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優化商業保險主體角色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保險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和社會型保險比較可以看出,商業型保險的發展趨勢并不稱心如意,同時也不具有一定的規模。通過對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對商業養老保險解決對策中的宣傳力度、稅收優惠政策、銷售服務、監管力度等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商業保險;商業養老保險;保險公司
據聯合國人口機構統計,到21世紀中期,中國超過60歲將有近5億人口,人口的老齡化發展,對社會類保險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社會保險行業面對人口老齡化艱難的挑戰,商業養老保險的大力發展變得迫不及待。目前商業保險中的定期保險、年金保險、兩全保險、終身保險,都屬于商業養老保險范圍,它是保險人保期屆滿時年老退休,由保險公司按合同規定支付養老金。
一、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1.宣傳力度較差
商業保險對于大部分人們而言就是一個基本的概論,覺得把錢放進銀行和商業保險是大致相同的。但事實上,隨著銀行近幾年對存款利率進行不斷的調整,使得收益值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種現象的出現則是不能跟保險產業做比較的。商業保險需要肯定自身的發展趨勢,強化宣傳力度,像網絡、報紙、廣告等。
2.銷售服務較差
銷售服務問題在商業保險發展中是主要問題的存在,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商業養老保險的種類比較老化,不能使人們的要求得到滿足。同時商業保險本身的創新性、順應性比較差,不能有效的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第二,宣傳工作的不到位,也導致人們對商業保險的關注不高。而且,公司管理制度的老舊,也容易導致商業保險不能更好的跟上時代的腳步,不能與時俱新。
二、優化商業養老保險的對策
1.保險公司自身的宣傳力度需要加強
宣傳類工作的實施,是商業保險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工作。把養老保險的輿論與理論工作更好的完成,可使人們進一步提高保障意識,為了使商業保險的印象能夠深入人們心中,商業保險公司需要對多種宣傳手法進行合理運用。同時,商業保險公司在發展中時,也可對多種綜合型服務進行適當的運用,進一步的對服務內容進行豐富,進一步的對服務范圍進行擴大,能夠有效使商業保險公司的吸引力得到增強。
2.稅收優惠政策的強化
商業養老保險在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相關稅收政策是作為一大制約條件的存在。保險行業在發展時,向來都是把稅收政策作為重點進行關注。在天津與上海等地區,都已開展了養老保險試點的有關工作,而且還擬定了相關的稅收優惠,使得能有助于推動商業保險的發展。
3.銷售服務方法
銷售方法:中介機構的人員、企業簽訂相應合同的個人、企業內部人員等,是商業養老保險的主要銷售人員。銷售形勢可大致分為以下兩方面:第一,營銷方式,主要是對保單采取中介機構、人員等方式進行銷售;第二,直銷方式,保單的銷售可根據企業內部人員采取直接性銷售。服務對策:商業保險想要完成大力發展,就必須要將客戶平臺加以完善,應該把售前到售后的一切服務負責到底。第一,要規范科學處理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企業整體內部管理工作的水平效率。要積極設立保險服務網點,像郵政或者銀行等地,都可設立代辦型的服務網點。并且聯網互通工作實施,則需要相互間的同時進行,這樣能夠給客戶優質服務。第二,商業保險售后中心的功能設置要具備集中化,即查詢服務、咨詢服務、投訴服務等,是售后服務的主要內容,同時售后服務的時長則需要在24小時左右,這樣即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也能不間斷的為客戶提供服務。
4.監管力度的強化
環境的優良能夠更好的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而這在過程中也需要對監管活動進行強化。這樣一來,為了使業務經營能夠實現擴大化處理,需要把商業保險企業作為基礎,這樣能夠有助于形象的樹立。第一,深入分析我國的實際情況,在保險項目的有關設計方面,需要對保險監管委員的監管力度進行強化。像一些對消費者不利的合同條款、定價不科學等問題存在,應當及時的給予廢除或禁止。第二,企業準入標準的提高,則需要行業監管部門的同意,這樣也能使保險機構專業和服務水平得到規范和有效提高。第三,保險行業監管機構還可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市場,像一些國內外的保險企業也可積極的吸納,這樣既能使創新工作力度得到加大,也能使保險企業時展性得到增強。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逐步完善保險體制改革工作,使得更好的促進了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機遇。通過對商業養老保險解決對策中的宣傳力度、稅收優惠政策、銷售服務、監管力度等進行分析,才能更好的推動商業保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樊佳晶,劉月.我國養老保險中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婦女:理論版,2013(09):104-105.
[2]邢印江.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3(44):51-52.
[3]唐慧娟.句容市農村商業養老保險的現狀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11):152-154.
作者:肖金平 單位:四川省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