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節約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浪費現象,要想有效杜絕這些現象,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向學生滲透節約思想,文章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節約元素、收集與節約相關的信息、組織與節約相關的教學活動等方面著手分析,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引領學生的節約行動,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狀態下接受節約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節約教育;節約意識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前小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將節約教育滲透到小學教學中來,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結合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與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設置詳細的教學計劃,將節約教育有目的地滲透到教學中來,使數學課程與節約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學生不僅能夠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還能受到節約教育,他們的整體素養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節約元素
小學數學教材經過了編撰人員的精心設計,其中有豐富的節約元素,這些內容都能很好地應用到節約教育中來,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節約意識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找出其中的節約教育元素,仔細分析教材和學情,并將分析所得認真記錄下來。這樣,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根據當時的課堂反饋將節約知識滲透進來,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節約意識,最終產生憂患意識。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教材中與節約教育相關的內容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節約意識、節約知識與節約行為。如學習“小數混合運算”時,我提前讓學生了解一下當前市場上出現的A++級節能冰箱,看看它的耗電量與普通冰箱相比有什么優勢。課堂上,學生紛紛呈現了自己的調查結果,節能冰箱每天的耗電量約為0.6度,而普通冰箱每天的耗電量為1.3度。結合學生的調查結果,我讓他們計算一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普通冰箱比節能冰箱要多耗電多少度?這樣,學生就能將課堂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也知道了節能冰箱不僅能夠節能,還能減少家庭中的電費開支。課堂結束時,我還教給了學生一些與家電省電相關的小竅門,并為學生布置了一個開放性的作業:回家將家電省電的知識講給家長聽,共同踐行節約。再如,進行“求平均數”的教學時,我為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四年級的四個班級的同學去社區收集廢舊報紙,一班收集了20千克,二班收集了21千克,三班收集了18千克,四班收集了20千克。每班平均收集了多少千克舊報紙?收集舊報紙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他們在解題的過程中輕松掌握了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也明白了舊報紙是可以回收的,它是一種常見的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資源,收集舊報紙也是節約行為的一種,我們應該在實際生活中踐行這種節約方式。教材中有很多能夠培養學生節約意識的素材,這些素材能夠幫助學增長節約知識,不斷推動他們的節約行為。教師要對小學數學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并對這些素材進行巧妙利用,充分發揮教材在節約教育中的作用。
二、收集與節約相關的信息
數學是一門集邏輯性、科學性、知識性與應用性為一體的學科,因此,教師無論是向學生介紹與節約相關的知識,還是組織一些與節約相關的活動,或是制訂一些節約計劃,都需要收集數據,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數學進行整理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如學習“統計表”的相關內容時,我組織學生以社會調查的方式去收集資料,使他們就能夠對“統計”產生初步的感知,更好地了解統計的意義所在,明白統計學的作用。首先,我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自己家2018年上半年每個月三項常規的家庭開支———水費、電費、燃氣費的數據;然后,由學生自己整理數據,并完成家庭開支的統計表。最后,我啟發學生從節約能源的角度去發掘數據中的問題,并嘗試著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再如,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時,我搜集了一些關于水資源在地球上分布情況的數據,其中海水占水資源總量的97.3%;淡水只占到了2.7%。這么低的占比卻不能全部利用,因為有77.2%的淡水是存在于冰里的,22.4%則存在于泥土中,人類可以利用的只有極少的0.4%。可惜的是,在這極為微小的0.4%中,有67.8%受到了污染。當這些數據呈現到學生面前時,他們很容易就意識到了水資源的緊缺,也知道了日后在生活中要節約用水,不浪費一滴水。收集數據的方式有很多,學生可以去網絡搜索,也可以去圖書館查閱相關的書籍,通過這些渠道收集數據,能夠不斷地提高學生數據整理和分析的能力,他們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更多的節約知識,對節約產生更為深刻的體會。
三、組織與節約相關的教學活動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因此他們大多都難以抵抗那些趣味濃厚的實踐活動,這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可以多為學生組織一些與節約相關的教學活動,以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與內涵深刻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曾經為學生組織了一個這樣的活動:回家后,將自家的水龍頭開到最小,讓它能滴下水來,但是水表要保持靜止不動。找一個量杯,收集所漏下來的水,看30分鐘能收集多少水。調查中學生發現,30分鐘能夠收集大約250毫升的水。隨后,我就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水龍頭壞了,或是沒有擰緊,導致水龍頭滴水,一小時會浪費掉多少水?一天呢?一個月呢?一年又會浪費多少水呢?學生逐個計算出了相應的數據,這才知道,浪費的水量是如此驚人。當前的淡水資源如此短缺,如果再這樣浪費掉,那我們很快就會面臨淡水缺乏的困境。學生意識到了節約用水是多么重要,也通過這些強有力的數據深切地體會到日常生活中存在著那么多的浪費行為與浪費現象,有些浪費現象是我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的。本次的教學活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責任感,他們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些行為,也明白了養成節約習慣的重要性。數學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收集與分析數據能夠更為明顯、尖銳地將浪費現象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意識到消除浪費現象、倡導節約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韓振峰.節約教育:國外學習的做法及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5(11).
[2]姚迎春.節約型社會背景下的節約教育探微[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6(1).
[3]劉東波.關于提高青少年學生節約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4).
[4]謝愛華.專題:建設真正的節約型校園———如何在校園環境管理中開展行之有效的節約教育[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4).
作者:王萬余 單位:甘肅省會寧縣老君坡鎮謝岔小學