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將中國藝術歌曲融入聲樂教學中,可以為我國聲樂教學拓展一種全新的教學途徑,但是,在這一教學模式開展過程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充分發揮其應有價值。本文將結合身教學經驗,簡要探討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策略。
關鍵詞:中國藝術歌曲;聲樂教學;價值;應用
藝術歌曲于20世紀初由西方傳入我國,經過我國一批又一批優秀藝術家的取其精華、推陳出新,創造出一大批具有中華民族文化血液的中國藝術歌曲,使其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中國藝術歌曲融入聲樂教學中,可以為我國聲樂教學拓展一種全新的教學途徑。但是,在這一教學模式開展過程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充分發揮其應有價值。
一、中國藝術歌曲概述
藝術歌曲是一種將音樂形式和文學作品進行有機融合,進而進行情感表達的新型音樂體裁,其最早產生于18世紀末,是伴隨著歐洲浪漫主義文學興起而逐步形成的。藝術歌曲通常具有以下幾個藝術特征:藝術歌曲的歌詞都是改編自文人詩詞作品,主要為獨唱的表演形式,而且一般都伴有鋼琴伴奏,可以說其是一種將音樂、詩詞和鋼琴三者完美融合的典范。伴隨著中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強,藝術歌曲于上世紀初由西方傳入我國,經過我國一批又一批優秀藝術家的取其精華、推陳出新,創造出一大批具有中華民族文化血液的中國藝術歌曲,使其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具有悠久的詩詞文化歷史,可以往上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由先人創造的豐富多彩的詞歌賦成為創作中國藝術歌曲的重要素材和靈感。與此同時,由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都具有自身獨特的語言和文化,進而為中國藝術歌曲的形成提供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可以說,中國藝術歌曲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同時也是五十六個民族求同存異的具體化表現,在聲樂教學和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二、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一)激發學生聲樂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真正從內心產生學習興趣,才可以持之以恒的主動參與聲樂學習。但是,在傳統聲樂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枯燥,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如果將中國藝術歌曲引入到聲樂教學中的話,由于其具有嚴謹的結構形式、歌詞優美和易于上口的優點,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開展《梅花引》歌曲教學時,其詩詞“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巖上獨自開”學生都較為熟悉,而且全曲節奏明朗,朗朗上口,借助其開展聲樂教學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加輕松,不僅可以成功激發其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提升聲樂課堂教學質量。(二)培養學生音樂素質修養。我國具有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詩詞歌賦文化,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民間歌謠都可以成為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素材和靈感。因此,如果將中國藝術歌曲引入到聲樂教學中的話,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傳統文化知識功底,這樣才可以真正認識和理解歌詞的創作背景、表現手法、文化內涵和思想情感。與此同時,教師運用中國藝術歌曲進行教學的話,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音樂素養,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演唱聲樂作品。(三)可加強學生基本功練習。中國藝術歌曲應用于聲樂教學的重要價值在于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基本功練習,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聲樂演唱技巧。首先,可以鍛煉學生氣息控制能力。眾所周知,氣息的控制力和把握能力是學生聲樂學習中最為重要的要求之一,但許多學生對氣息調節知識的認識程度較為落后。因此,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中國藝術歌曲來幫助學生開展循序漸進的氣息練習。例如,教師可以引入諸如《茉莉花》《聽雨》,可以有效降低聲樂學習難度,幫助學生加強對氣息的掌控力、調節力,提高學生的基本技巧。其次,可以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入《愛情湖》這一歌曲進行聲樂教學,使學生通過演唱感悟蘊藏其中的意境美,進而不斷提升學生對聲樂情感的把握力。(四)傳承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經過我國一批又一批優秀藝術家的取其精華、推陳出新,創造出一大批具有中華民族文化血液的中國藝術歌曲,使其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中國藝術歌曲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同時也是五十六個民族求同存異的具體化表現,其本質和靈魂是民族的。因此,將中國藝術歌曲引入到聲樂教學過程中的話,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進而實現對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三、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正確認識中國藝術歌曲價值。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目前許多聲樂教師仍然沒有正確認識到中國藝術歌曲的重要價值。中國藝術歌曲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同時也是五十六個民族求同存異的具體化表現,這就要聲樂教師必須準確認識中國藝術歌曲的價值,深入挖掘中國藝術歌曲的文化要素,重視開展中國藝術歌曲教學,進而使其教學現狀發生改觀。藝術歌曲本身具有結構精悍、旋律明快、歌詞優美等優點,而中國藝術歌曲又主動吸收和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華民族精神,因此其有助于更好的地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學校作為文化教育的主陣地,對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學校聲樂教學應以弘揚民族文化為指導思想,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引導師生深刻認知中國藝術歌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推動中國藝術歌曲的社會傳播,從而促進中國藝術歌曲和聲樂教學的協調發展。(二)合理編排藝術歌曲教學內容。教師在利用中國藝術歌曲開展聲樂教學時,應正確認識當前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科學選擇中國藝術歌曲教學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首先,學校應建立健全中國藝術歌曲教學體系,不僅需要中國藝術歌曲的理論知識、演唱技巧,而且還需要涉及文學、歷史學、民俗學等多學科知識,注重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嚴謹性,從而使學生得以深入認識藝術歌曲中蘊藏的文化韻味和思想情感。其次,學校應適當增加中國藝術歌曲的教學內容比例,將其作為聲樂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力量,以便更好的組織學生開展演唱表現、演唱技巧以及演唱實踐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最后,應慎重選擇中國藝術歌曲。教師在選擇中國藝術歌曲教學內容時要符合教學目標,同時還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才可以提升教學水平,并且提高學生的聲樂基本功和演唱技巧。(三)突出藝術歌曲歌詞的歌唱性。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素材主要來源于流傳至今的詩詞歌賦,這些文字作品本身具有很強的文學色彩和朗誦風格。與此同時,我國古代詩詞普遍充滿了意境美和韻律感,而中國藝術歌曲大多數都來源于對古代詩詞,本身就十分適合編成歌曲來進行演唱,在演唱的時侯就呈現出歌詞優美、結構簡單和易于上口的優點。例如,《問君能有幾多愁》就是根據李煜的《虞美人》改編而來的,其主要描述由回憶亡國前的花前月下之事,到亡國之后的“不堪回首”、曲調一度由輕快轉變為委婉哀愁。對此,就要求學生必須先深入了解作品中所體現的思想情感,把握情感節奏變化。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應要求學生進行富有情感的大聲朗誦,同時加以合理的情景想象,從而獲得良好的演唱效果。(四)注重藝術歌曲的民族化特征。由于中國藝術曲目題材不僅來源豐富,而且類型復雜,同時由于不同民族、區域的藝術歌曲具有自身鮮明的風格,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歌曲演唱必須采用不同的演唱技巧,進而使藝術歌曲的民族化特征得以突出,并且獲得良好的演唱效果。因此,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加強學生的發音和音色的練習,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基本演唱功底。首先,教師應加強學生的發音練習。由于詩詞歌賦都是經過咬文嚼字而創作出來的,這就要求學生在演唱中國藝術歌曲時必須做到吐字清楚、形腔規范,才可以獲得良好的演唱效果。其次,教師要加強學生的音色訓練。由于中國藝術歌曲普通短小精致、節奏清楚,學生可以利用中國藝術歌曲來進行發聲練習,從而有效提升氣息控制能力,進而使得演唱效果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龐娜.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北方音樂,2017,(18).
[2]張麗珍,馬語嫣.中國藝術歌曲在山西高校聲樂教學中的發展現狀[J].北方音樂,2017,(16).
[3]常曉虹.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黃河之聲,2017,(11).
[4]肖玥.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評鑒,2018,(07).
[5]于洋.論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2).
作者:馬伊 單位:麗貴陽市演藝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