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網絡語言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語言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網絡語言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摘要:結合文獻查閱結果,通過分析互聯網語言的特點,深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常態”,闡述網絡語言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影響、消極影響,掌握網絡語言的“本質”,倡導“去偽求真”,靈活應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實效”,進而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現出更強的穿透力、針對性。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語言;互聯網;教育

    一、大學生網絡語言的特點

    (一)廣泛性

    互聯網覆蓋面積廣泛,網絡語言不會區分地區、人群,它是一種以網絡互通互聯性質為基礎的特色化語言,相對而言,網絡語言的應用人群也極為廣泛,沒有相應的限制范圍。在互聯網上,網絡用戶語言溝通、交流的背景為自由化的網絡,溝通呈現出較強的隨意性,無論交流雙方的社會背景如何,交流雙方身處什么地區,都能夠隨意應用網絡語言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1]。

    (二)快捷性

    互聯網在數據傳輸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目前互聯網也是信息傳播速度最快的介質,這就賦予了網絡語言“快捷”這一基礎特征。網絡語言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進行傳輸的,溝通雙方無論身處何地,無論雙方距離有多遠,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溝通以及交流,雙方的交互效率極快,僅次于面對面交談[2]。

    (三)豐富性

    互聯網的廣泛性、通用性、高效性,為廣大網民提供了一個內容豐富的溝通平臺,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內容的不斷拓展,用戶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所能夠應用的資源數量也越來越多。網絡上出現的“熱點事件”也成了網絡語言的增生點,有關文學、政治、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為網絡語言的發展提供了土壤。

    二、大學生網絡語言存在的不和諧因素

    (一)不規范性

    網絡語言的不規范,是相對傳統語言溝通模式提出的一個觀點。根據CNNIC2019年第43次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網民規模為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互聯網普及率達59.6%。海量的互聯網用戶,讓網絡語言的發展越發多元化,而這也導致語言溝通交流的規范性逐步缺失,網絡上的許多新生詞語、名詞和現實生活中的語言表達方式大相徑庭[3]。一方面,不規范的網絡語言,更容易引發溝通方面的矛盾。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不可避免的會具備一定的地域特征,而不規范的網絡語言,就有可能會侵犯個人的觀念、思想,從而引發矛盾事件;另一方面,不規范的網絡語言導致傳統語言以及現實生活中的語言溝通受到了一定影響,如“喜大普奔”等不規范的詞組,常導致人產生誤解,影響正常的溝通交流[4]。

    (二)不文明性

    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公平的交流平臺,人們在互聯網平臺中的個人信息相對保密,現實身份難以查證,這就為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員或者行為不規范的人員戴上了“面具”,因這層“面具”,他們能夠在網絡平臺上肆意發言,言論內容不受道德觀念束縛,不受法律法規所制約,這就導致網絡語言呈現出了一定的不文明性質。

    (三)壟斷性

    就當前互聯網交流環境來說,網絡語言仍舊呈現出較強的“壟斷性”特征,網絡上無論是語種的壟斷還是表達方式的壟斷,都直接影響了網絡交流的公平性,對網絡環境的規范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三、大學生網絡語言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一)有助于大學生養成創新性的思維能力

    網絡平臺有利于大學生和不同層次、不同地位、不同地區的人進行溝通交流,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通過頻繁的溝通交流,大學生的視野得到了有效開拓,而大學思想教育模式也能夠從單方面的灌輸轉變為“雙向溝通”。在多元文化網絡環境下,人們的創造力被充分的體現了出來,網絡中的創新元素,在吸引大學生的同時,激發著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5]。

    (二)有助于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體系

    在社會多元文化以及現代文化的沖擊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收自然受到了一定影響。目前,許多高校融合了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方式也在逐步朝著互聯網的方向傾斜,文本話語逐步生活化,專業話語逐步大眾化,傳統的描述呈現出一定的現代化特征。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三)有助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互聯網語言集合趣味、平等特征于一體,它的表達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征。我國歷來倡導“人本教育”,教育者在育人的過程中,需要從被教育者的特征出發,利用被教育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語言,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通過互聯網,思想政治教師能夠更全面的、貼切的了解到大學生思想動態,通過網絡語言,能夠更好的指導大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從而讓思想政治教育的廣泛度、深度都得到提升。

    四、大學生網絡語言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一)淡化了大學生的民族意識

    互聯網行業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相對比較短,互聯網的構建有著較為明顯的西方文化特征,同時網絡語言的廣泛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域文化表征。目前,互聯網上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較少,這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發展來說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大學生在網絡上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影響,而我國原生的優秀文化就被淡化,大學生的民族意識形成也受到了嚴重阻礙。另外,部分居心叵測的人員,在網絡上散布虛假信息,惡意引導人們的思想,從而導致大學生對國家、社會、社會政府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對我國的政治、文化產生誤解。

    (二)影響了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對于大學生的正常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在現代社會,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構建存在許多干擾因素,其影響著大學生對當前社會的認同,影響著正確思想價值觀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形成。

    (三)增強了大學生犯罪的機率

    網絡的廣泛性,開拓了大學生的思想,互聯網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溝通平臺、共享平臺,其中蘊含著諸多有價值的信息,如個人信息等。而互聯網本身對個人信息的隱藏,其實就為大學生犯罪創造了一個相對“良好”的環境,在網絡隱蔽面紗的遮蔽下,原本好奇心就極強的大學生,難以控制自身的行為,在網絡上瀏覽許多違法亂紀的內容,這就會直接對大學生的行為、思想造成影響,進而在無形中提高了大學生犯罪概率。

    (四)造成了大學生人格的缺陷

    健全人格是一個完善社會環境所認同的一種綜合品質,互聯網可謂是現實世界的一個縮影,但是相較于現實世界,法律法規、道德觀念在互聯網中的作用效力更低,大學生在用網絡語言和人交際的過程中,就有可能因缺少正確引導或者正確思想觀念的支撐,導致其對“社交”的概念產生認知偏差。另外,若是長時間在網絡上和人交際,就會導致大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弱化,在生活中無法把控自身的情緒,這也是近幾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頻發的原因之一。

    五、網絡語言環境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建立文明的校園網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大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也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外部環境對于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為直接且深刻的。所以,為大學生構建一個文明的、規范的、現代化的校園網絡環境,就是提高思想政治效果最為直接的辦法。在校園文明網絡構建方面,近幾年,“清朗網絡”構建的號召,就是高校網絡構建的重要指導。首先,高校要主動占據網絡陣地,積極開展和大學生息息相關的辯論、文化活動,以網絡為具體依托,采用多種方式讓大學生加入校園網絡環境中來;其次,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渠道,進一步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輿論引導作用,定期推送相關文章,讓大學生了解到正確的思想文化觀念,減輕外界不良因素對其的影響。

    (二)限制不良網站的鏈接

    不良網站鏈接的限制是避免不良信息影響大學生最直接的措施,學校要定期排查不良網站,然后在校園網絡中將這些網站的鏈接屏蔽。同時,要注意網絡信息的過濾、審查,避免不良信息滲透到校園環境中,從而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需要從觀念引導方面入手,首先,高校要構建起定期培訓教育的機制,根據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的諸多現實問題,構建起長期的、系統的培訓體系,讓思想政治教育者對網絡語言有一個清晰的、辯證的認識,體會到網絡語言的發展是時展的必然現象,認識到網絡語言的不規范和大學生求新求異、渴望成長的意識相互映射,用理性的眼光來判斷網絡語言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利弊,進而解決目前困擾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種種問題;其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將原本正式化、傳統化的教育語言,向網絡語言、生活語言所延伸,以此為基礎拉近和大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要深究網絡語言背后的價值問題,在教育的過程中,恰如其分的為大學生解讀,讓大學生能夠應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識,正確的、理性的看待社會上出現的種種現象。

    (四)提升學生明辨網絡語言的能力

    大學生必須要正確認識到網絡語言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產物,其形成以及發展必定會歷經一個無序到有序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課堂教育中、生活教育中,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到網絡語言普及的原因,引導大學生正確的使用網絡語言。針對大學生已經出現的濫用、亂用網絡語言的行為,不能夠盲目的批評、職責,而是要深究大學生隨意使用網絡語言的心態,從其不足之處出發,有針對性的幫助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語言,促使其能夠從網絡語言娛樂、戲謔的表面,認識到語義中深層次的含義,并應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識,從辯證的角度,探究網絡語言所折射出的社會文化癥結。

    (五)開展網絡心理咨詢

    從目前網絡上盛行的網絡語言特征分析,不難發現,許多不規范、不文明的語言或者各種不同形式的網絡語言,其背后其實隱藏著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如“awsl、xswl”等網絡用語,學生在使用這些網絡語言時,一方面是為了“跟風”;另一方面則是對看到的事物缺乏自主思考,缺乏自我表達能力。所以這就映射出了大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網絡既然為使用者蒙上了一層面紗,那么也為心理咨詢服務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高校應該積極應用互聯網,以“匿名”的形式,解決大學生在生活中、在學習中、在網絡中出現的諸多心理問題,從而讓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障礙得以消除。

    (六)舉辦網絡文娛活動

    網絡文化的肆意發展,網絡環境的逐步惡化,和文化、道德觀念的缺失有著密切關系,高校作為引導社會輿論、思想觀念發展的重要機構,一定要通過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規范網絡環境,讓大學生真正成長為可促進社會發展的棟梁之材。文娛活動就是實現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高校可利用網絡平臺,宣揚學校即將開展的文娛活動,將學生的注意力從互聯網上轉移到“第二教育陣地”中,通過文娛活動中的文化知識,規范學生的行為、思想。

    (七)培養大學生的自身素質

    “素質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名詞,但實質上,無論是中學階段的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在“素質教育”方面皆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排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身為教育工作者,或應該深刻思考教育的本質以及當代教育在文化教育、素質教育、思想教育方面的缺失。我們亟須改變自身的教育方法,革新自身教育觀念,真正的做到“教書、育人”,讓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提升。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語言其實是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發展的一個“縮影”,它和大學生的行為、心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并且會對其未來的發展、三觀的形成產生影響,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教育工作者務必要辯證的看待當下的問題,善用、活用網絡,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光添彩,為大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榮,田志偉.網絡語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以陜西省部分高校為例[J].理論觀察,2017(9):153-155.

    [2]莊文學.“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8.

    [3]武艷萍.網絡流行語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有效引導[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8(3):6-11.

    作者:黨維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影院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成人在线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成人自拍视频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67194成人手机在线|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人观看的免费毛片|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