師要貫徹“以學生為本”和培養“綜合性人才”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嗓音特點和專業素質恰當選擇專業教材,以幫助學生了解優秀的民族聲樂曲目、建立科學的發聲方法和歌唱習慣為首要教學目的,通過遴選高、中、低三個層次的不同曲目,讓學生自主學習,逐步提高。第二,教學曲目要全面,盡可能多地包涵中國民族聲樂的各種形式。如戲曲、地方小調、傳統民歌、歌舞性歌曲等。地域范圍要避免遺漏,既要有西北的新疆民歌、山西民歌,也要有東南的江蘇民歌、福建民歌,既要有漢族民歌,也要有其他少數民族民歌。第三,既要積極采用經典且具特色的藝術作品作為范例,更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多選擇一些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作品,讓學生掌握民族聲樂的發展動態,構建學生對民族聲樂學習的新認知。

    3.采取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現代聲樂教學理論強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把探究式教學作為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是重要途徑。音樂教育工作者應在中國民族聲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打破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民族聲樂作品自主、互動的研討與探究,啟發學生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中形成正確的觀點和認識,自主完成民族聲樂知識的獲取和民族聲樂素質的提高。如學習花兒《上去高山望平川》時,針對歌詞“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起是容易摘起難,摘不到手里是枉然。阿哥的白牡丹呀,摘不到我的手里是枉然。”讓學生討論:一是歌詞的“雙字雙句尾”格式;二是以景抒情的藝術表現優勢;三是望“花”興嘆的感慨心情;四是聽歌曲,體會假聲和真假結合的演唱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廣闊的學習空間,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放飛想象,增強了學習過程的和諧性。

    4.優化教學評價,升華學生的學習信心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的綜合性考量,是提升中國民族聲樂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針對青少年學生視野寬廣、頭腦靈活、自我意識強烈的心理特質,教師的教學評價必須與時俱進,與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相適應。第一,評價要突出激勵性,以尊重、欣賞和期望為基本原則,評價語言洋溢積極的情感因素。第二,評價內容要多元化,既包括學生的平時表現、作品再創作及演唱實踐,也包括學生的理解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第三,評價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用發展的眼光審視每個學生,注重對學生的縱向比較,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以教學評價的優化幫助學生逐步達到聲情并茂、字正腔圓、氣韻貫通、神形兼備的聲樂演唱境界,升華學生的學習信心。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只有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質,突出教學的針對性,才能明確教學改革的方向,探索出富有成效的教學改革策略,進而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中國民族聲樂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鄧彥睿.我國民族聲樂教學與實踐的幾點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5(05).

    [2]張瑞紅.我國民族聲樂教學改革初探[J].藝術教育,2015(12).

    [3]李娜.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創新路徑探索[J].當代音樂,2015(21).

    作者:祝君 單位:遼寧歌劇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成人自拍小视频|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最新毛片基地| 欧洲成人r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福利app|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女性成人毛片a级|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欧美成人黄色片|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