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競爭力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導大學生端正就業態度在找工作前夕,由于大學生長期躋身于校園里,對社會的認識不全面,往往對未來的期望值過高,畢業生一旦進入社會真正走進招聘市場時,面對人生的第一次職業選擇他們往往會陷入觀望或消極等待的心態中,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他們會患得患失。面對挫折,他們又會悲觀失望,這種不穩定的心態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就業甚至于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的表現。思想政治教育在這里并不是指有關國家政黨的教化,它是以培養大學生面對就業競爭時所應保持的心態的教育。實踐證明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不論是在找工作的迷茫時期,還是在工作中面對壓力的時期,均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另外也不得不提到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創業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也會適當的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指導,引導大學生以平穩的心態面對這一切。
1.2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擇業觀和就業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規避盲目自信和對自身評價過高的現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介紹國家的有關就業方面的方針政策,指導大學生實事求是,從自身的特點出發正確客觀的地評價自己,利用相關的國家方針政策找到準確地自我定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廣大學生懂得,工作不分大小、性質,只要努力,就可以在社會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1.3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畢業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表面上看,職業道德是廣大大學生在工作以后才會遇到的問題,但是由于社會競爭力日益加大,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都將職業道德素質作為錄用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提高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也是增強大學生就業競爭力不可忽視的一方面。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開展有關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基本道德素養,特別是對愛崗敬業的精神,誠信意識,責任意識的加強。改善大學生眼高手低、缺乏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的現狀,保證他們在求職過程中的絕多真實,避免誠信缺失,簡歷不真實和簽約后隨意違約的現象。
1.4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為增強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提供思想保證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些正確的觀念的指導下就業競爭力就自然而然會得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增強大寫生的就業競爭力提供了思想保證。眾所周知,我國思想政治的核心是辯證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結合。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并不只是對我國廣大學生進行歷史教育,僅僅讓他們知道我國思想政治的心路歷程,更重要的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幫助廣大學生掌握正確看待問題的方法,教會他們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及與之相適應的方法論,在正確的世界觀的指導下,在合理的方法論的幫助下指導他們正確的解決現實的實際問題;就業是他們在畢業后首先會面對的問題,經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在面對就業競爭時自然就會表現出與他人不同的觀點意見,而且會避免一些唯心主義的看法,這樣就自然而然的增強了競爭力。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
2.1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可以獲得,也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鍛煉和提高,但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學習能力不僅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塑造,而且會在很長時間內影響到一個人的表現和發展,所以說“思想道德素質在大學生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中居于主導地位”,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也都把大學生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放在首位,大學生黨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努力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首先要堅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信念,并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需要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大學生的潛能。其次要對大學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要多了解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適時調整教育內容,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吃苦耐勞、遵紀守法、團結友善的道德行為,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用人單位的價值觀趨于一致,從而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
2.2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大學生就業的基礎競爭力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只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這會使學生在求職中因知識面狹窄、專業技能單一的限制而不能順利轉換就業方向,從而弱化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正如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所說: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緣自專業,其余85%靠的是他的人際關系交往。因此,應重視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擇業本身是畢業生與招聘者用語言相互溝通和交流的過程,雙方溝通交流的效果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讓學生全面、充分和高質量就業的導向,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和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認識發展規律,改變傳統的單向灌輸的方式,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勵、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實地參觀、志愿者服務、勤工助學、三下鄉服務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際能力;讓大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社會、增長知識、磨練意志,提高適應社會能力;在社會實踐中找出差距,明確努力方向,提升自信心,增強承受挫折、戰勝困難的勇氣,促進心理素質健康發展;在實踐中分析、比較、判斷和選擇,使外在的理論和規范內化為大學生自覺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3加強就業指導提升大學生就業的環境競爭力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就業自主能力不強,不了解就業形勢,不掌握就業政策,缺少有效的求職技巧和方法、缺少相關的知識和經驗。針對這種情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繼續加強就業形勢和政策的宣傳和教育,加強就業觀、擇業觀、立業觀和成業觀的教育,指導畢業生調整就業期望,改變就業觀念,提倡先擇業后就業、自主創業和多種途徑就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指導大學生結合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和就業市場的發展趨勢,正確認識自我、科學合理定位,從自身與社會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與設想。開展專題講座,指導學生學寫求職信,掌握必要的面試技巧,提高求職就業能力,實現順利就業。
三、小結
總之,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是大學生多項素質和能力的綜合體現,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不懈的努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緊密結合起來,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全過程,不斷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適應社會需要的、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學生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孟曉媛 劉繼東 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