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性實踐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科學發展觀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研究
1、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關于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可從四個方面加以陳述:第一,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發展是發展觀建立的重要基礎,離開發展去談發展觀是沒有任何實踐價值的,同時發展也是推動社會經濟建設的主要動力。第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精神本質。發展應當建立在人的基礎之上,對于人才的重視和尊重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前提。第三,可持續發展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全面性與協調性。無論是科學發展觀中的人口、資源還是環境都需要體現出必要的可持續發展特征,這是權衡各環節的必要內容。第四,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施手段。從資源配置方面體現工作內容的秩序,合理協調各方面工作的實施。
2、科學發展觀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提出的要求
科學發展觀視域下對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提出了一些要求,主要包括:①時代性。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應從時代特征出發,體現教育工作的時代屬性。②人本性。從以人為本方面突出思政教育的人本性特點也是思政教育開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③創新性。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不應因循守舊,而應當從實踐創新角度提升思政教育實施的有效性。
二、關于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當前科學發展觀理論將新時期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效結合,在積極探討現階段黨和國家發展任務的同時也與當前中國的基本國情相適應,是黨和國家重要戰略思想在實踐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基于科學發展觀背景指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與實施應當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側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干預,進而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1、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①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使得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遭遇了新問題;②網絡信息泛濫也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造成了諸多阻礙;③外來文化的大量侵襲使得文化多樣性特征在思政教育中尤為突出;④思政教育內容或是方法的陳舊使得大學生思想及心理問題越發嚴重。
2、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優化路徑
第一,樹立意識。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應當從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探討思政教育的以人為本問題,樹立正確的思政教育理念,切實解決學生實際的思想問題。第二,網絡建設。網絡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當積極突出網絡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正確引導,盡量避免消極因素對于大學生思想的侵蝕,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營造更加和諧的網絡環境。第三,文化構建。文化多樣性特征對于思政教育的實施同樣有利有弊,而和諧校園文化的構建需要從理論建設與實踐環節共同著手,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有利的社會實踐活動,搭建必要的溝通平臺。第四,創新發展。應從教育內容及方法等方面來突出思政教育的特點,體現思政教育的實踐內涵,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現對學生思想及心理問題的合理干預,為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機制保障,這也是當前思政教育創新實踐研究的關鍵所在。
三、結束語
作為現階段黨和國家事業執行與發展的重要核心,科學發展觀理論的提出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彰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本質的關鍵內容。對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思政教育工作實施無論從指導思想還是實踐環節都表現出一定的實踐創新特征,是現階段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行動指南。在堅持思政教育全面、和諧、發展等基本行動方針的同時,我們還應當從大學生實際的思想問題出發,保證思政教育各實施環節之間的銜接性,進而全面推進思想政治及文化建設的全面開展。值得注意的是,科學發展觀視域下我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踐研究隨時展必然將不斷出現新問題與新困境,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始終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清晰,積極尋求思政教育的實踐創新模式,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作者:王嗣源 單位:西安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