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學教學中學生直觀想象力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直觀想象力可以幫助學生洞察數學知識本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物化模型、幾何圖形和文字符號,激發、催生、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力,培養其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直觀想象;數學核心素養
直觀想象作為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借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態與變化,利用空間形式特別是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素養。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當運用實物、圖形、語言等載體,激發學生直觀想象力,幫助學生洞察數學知識本質,培養數學核心素養。[1]
一、借助物化模型,激發直觀想象力
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處于從直觀動作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階段。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物化模型引導學生觀察、操作,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直觀想象力。作為一種“幾何直觀”,物化模型是從現實世界、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其中還蘊含著隱性的數量關系。[2]在學生直觀物化模型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表征。比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筆者通過展示生活中的實物,如剪刀、扇子、書的封面等物體,引導學生從實物中找出角;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已經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圖形中找出角;同時,將這些圖形的實物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摸角”,在摸的過程中感受、體驗角的特征。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直觀、動態的想象,筆者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活動角”,相較“實物角”,“活動角”更精準;相較于“圖形角”,“活動角”更靈活。“活動角”不但能引發學生靜態的直觀想象,而且能引發學生的動態想象。通過這種動態想象,學生能快速掌握關于角的數學知識,即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而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直觀想象力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是學生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借助物化模型,能為學生數學學習提供先行組織材料,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從而激活學生的已有認知,建立模型與數學的關系。
二、借助幾何圖形,催生直觀想象力
著名數學教育家華羅庚先生說:“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借助幾何圖形,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以形解數”,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賦形以數”,從而喚醒學生的操作經驗,培養學生利用圖形思考問題的能力。許多代數問題具有幾何意義,同樣許多幾何問題都可以用代數的方法來解決。教師借助幾何圖形進行教學,可以催生學生的直觀想象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解圖、釋圖、識圖,而且要引導學生畫圖、構圖、創圖,這是建構數學問題幾何模型意義的重要路徑。比如,學習“梯形的面積”時,學生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一堆鋼管,一共有10層,頂層有5根,下面的每一層依次比上面的一層多1根,最下面的一層一共有14根,這堆鋼管一共有多少根?”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畫出一個梯形,引導學生直觀想象一堆鋼管最上面一層、最下面一層、層數以及總根數的幾何意義。借助直觀想象力,學生就能運用梯形的面積公式來解決鋼管的根數這一實際問題。在這里,代數問題的解決獲得了幾何圖形的支撐,催生了學生的直觀想象力,讓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了數形結合方法的精妙。在數學教學中,幾何圖形可以為學生理解抽象數學知識建立適切的心理圖像,學生借助幾何圖形支撐的心理圖像深度思考,審視抽象的數學學習內容,就能形成新的視角,產生新的發現。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用圖“說話”,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而用圖“說話”,關鍵是要建立圖形與數學的關聯。因此,教師通過圖形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想象,能幫助學生更快地建立數形之間的關聯,深化學生對數學問題本質的理解和認知,從而讓學生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3]
三、借助文字符號,培養直觀想象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借助物化模型、幾何圖形,還可以借助文字符號來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力。相比于物化模型和幾何圖形,文字符號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更為廣泛。許多學生學習數學時常常因為對知識點認知不透、理解不深,而導致直觀想象力“被干擾”的現象發生。比如,在學習“圓周長的一半”與“半圓的周長”時,因為概念相近,學生就容易混淆。作為教師,可以通過直觀的比劃動作,深化學生的認知理解。[4]比如,筆者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時,有這樣的一個題目:“16支球隊參加足球比賽,以單場淘汰制的方式進行(也就是每一場淘汰一支球隊)。那么,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才能產生最后的冠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學生采用列舉法,逐漸解決問題;有學生采用畫圖法,將16支球隊看成16個點,通過連線的方式,探究出比賽的過程、結果。在教學中,筆者借助文字符號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想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這種單場淘汰制與計算“12+14+…+116”聯結起來,形成了一種類比,即每一輪淘汰的球隊都是前一輪淘汰的球隊的一半。如果將原來總的球隊看作單位“1”,那么第一輪淘汰下來還剩12,第二輪淘汰下來還剩14,以此類推,最后只剩下全部球隊的116。當學生對“單場淘汰制”有了清晰的認知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度研討“循環制”等比賽規則,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深化學生的數學認知。在幾何直觀中,教師如果能融入推理,就更能助推學生的數學發現、引發學生的數學想象,數學課堂教學也會多幾分靈動與智慧。借助形的直觀對數進行詮釋,通過數的結論深化對形的理解,是學生空間想象發展的過程。正如啟蒙思想家康德所說:“理性無直觀則空,直觀無理性則盲。”在數學教學中,直觀的圖像能有效地還原、再現、反映數學問題的本質特點與核心規律。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想象,幫助學生構建起物化模型、幾何圖形以及文字符號與數學問題的關聯,提升學生的直觀想象品質,讓每一位學生能自主地、積極地、富有創造性地建構數學知識,深化學生的數學理解與數學實踐。
參考文獻:
[1]邵光華.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思想與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8-75.
[2]呂增鋒.基于“直觀想象”數學核心素養的解題策略———以浙江省2016年高考理科第19題為例[J].中學數學教學,2017(2):21-23.
[3][美]G.波利亞.怎樣解題:數學思維的新方法[M].涂泓,馮承天,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37-38.
[4]戚興棟.立足知識本質,發展學生幾何直觀力[J].數學教學通訊,2018(31):10-11.
作者:盧緒祝 單位: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