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互聯網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極影響
在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下,給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許多有利的因素,它豐富了大學生們的知識,開闊了大學生們的視野,同時也為宣傳思想工作現代化、科學化提供了前提條件,擴大了受教育面和參與程序,增強了宣傳思想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在看到互聯網給我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利益的同時,由于信息的污染、外來文化等原因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嚴峻的挑戰。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信息污染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干擾
互聯網既是獲得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糟粕遍布的信息垃圾場。政治、經濟、學術等有價值的信息會和各種各樣暴虐、色情、腐化、低級趣味的信息混雜在一起,然而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是很強,很容易受到影響。部分大學生因迷戀上網交友、聊天、瀏覽色情網站而導致精神萎靡、學習成績下降,以至精神分裂、心理扭曲;加之,大學生長期接觸一些西方腐朽的價值觀念,在互聯網的作用下,信息傳播者和大學生在自由自主地傳播和接受信息的互動中,使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泛濫,不可避免地弱化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從而干擾和沖淡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二)西方網絡文化與日俱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沖擊
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網絡信息的全球化發展使不同國家之間的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化傳統相互融合、滲透。由于西方發達國家依仗其政治、經濟上的優勢,通過互聯網的便利條件向全世界范圍內大量傳播,更是給易被控制的大學生的思想帶來明顯變化,主要表現在一部分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根基不牢、缺乏愛國熱情、缺乏正確的人生理想等,此種情況不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展開。
(一)以網絡為教育改革陣地
在現代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渠道。然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僅憑借教師的口述講解也不夠直觀,這樣的課程往往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課時設置少、課堂效率也較低。因而在全社會都在關注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下,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應當積極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與手段,而網絡就是最適合的教改陣地。從高校角度來說,建立完善的網絡教學課堂體系,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手段和互聯網應用的方式,以其直觀、迅速、便捷、豐富的特點,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帶來新的活力。而從教育工作者角度來說,要努力豐富自身的技能,充分了解并能有效利用互聯網的優缺點,通過展示優點、摒棄缺陷,將最好的教學效果呈現在學生眼前,極大提高課堂效率。
(二)以網絡為思政宣傳平臺
因為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非常有利于信息的傳播。因此,高等院校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進行更廣泛的宣傳,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能夠方便地接觸到相關知識。例如,高校可以致力于建設以宣傳馬列主義、思想、宣傳社會主義、宣揚愛黨愛國思想的紅色網站,并且在發揮高校自身的創意,在網站形式上摒棄以往枯燥沉悶的條目與說教,而采用新聞資訊、趣圖漫畫、flash動畫、音頻視頻等更多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在網站的內容選擇上,要側重視從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發掘有代表性的人物與事件,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親切感和參與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啟發和教育。
(三)以網絡為師生交流橋梁
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進一步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大學生群體中,QQ、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已極大取代了電話和短信,成為大學生交流聯絡的主要渠道;而QQ空間、人人網、開心網、微博等,也成為大學生群體最樂于展示、抒發、表達自我的平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新興渠道,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微博圈子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還可以利用微博、ASK等新型網絡平臺,開展貼近學生生活的調查和訪談活動,設置大學生網民最關注、最有興趣的話題,讓其主動參與討論,從而了解其所求所想,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和心理狀態;還可以通過開設主題聊天室,隨時與大學生網友聊天、談心。網絡的平等與開放為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之間架起了一道方便、自由、無阻礙的橋梁,讓雙方可以放下師生的身份區別,更真誠、更全面的了解彼此。
(四)以網絡為創意展示舞臺
電腦和網絡所能帶來的娛樂效力是十分驚人的,網聊、網游、網購所帶來的興奮感和滿足感,令許多學生深陷網癮不能自拔。然而,在網絡極大發展的今天,禁網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況且,對待網絡問題,堵不如疏,因此而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因勢利導,充分利用電腦與互聯網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設計形式多樣、具有創意且有意義的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例如,可以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為主題主題微博創作比賽、多媒體課件設計比賽、網站網頁設計比賽以及學校BBS主題活動等,鼓勵學生積極提交自己的作品,并通過網絡將其展示出來。這樣的活動寓教于樂,學生在參與中學到了新知識、新技術,并且讓自己開動腦筋、發揮創意,思想與靈魂也得到洗禮與升華。
(五)以網絡營造健康向上校園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網絡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為我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要讓網絡更好為我們的工作服務,必須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致力于營造健康、良好、積極的校園網絡環境。每所高校在管理上都要建立專門的校園網絡監管機構,而其首要工作就是要投入大量技術力量,隨時對網上信息進行監控,對于包含有色情、暴力等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屏蔽與清除;對于在網絡上出現的具有政治敏感性、極端傾向性或群體煽動性的言論與活動,也要及時發現并加強疏導,并及時把握正確導向,避免更大范圍的傳播;對網游等容易形成網癮的娛樂功能進行適當的時間限制;要充分重視、采取多重手段,為建立一個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而努力。
四、小結
以網絡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是否能夠取得大家所期望的成果,仍然有待成功論證,對我們來說依然任重道遠。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進一步研究互聯網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在網絡時代思政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努力使其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作者:官孫平 單位: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